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磊
[摘 要] 美術是傳遞美的藝術,亦是人的情感與藝術作品的糅合。雖然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制約下,美術不是高考的必需,但是,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素質,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人文涵養,陶冶他們的情操。為此,在美術教學中,加強情感滲透,引導學生對藝術產生共鳴,有助于他們提高修養和品位,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情感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中美術教師受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僅僅注重提高學生繪畫技能,而忽略了學生美術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更嚴重的是,有部分學校認為非高考科目都需廢除,對美術課程極為忽視,這顯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會造成不利影響。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落實,美術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并要求美術教師在訓練學生繪畫技能的同時,需進行情感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和藝術修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意義
高中美術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素養,增強學生的人文涵養,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及藝術領悟力。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要以傳授課程內容為前提,充分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情感元素;通過完善美術課堂教學體系來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展開;弱化教師的主導功能,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融入情感元素,營造平等、融洽、有趣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發展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時,需注重滲透情感教育理念,這也是促進美術課堂教學目標得以達成的關鍵。
二、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問題
1.受應試教育的制約
現今,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大部分高中學校都會受高考的影響而盡可能減少美術課程的開設或直接放棄美術課程。通常,美術課堂被數學、語文等高考必考學科占據,為學生今后的應試爭分奪秒。此外,大部分高中學校還受教學條件、資源影響而出現“一師多用”的現象,美術課程即使開設了也沒有專業教師教學,使大部分學生僅掌握了線條繪畫等基本美術理念,想要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更是難上加難。
2.教學方式落后
現今大部分的高中美術教師還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設計和課堂環節都僵化枯燥,而且以單向灌輸式教學為主,缺乏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在課堂上著重講解繪畫技巧或指導學生對教材上的范畫進行臨摹,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長期如此則導致學生喪失美術學習興趣,使他們對于美術學習只是潦草應付,他們的繪畫才能無法被發掘,審美能力同樣無法得到提升。
三、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運用
1.創建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時,應當以培養學生的美術的興趣為前提,激發他們對藝術的向往,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情感上產生共鳴。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對于教師在教學時滲透情感教育有積極的影響,有利于達到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講解人物繪畫時,教師課前可在網絡上搜集一些人物畫作品并制作相應的課件,并在課上通過多媒體呈現在學生眼前。然后指導學生觀察分析這些作品,討論交流人物畫的特點。學生討論后,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并講解人物畫的重點,如人臉中的三庭五眼、高光、陰影等。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引發其情感上的共鳴,能有效提升學生美術學習效率,有助于達到課堂教學目標。
2.調動興趣
高中美術教學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情感上能自發接受教師的教學,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教師需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有趣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情感上對教師的信任度。只有學生在情感上完全信任教師,才能使教學活動有序展開。
例如,在上《中國繪畫欣賞》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一味要求學生按照特定標準去欣賞作品,就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需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鑒賞的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發現和觀點,即使學生欣賞的角度很特別,教師也要持尊重和鼓勵的態度,并給予適當的點撥。教師的這種平等民主的態度能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靈活運用肢體語言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常常要保持微笑,要有足夠的耐心,這對調動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也有積極的影響。
3.滲透情感
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和理念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時常常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滲透,使得很多學生只是對死板的理論知識有一定了解,卻未能形成自己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時一定要充分滲透情感教育,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講解《中國建筑藝術》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建筑的審美能力,就要滲透相應的情感教育,要鼓勵學生主動發言。教師可以問:“生活中有哪些你們認為美的建筑物,說說認為它美的理由?!贝藭r,學生會紛紛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的知識發表見解。如:“我認為北京的故宮很美,我曾經站在故宮后面景山公園的山頂上眺望它,故宮恢宏的氣勢讓我至今仍念念不忘?!薄拔矣X得那些形狀特殊的建筑,如金字塔、埃菲爾鐵塔等都非常漂亮?!苯處熢诼犕陮W生回答后,可以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相關建筑圖片來引導學生一起進行分析和探討,并總結出此類建筑美在哪里。這種滲透情感的審美能力培養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還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提升高中美術課堂質量的有效措施。
4.強化交流
現今大部分高中生都受高考、家庭、學校的影響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還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厭學心理,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疾病。教師借助美術課堂開展情感滲透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而且還可以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培養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鼓勵學生將內心的想法主動向教師和同學訴說,并自己首先做一個傾聽者。同時,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進行寫生、繪畫,觀察校園、公園中的花草樹木、人物、動物,幫助學生養成注重觀察的良好習慣,懂得在生活中感受藝術。這種方法有利于強化師生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同時可以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況,讓他們面對高考的壓力和繁重的課業仍能保持積極的心態。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針對社會發展趨勢和對人才的要求,學校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高中階段,如何更好地解決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時,需要將情感元素滲透到教學設計中,以在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藝術情感,引導學生對藝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提高藝術修養和品位,為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一.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5,(02).
[2]李默文.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4,(05).
[3]陳希棟.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3,(11).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