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對教育要求的逐漸提高,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精神層次教育也逐漸有了追求。思想品德是一門精神知識大于實用知識的課程,其關鍵是正確引導學生,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思想品德課程中進行法制教育早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向。初中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主要時期,不但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免其誤入歧途,同時,也需要學生擁有法制知識與自控能力,學會正確辨別對錯是非,樹立正確的三觀與道德品質,這樣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做到培育真正的高素質四有青年。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法制教育
一、 引言
初中學生心理不夠健全,處于十分敏感的青春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青少年是弱勢群體,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與行為習慣約束,學生很容易在社會上與生活中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近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率越來越高,犯罪低齡化也愈來愈嚴重,令人觸目驚心。所以,教師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想品德中融入法制教育,能讓學生擁有基本法律知識,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從而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本文結合我多年教學經驗,以學生為主,對初中思想品德的法制教育做了一些研究,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提供幫助。
二、 結合學科各階段特點,將法制教育滲透到教材之中
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的各階段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將法制教育巧妙地滲透到教材之中。教材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學習過程中,是以教材內容為整體基礎的。但是,也不能太過于注重于教材純粹理論知識的傳授,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只對課本中的文字進行呆板地復述,沒有進行拓展和延伸。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靈活運用教材,把握好恰當的分寸,不能將課堂上成純粹的考試知識點復述,也不能上成嚴肅的法律講堂,而是要將法制相關內容滲透到教材之中,在講解過程中充分貼近學生生活。例如,可以選取一些校園暴力、商品假貨等題材進行講解,從而引起學生對法制的興趣,產生想要深入探究的想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了法制教育。
例如,我在教學《我們的人身權利》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權利”這一詞的內涵,例舉了如下例子:“你生病了,去校醫院醫治,請問你享受了什么權利?”、“你的照片被別人張貼在公共場所,還配上了侮辱性詞語,請問這個張貼的人侵犯了你什么權利?”“你陪媽媽去買菜,結果收到了一張假幣,請問這個人侵犯了你什么權利?”這種一系列貼近生活,又將法制教育滲透到教材之中的提問方式能極大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主動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使學生在訓練思維能力的同時加深了對法制的了解。
三、 利用多媒體等進行教學,創建與法制教育相關情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教學設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課堂早已脫離了以往“一黑板一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擁有了投影儀、電視機、電腦等高科技新型教學設施,能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提供很大的助力。初中學生閱歷不夠豐富,對許多事情的體驗度不夠,單純的授課很難讓學生感同身受,在思想品德的法制教育之中也是如此。法制教育是一個嚴肅正經的教育話題,不同于其他課堂那么活潑,如果學生不正視其嚴肅性,則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自然也無法樹立正確的法制觀。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授課,可以在課堂中播放相關視頻法律視頻,例如《法律講堂》《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這種故事性的節目正是初中學生所喜歡的,不但能很好地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還能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嚴肅性。
例如,我在教學《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受到相關法制教育,我首先在課堂之中播放了一則有關于《一老奶奶摔倒,騎自行車經過的小學生去扶反被訛,路人無一作證》的新聞,讓學生對新聞所發生的故事大概經過有一個了解,再選擇了五名學生分別扮演老奶奶、小學生、三位路人的角色,在講臺上演出了相關情景劇,再通過情景劇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幾個人中誰做錯了?誰不誠信?誰違法了?這種情境導入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法律問題認識更加深刻,樹立正確人生觀。
四、 設計相關活動,對課程進行課外延展,加強法制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不能局限在課堂之中,教師需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課外延展,加強法制教育的效果。學生只有在課外活動的切身體驗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從而不敢輕易觸動法律的底線。例如,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或者在學校開展一些相關法制講座,讓學生觀看真實案例,敲響法制的警鐘,通過相關專業人士的講解對法制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有著威懾青少年作用。教師也要與家長進行溝通,積極引導學生課后在家多觀看新聞、法制節目,閱讀一些相關書刊,讓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給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提高學生對法律的認知水平。同時,教師也要多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對學生起到一個言傳身教的作用,用自身榜樣的力量來感染學生,在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提升自身法律素養。
五、 結語
素質教育隨著時代發展早已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重點,所以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緩。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一直是教師們孜孜不倦探索的一個問題。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在新時代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教育方式積極探索開辟新的道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三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參考文獻:
[1]梁華迅.淺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257-258.
[2]孫彩玲.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5(2):150.
作者簡介:徐美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第五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