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課本劇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幫助“學困生”提高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促進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可取方法。
關鍵詞:歷史??;教學;培養興趣
歷史課本劇通過歷史角色扮演,增加學生對歷史的感悟,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融洽師生關系。趙亞夫給角色扮演下的定義是:“角色扮演是培養學生對有關教學內容,通過在課下收集、閱讀材料,編寫歷史劇本,分配角色演練,而后在課堂上由學生扮演歷史角色來有關歷史事件或任務的活動過程,從而達到體驗和感受歷史,形成歷史概念,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的教學形式?!睔v史課本劇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歌德曾經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強調,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有很多途徑,譬如在課堂上多引入生動活潑、富有智慧哲理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從中獲取做人處事的道理,創新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給學生學習歷史降低難度等等,在種種途徑里,我認為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編排歷史劇對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比較有效的一種。
在教師的指導下編排歷史話劇,是一種富有文藝色彩的,考驗學生模仿表演能力的動態教學體驗。如分封制,內容繁雜,理解困難,我就采用了歷史劇教學方法。首先,學生聽說老師要編寫課本劇,個個都躍躍欲試,感到特別新鮮。許多學生都想扮演威風凜凜、身份尊貴的“周天子”和“燕王”。其他學生也想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表現自己的才華,所以在演員報名上就特別積極,從學生報名到角色的挑選可以看出編排歷史課本劇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對歷史課本劇的興趣。其次,演員們知道為了把歷史劇演好,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了解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體含義,需要認真看書或者請教老師,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開始覺得學習歷史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而且還可用歷史知識編寫話劇,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發現自己的業余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可以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表現自己,所以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漸漸濃厚起來。而演員們的這種轉變又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到其他同學,進而使得全班同學對于學習歷史有一個新的認識。第三、演員們在演完課本劇后,其他同學的熱烈掌聲,使演員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這種勝利的感覺又會激勵他們在接下來的歷史學習中更加努力!對于未參演的許多同學,在下課后積極向我申請下一次話劇一定要他參加,這一點也反映了歷史課本劇的魅力。
二、 促進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形成
初高中的歷史課,時間少,師生接觸少,交流機會少,使許多學生認為教師是“高高在上”,很嚴肅,“怕”教師,因此不敢向教師請教問題,更不會在教師面前坦誠說出自己在學習歷史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會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耙獎撛鞂捤伞⒑椭C、民主、平等、坦率、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啟發教學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學生的心情才會感到寬松、坦然、樂觀、積極,他們的聰明才智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為了克服這一不利因素,我采取了一些改進的措施,如:課間去班上主動和學生交流,或者直接叫學生到辦公室談心,但總感覺學生和自己是“領導和下屬”的關系,老師問什么,他們就答什么,很少能夠主動地向我說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讓我覺得了解學生的方式很被動。但是當排練歷史課本劇之后,師生找到了共同的話題。
三、 突破教學難點,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在處理教學重難點的時候,可以采用許多種方式和方法。如常見的列表格、繪地圖、放視頻等,如果在教師的指導下,編一個西安事變的歷史短劇,讓學生親身感受,身臨其境地體會中共不殺蔣的真正原因;在琢磨“周恩來”這一角色的臺詞時,學生會從內心里佩服周恩來思維的深刻。同時,在課堂上,教師精心準備,學生精彩表演也會給下面的學生形成一個直觀印象,這樣學生在理解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時候,腦海中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表演的畫面,記憶也更加深刻,再配合教師的分析,這個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課堂中添加歷史劇的元素有利于歷史教學突破知識難點。
四、 挖掘學生文藝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但是一個標準的班級里,總會有一些活潑開朗,愛玩愛鬧的學生,一般情況下,他們被列為教師重點打擊的對象,被教師誤認為是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的“害群之馬”。教育還應注意“因材施教”,對于這些愛玩、愛唱愛跳,愛講話的學生,如果教師換個角度來看待他們,所謂的“調皮搗蛋”不正是青年學生本應具有的天性嗎?對于這類學生群體,如果不好好加以引導很可能被拉入班主任的“黑名單”,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多麻煩。但這類學生往往就是演歷史課本劇的好手,作為老師,應該協同班主任對這些活潑愛動甚至愛玩的學生加以引導,把他們敢于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的能力轉化為表演課本劇的才華,性格外向的學生很可能就會走向文藝演員之路,至少也是組織文藝活動的得力者。
五、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
現在的初高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多半是00后,他們性格比較叛逆,做事比較自我,很多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對孩子的溺愛,導致學生漸漸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了糾正學生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在課堂教育中應多試試合作性學習。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十分提倡的學習方式,“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在歷史課堂上,由于歷史學科素材的豐富性,教師可以利用課本劇把班上的學生調動起來,首先在劇本的修改上,參與每個角色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對劇本的看法從而使得劇本更加完善,這就是一個合作寫劇本的過程。整個課本劇的表演從編寫到編排都是對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的挑戰,都是對同學之間相互配合的鍛煉!
中學歷史教學,采納編排歷史課本劇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深奧的歷史知識形象化,生動化,而且對于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課本劇從創作到編排再到表演都需要有充足的準備,而且還需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編排歷史課本劇也對教師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年6月.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姚家山,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