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俠
摘要: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引領下讓學生完成認知的一個過程,學生要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而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由于其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枯燥,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就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需要重點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策略 數學成績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培養,還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探究能力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和帶動作用,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并加強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建立和諧、友好、平等、自由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增強師生互動,積極引領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此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學科,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事物認知較為片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就需要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和形象化,并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學習情感體驗,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解題能力難以提高,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效率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就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激發起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性和指導性作用,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下讓學生完成數學學習任務。例如在“三角形的分類”這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和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進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入到該節課的教學中,如問“同學們之前已經學習過關于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并了解到三角形具有不同的形狀,現在根據多媒體屏幕上顯示出的圖形來說說這是什么三角形?”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三角形其中的一個角展現出來,并讓學生根據這個角來猜猜是什么三角形,是銳角、鈍角還是直角,并讓學生們在一起進行積極探討和交流,從而營造出和諧的交流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達到預期學習效果,為提高課堂教學成績和效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力集中,并認真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問題進行認真探究,在潛移默化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信息化時代背景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教材中的抽象知識直觀的呈現出來,并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長期訓練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在“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出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將這些平面圖形擬人化,在多媒體課件中讓多種顏色的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和正方形等通過卡通人物的形式呈現出來,它們手拉著手在草地上奔跑,說笑,讓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教師這時應適當的問出相關的問題,如這些圖形分別叫什么名字呢,同時將同一圖形不同顏色的分別取不同的名字,讓同學們很快記住圖形的特征,并可以很好的區分這些不同的圖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下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并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對教學工作進行不斷變革與創新,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隨著現代化教學工具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和教育作用,拓寬課堂教學內容范圍,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范青蓮.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文學教育:中,2017,(06).
[2]姜玉潔.基于探究式教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新校園:上旬刊,2017,(05).
[3]何梁燕.淺談德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以蘇教版小數教材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12).
[4]劉煒.巧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10).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