趙國炎
【摘要】本研究所運用的研究方法能為今后深入全面地探究高職院校腱美課程的健美項目技術和意識的教學過程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使體育教師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更加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并保證高職院校學生掌握開放性健美運動質量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健美課程;分解教學法
分解法是把單個復雜的技術動作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逐個進行教學,最后過渡到完整動作練習。完整法是對單個的技術動作不分階段,一次完成練習的教學方法。一般用于技術動作簡單或技術結構無法分解的技術動作的教學。分解教學法與完整教學法可以根據動作技術結構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基礎靈活運用。分解法與完整法有機結合、教法和學法有機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等方面來考慮教學方法有機整合,從而謀求教學的整體效益。本文研究的設計思路和統計結果對改革以競技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提供了一條新路徑,同時也能教會學生健美,使學生掌握技術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健身意識,無疑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高職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球類項目的教學過程要采用“完整一分解一完整”的教學方法組合,對高職學生掌握開放式運動技能實際教學來說是合理有效的、較理想的,同時也對教會學生掌握基本技術能力及健身意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分解法的具體思想和實施目標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
運用和實施健美教學方法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健美學習活動變化情況,并注意從健美學習的情感體驗人手,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因此,健美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不能留在技能傳授、模仿或進行被動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能訓練的水平上。
(二)健美教學方法要有利于“全”的落實
在健美教育教學方法的設計和運用上,注意調動學生健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心理上、情感上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增強學生進行健美學習的自信心,使“全體眭”落到實處,確保每一個學生健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充分發展。
(三)健美教法的運用應注重整體性效應
現在的健美教學比較注重講解、示范、練習的表面形式和外在技巧,而對實際意義上的教學效果重視不夠,對教學方法的整體效應關注不夠。因此,健美教學方法的改善或改革應注重整體性效應的發揮,體育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利用應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加強訓練方法的教學化改造
由于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在目標、對象水平、時間、物質條件和組織形式等方面存在質的區別,體育教學方法與運動訓練方法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運動訓練方法不宜直接用于健美教學中,而應進行運動訓練方法的教學化改革,更好地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
二、分解法的標準實施及其實效
(一)在健美教學中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和主體精神
通過構建高職健美運動精細化標準,改變了一個綱、一刀切的統一化局面,教師能依據課程標準自主選擇健美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造、組合,確定所教班級的健美教學目標和內容。教師改變了單純的執行者的角色,成為課程改革方案的設計者,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體精神。
(二)通過對健美教學內容的改造,適應學生技能發展水平,提高學生學習健美的興趣
健美教學中教師角色地位的變化,將在一定程度上地促進健美教學內容的改造。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造、組合的過程中,必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階段,技能發展水平等,一切的標準構建將圍繞學生這個主體進行,通過各種模式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健美的興趣,融洽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排球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豐富標準內容,實現健美教學內容的多樣化與課程模式的多元化,進一步提高健美教學的針對性
健美教學中貫穿三級管理模式理念,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教師的解放,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手段,實現健美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課程模式的多元化。健美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在于讓學生在各種不同的練習方法中掌握健美的技術,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課程模式的多元化是要求健美課程的開設不能局限于某一種模式,要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合起來,讓學生在教中學、在學中想、在想中創,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四)通過健美技能學習和情景化教學的組合,促進課程目標的全面實施
通過健美技能學習和亞競技運動的開發,健美教學適應性的改造和情景化教學的倡導,是健美標準構建的最主要方面,是為健美教學內容、手段的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并對其他項目的教學研究提供借鑒,促進了課程目標的全面實施。
結語
健美運動項目作為學校的主要體育教學內容之一,是由健美運動的大眾化、趣味性等特點決定的。學生在身體發育階段,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對于健美運動項目的學習展現了極大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選擇對學生健美興趣的培養、運動技術的提高、健美運動練習的延續都有著直接影響。健美教學內容的設置應當充分考慮這些因素,要從健美運動的各類基本技術中選擇一部分適合高職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健美教學內容進行選擇、適應性改造和組合。例如改變比賽的組織形式,把內容多樣化的亞競技運動類項目作為教學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即以游戲、非正規和半正規為組織教學的出發點,這些方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亞競技運動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比賽采用非正規比賽規則,如改變比賽人數、比賽場地、比賽方法等多種形式來達到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