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敏 許云珍



摘要:通過企業調研重點研究浙江省典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預測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并通過人才需求分析掌握浙江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不同崗位對員工在專業素質和能力培養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需求;培養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7)12-0025-05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被我們國家列為戰略發展目標,在國務院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然而,新能源汽車漸漸熱銷所帶來的相關高級維修人才缺失問題逐漸突顯。既擁有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成為市場上的一大需求熱點,這類人才現在是“既難求又難留”。各類職業院校為迎合市場需求,滿足汽車行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紛紛開設或計劃開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但實際上,相對比較完善、科學的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還未形成,各個學校大多還處于摸索階段,或者是在傳統汽車維修專業基礎上增加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課程。市場的需求迫切需要各職業院校轉型升級,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努力培養出滿足社會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為了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對維修人才的需求情況,用實際論據論證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同時為職業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提供建議和借鑒,特開展本次調研活動。本次調研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以本校大型招聘會為平臺,針對98家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和10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同時通過對典型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深入訪談較完整地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情況。發出問卷108份,收回問卷108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92.6%。通過電話、走訪、網絡交流平臺等形式與行業協會、企業、學校等負責人開展訪談16次。調查內容包括企業需求、崗位設置與職責、本專業的建設及培養建議等。
一、調研企業情況介紹
在所調研的企業中,汽車修理廠2家,占比2%;品牌4S店65家,占比60%;汽車綜合服務公司23家,占比21%;租賃企業8家,占比8%;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10家,占比9%,企業規模以50~100人的企業占比最大。
在調研的98家汽車服務企業中,有48家在銷售或維修新能源汽車,占49%;通過對48家銷售或維修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進行調查發現,有20家單位是從近兩年開始從事新能源汽車服務工作的,占42%,這正是國家大力推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期。但這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仍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資金緊張及場地配套設施不完善方面的問題。有50家無銷售或維修新能源汽車,占51%,但對50家目前尚未銷售或維修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做進一步調研發現,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前景較樂觀,認為前景光明,非常重視的占58%;正處在攻堅克難,尋求突破的占32%。由此可知,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還會進一步擴大。
二、調研企業人才需求分析
(一)不同層次人才需求分析
從市場發展和行業發展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所需求的專業人才,基本有以下三種類型[1]:
1.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型人才
分析市場調查資料發現,這類人才是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關鍵性人才。這類人才需要具有汽車設計和開發的研究能力,掌握汽車項目的開發流程,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能夠進行有限元及動力學分析,可以從事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工作。該類人才的特點是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及科研能力,一般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在本次調研的企業人才需求中,對此類學歷人才的關注程度普通較高。
2.新能源汽車生產檢測型人才
這類人才要熟悉國家標準及整車性能,掌握新能源汽車構造和機動車檢驗業務,熟悉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及測試標準,會對其性能進行檢測。該類人才的特點是具備新能源汽車的實際運用能力,一般為高職及以上學歷。
3.新能源汽車市場服務型人才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前亟需培養熟悉新能源汽車結構和工作原理,熟悉維護保養方法和維修技能,掌握品牌塑造、市場推廣和售后服務的相關知識,同時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實用性市場服務型人才。此類人才一般為中、高職學歷,實用性強,能吃苦。所調查的企業對此類人才的關注程度最高,如圖1所示。
在本次調研中發現,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崗位工作的專業人才主要來源于本單位傳統汽車技術人員再培訓,而調研單位對通過招聘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學生來獲取專業人才的意愿也比較強烈,如圖2所示。
制造企業對技術研發型人才和生產檢測型人才需求較多,服務企業對市場服務型人才需求更旺盛。各單位對不同學歷的專業人才關注程度也不一致。
(二)不同崗位人才需求分析
調研得知,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和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但不同企業為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也不盡相同,見表1。
1.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的人才需求調研情況
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較傳統車生產企業規模少,平均企業員工數量不到30人,中職人員占26%、高職人員占60%,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檢測維修等崗位,發展崗位主要是維修管理崗位。目前企業中的技術技能人才主要來自于中高職的傳統汽車專業,企業未來5年對技術技能人才有較大需求,對人才的電類知識要求較高。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對各崗位專業人才的需求程度如圖3所示。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社會經驗和職業素養關注度較高,如圖4所示。
2.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的人才需求調研情況
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人數規模較大,平均企業員工規模達到860人,為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學生提供的崗位有技術研發、一線工人、質檢返修等。中職人員占22%,高職人員占20%,主要從事實驗、一線生產和調試返修等崗位工作,發展崗位是基層生產技術項目管理。目前,企業中的技術技能人才主要來自于中高職的傳統汽車專業、計算機、自動化和電力電子等專業,企業未來5年對技術技能人才有較大需求,對人才的電類知識要求較高。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對各崗位專業人才的需求程度如圖5所示。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關注度最高,如圖6所示。
通過調查發現,以上企業均缺乏專業對口技術人才,大部分被調查企業在新能源汽車一線生產崗位和新能源保養維修上,用工量呈上升趨勢。未來五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大約5萬人。對于既有較寬理論知識,又能從事一線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較大。
三、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分析
(一)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專業素質
一名稱職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除了具備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核心素養和能力。比如應擁有正確的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堅強意志;具備強烈的安全責任意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具備基本的動手實踐能力等。通過對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六個素質要求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發現,安全責任意識是企業對員工最重視的素質。有95家企業認為安全責任意識非常重要;有93家企業認為職業道德規范非常重要;有92家企業認為團隊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有88家企業認為技術創新能力非常重要;有91家企業認為動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有91家企業認為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沒有企業認為以上6種基本素質能力不重要。
(二)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專業能力
1.專業基礎能力
通過調研發現,用人單位需要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人才掌握以電學知識為基礎,傳統汽車專業知識為依托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基礎知識,新能源汽車主要靠電,但也離不開傳統汽車,因此需要培養學生具備機械基礎知識、電學知識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具備機械基礎知識的分析應用能力、簡單電子產品的制作和檢修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
2.專業核心能力
80%的調研企業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汽車,因此,需要掌握傳統汽車構造知識,在此基礎上對純電動汽車的結構及檢修、混合動力汽車的結構及檢修,以及整車電氣系統、車聯網系統的知識應有所掌握。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具備新能源汽車系統與總成的檢測、維修能力;具備汽車常見電氣設備的檢測與維修能力;能正確規范使用常用工量具及診斷設備;會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維護保養;具備新能源汽車常見故障的診斷和處理能力。調研企業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中開設傳統汽車構造、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技術、新能源汽車使用與維護、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課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以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技術、新能源汽車使用與維護三門課程的關注度最高,如圖7所示。
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適應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調研發現,企業迫切需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的專業人員,具備新能源汽車保養與日常維護、新能源汽車機械故障診斷與維修、新能源汽車新技術維修等專業技能,如圖8所示。
3.專業拓展能力
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的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學習一定的拓展技能。通過調研得知,在專業拓展知識方面,應注重培養學生在生產、服務一線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檢測與管理等技能以外的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租賃運營管理、充電設施的管理與維護等,如圖9所示。
四、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議
通過對行業協會專家、典型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干的訪談調研得知,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很多企業只能從傳統汽車專業畢業生中選拔人才。由于專業不對口,企業對新就業員工再培養的投資較大。因此,服務企業迫切希望職業院校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的培養,并將重點方向放在新能源汽車維修上。筆者結合調查情況,提出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建議如下。
(一)關于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必須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要依據行業發展進行專業定位,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面向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學生的就業渠道主要是面向新能源汽車制造和服務維修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主要指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的生產制造、工藝加工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也能從事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工作。所以,在本專業的人才培養上,應在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專業知識及實踐鍛煉,提升操作能力。
(二)關于人才培養模式
中職學校的專業發展、人才培養應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在培養過程中應具有實用性,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結合能力培養的特點確定人才培養模式,對專業培養定位清晰、目標明確,中職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培養要以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基本素養良好的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為實現培養目標精心設計課程體系,科學組織教學環節,努力優化課程設置,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與專業發展水平同步。重點突出實踐教學指導,重視崗前實訓,讓學生實現“零距離”專業對口就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可結合傳統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加以補充和創新,在此基礎上構建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培養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2]。
(三)關于課程設置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堅實的傳統汽車機械知識與技能,具有先進的電氣自動化工程和電化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在材料結構、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及使用維護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課程設置時應涵蓋傳統燃料汽車的發動機(可相對弱化)、底盤、電氣知識,還要有汽車電機驅動及控制、電池材料的應用、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性能檢測、充電機(站)的應用與管理等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四)關于教學方法與考核評價
根據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典型工作過程作為學習任務,教師在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驅動學生小組討論、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做中學。在學生的學業考核上,可采用多元評價模式,通過先進的評價體系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教學質量。要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方位綜合素質的考核評價,改變單一的期中、期末考試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五)關于實施保障
應加強學校質量管理體系,保障教學的正常高效實施;加強教師技能培訓學習,建立一整套師資培訓、技能提升、人才引進的考核管理機制,不斷更新教師自身的技術、技能和教學方法;加強實訓設施建設,建設信息化、現代化的汽車綜合實訓室,努力向學生傳授最先進、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滿足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同時還要加強校企合作,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統一培養計劃,共管教學過程,共建實訓基地,共育技能人才,實現多方共贏。
中職教育適合培養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人才,就業單位主要是品牌4S店等服務企業,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專業人才需求旺盛。根據企業調研結果和人才需求分析,中職學校應著重培養高級技工及以上層次人才,通過培養使學生具備安全意識、道德規范、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基本素養,同時應能夠熟悉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結構原理及關鍵部件檢修、整車維護技能,具備新能源汽車故障檢修的能力,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參考文獻:
[1]賀大松.構建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體系[J].機械職業教育,2011(4):43-45.
[2]陳榮英.新能源電動汽車后市場的技能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對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Analysis of Talent Demand and Cultivation for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ajor
WANG Ji-min,XU Yun-zhen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Jinhua Zhejiang 3210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alent demand of typical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service professionals demand trend. Through the demand analysis, the paper masters the different jobs in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enterprises to employees at the reques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raining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advi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for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ajor.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alent demand; cultivation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