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瑩
摘要:國企是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在整個國民經濟運行中起到支柱作用,從某個程度上而言,國企的發展直接決定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水平。作為企業發展的治本之策,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僅能夠協調好企業利益的平衡,走出管理的局限性,還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經濟保障,提高經濟管理的效率。雖然我國的國企單位已經逐漸意識到了經濟管理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運行中還沒有發揮出經濟管理的優勢,缺乏創新管理的方式。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的國企單位必須重新認識經濟管理的作用,通過有效的方式強化經濟管理,突出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讓企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國企發展;經濟管理;作用初探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一、國企發展中經濟管理的作用
(一)強化經濟管理能夠協調好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
我國國企經濟管理是一種以國有基礎型產業經濟體系為主導,各區域性的國企經濟補充并協助的獨具特色的經濟管理模式。新時期國企經營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更是遭遇著各種風險。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突出經濟管理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幫助企業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協調好地區發展,并實現地區經濟的優勢互補。
(二)強化經濟管理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創新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究其根本就在于經濟管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在發揮本地優勢和特色產業的基礎上,通過經濟指導和調節,對產業結構升級加以補充,并協調好監督、管理以及指導等內容,能夠充分調動企業的創新活力,在不斷強化和完善的過程中推動特色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創新發展。
二、強化國企經濟管理的具體辦法
一方面,要根據國企未來發展的目標制定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形成明確的等級分工,將各項指標任務分解并督促落實。首先,要結合企業的經濟運行特點,根據地區差異制定切實的企業管理細則,與企業經濟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其次,要以法律建設為依據,科學制定管理工作的具體辦法,并突出地域特色,為經濟建設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確保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另一方面,要逐步提升國企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特別是他們的經濟管理能力和工作方法。與一般的工作不同,經濟管理涉及面廣,管理內容集知識性、專業性、政策性于一體,國企要提供機會幫助經濟管理人員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找到工作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與此同時,在制度層面制定完善工作綱要,細化各個部門的職能、權責與工作流程,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不斷提高企業員工的管理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為企業走出經營局限,推動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三、國企經濟管理的創新途徑
國企發展中經濟管理作用的發揮,不僅要遵循相關制度,通過人員發展和制度設定為工作提供保證,還應該不斷創新,走出固有經濟管理的局限性,用創新的思維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轉變觀念,營造具有創新活力的企業氛圍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企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經濟建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想促進企業更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轉變固有理念,重視創新氛圍和環境的營造。具體而言,要明確認識企業文化觀念的核心作用,創設良好的企業環境,為員工經濟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精神支持。同時,企業還要組織開展各種集體活動,增強員工的團隊凝聚力,以科學的理念引導員工,推動企業經濟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二)堅持人本理念,完善經濟管理體系
其一,以人為本是國企經濟發展的核心,作為社會核心力量,如何滿足人們的要求,解決后顧之憂,才是走出國企經營困境至關重要的一點。國企領導者必須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學會關心和理解員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文化留人,建立一個彼此溝通有效、愿景一致、互相尊重、利益共同的和諧關系。
其二,要積極引進高素質的社會人才,打破陳舊的落后理念,引入具備經濟管理能力、熟悉經濟運行環境、掌握各類經濟法規的員工,從“學歷至上”轉變為“能力至上”。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模式,加大企業人才培訓力度,加快高技能、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同時,在能力培養之外,國有企業還要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促進員工職業道德觀的形成。
其三,通過制定創新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工作,企業應該及時跟進員工的能力特點,并結合企業的未來發展需要,主動創新激勵機制,為企業員工提供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所需的經費、環境和時間等條件,尊重并鼓勵員工大力發揮才能,既能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還能為企業帶來技術或管理模式的創新,提高國企的經濟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企業為員工的發展進步提供機會,讓優秀員工參與到重大項目的決策之中,樹立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重視企業的知識管理工作
目前,全球進入了知識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如何促進企業發展,獲取更高的利益,就成為了當前企業競爭的關鍵,也是企業價值體現的科學方法。因此,企業必須走出固有理念的局限性,強調知識的巨大價值,對知識產權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加以更換,獲得更多的企業利潤。同時,還要應用好各種信息渠道和資源,做好知識的積累與更新,體現出經濟管理應有的價值。
(四)以企業文化帶動經濟管理能力的提升
企業文化是企業特有的內在精神動力,優秀的文化能夠帶動企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相反,則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影響企業經濟實力的展現。隨著企業競爭和世界市場的日漸開放,文化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替代的軟實力。在國企的經濟管理中必須要突出文化的優勢,以文化帶動企業進步,確保無論遇到的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堅定的走下去,切實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為更好的競爭奠定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國企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建設和國家資金的流動與使用,還關系到百姓的民生。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必須轉變固有理念,對經濟管理做一個系統的分析,明確其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給人們提供對外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并重視經濟知識的管理工作,在戰略發展上不斷創新,從而推動國企更好的發展,發揮經濟管理的巨大優勢。
參考文獻:
[1]李慧,張春梅.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思考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11.
[2]于輝.國企經濟管理中的財務預算管理必要性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