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玉晶
摘要: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的探討,達到水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質量控制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是環境監測中十分重要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一種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學管理實驗室和監測系統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證數據質量,使環境監測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
一、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體系
(一)指導思想和組織措施
環境監測優化布點在總體和宏觀上能反應水系或所在區域的水環境質量狀況,其具體位置能反映所在區域污染特征,考慮對污染物時空分布和變化規律的了解,優化篩選最少監測點取得有代表性最好的環境信息和監測數據,其實測數據受多種因素影響,要取得準確可靠數據,保證監測質量,必須在整個監測工作的各個環節實施嚴格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
(二)技術路線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工作是一項難度大,涉及面廣的技術管理工作,必須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踏實的工作作風,進行嚴密的組織管理,在組織措施落實的同時,必須對整個點位實測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制定一套指導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的技術方案,由專人負責,從組織上確保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監測人員的素質要求
(一)監測人員技術要求
監測人員須具備扎實的環境監測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正確熟練地掌握環境監測中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程序;熟知有關環境監測管理的法規、標準和規定;學習和了解國內外環境監測新技術、新方法。
(二)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凡承擔監測工作,報告監測數據者,必須參加合格證考核(包括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技能和實際樣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某項目)合格證,才能報出(該項目)監測數據。
三、現場采樣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一)監測點位的設置
1.信息量科學、合理
所設計的布點方案,必須能夠保證提供監測范圍內具有足夠代表性的環境質量信息,代表性是指能代表一定空間范圍內環境污染水平規律及變化趨勢和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規律;足夠的信息量是指所獲得的監測數據,在空間分布上重復性最小,代表性最好,在時間上分辨率處于最佳狀態。既能滿足信息量的要求,又不致造成過大的經濟負擔。
2.反映的信息完整
所設計的方案不僅能掌握環境污染水平、環境質量狀況,而且還能掌握監測范圍內的污染源狀況及區域環境污染特征。不僅能獲得監測范圍內環境污染的共性信息,還能獲得監測范圍內特有的典型的個性信息。
3.操作可行
在進行布點方案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現實的可行性,對許多具體問題應做周密考慮。如監測點位上有無易獲得的電源,交通條件是否便利,微氣候條件會否干擾樣品采集,有無局地污染源對采樣產生干擾,點位設置是否會損壞或破壞景觀環境等等。
(二)采樣前的準備
1.現場監測儀器
PH測定儀、溶解氧測定儀、溫度計、透明度盤等,由省計量監督局檢定合格后使用。
2.采樣器具的選擇和洗滌
樣品采集所用移液管,采樣容器都要按樣品成分和監測項目進行認真的洗滌、涼干備用。通常,玻璃瓶和塑料瓶首先用水和清洗劑清洗,以除去灰塵和油垢,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然后用10%的硝酸浸泡24小時,取出瀝干,用自來水漂洗干凈,最后用去離子水充分蕩洗三次。
3.樣品統一編號
水樣采集后,往往根據不同的分析要求,分裝成數份,并分別加入保存劑,對每一份樣品都應附一張完整的水樣標簽。水樣標簽應事先設計打印,內容一般包括:采樣目的,項目唯一性編號,監測點數目、位置,采樣時間、日期,采樣人員,保存劑的加入量等。標簽應用不退色的墨水填寫,并牢固地粘貼于盛裝水樣的容器外壁上。采樣人員認真核對,記錄其狀態,是否異常或與相應的監測方法中所描述的標準狀態有所偏離。對需要現場測試的項目,如pH、電導率、溫度、流量等應按下表進行記錄,并妥善保管現場記錄。
4.水樣采集的要求
在水樣采集過程中,應按規定增加室內空白樣、現場空白樣、現場平行樣和現場加標樣等工作,并要按規定對樣品的代表性進行跟蹤檢驗。在同一采樣點由質控人員對凡能做平行雙樣的分析項目,按分析每批水樣做10%平行雙樣的原則,同時采用密碼或明碼編入的方法,采集平行雙樣,交付實驗室進行分析;水樣批量較少(少于10)時,采集100%平行雙樣。
四、原始記錄及數據處理
1.現場監測采樣、樣品保存、樣品傳輸、樣品交接、樣品處理和實驗室分析的原始記錄是監測工作的重要憑證,應在記錄表格或專用記錄本上按規定格式,對各欄目認真填寫。原始記錄表(本)應有統一編號,個人不得擅自銷毀,用畢按期歸檔保存。數據處理根據國家環保局頒布《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和《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等有關規定進行數據處理。
2.原始記錄使用墨水筆書寫,字跡端正、清晰。如原始記錄上數據有誤而要改正時,應在錯誤的數據上劃以斜線;如需改正的數據成片,亦可將其畫以框線,并添加“作廢”兩字,再在錯誤數據的上方寫上正確的數字,并在右下方簽名(或蓋章)。不得在原始記錄上涂改或撕頁。
3.現場采樣記錄、水溫記錄、單位、透明度小數點后一位,單位米、溶解氧小數點后2位,單位毫克/升。
4.分光光法測定一般保留小數點后3位,因吸光度一般保留到小數點后第3位。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種計量儀器時,有效數字以最少的一種計量儀器的位數表示。
5.分析結果有效數字所能達到的位數不能超過方法最低檢出濃度的有效位數所能達到的位數。
6.表述精密度的有效數字根據分析方法和待測物的濃度不同,一般只取1位有效數字,最多取兩位有效數字。
7.當測定結果在檢出限(或最小檢出濃度)以上時,報實際測得結果值,當低于方法檢出限時,報所使用方法的檢出限值,并加標志位L或報≤L。統計污染總量時以零計。
8.校準曲線的相關系數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數點后出現非9的一位,如果小數點后都是9時,最多保留4位。校準曲線的斜率和截距有時小數點后位數很多,最多保留3位有效數字。
總之,由于監測全過程認真實施了該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方案,采取了軟技術質量管理和硬技術質控措施,確保了監測結果在布點、采樣的時空代表性及實驗室分析測試的精密性和準確性,各監測點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完整性,為環境管理提供大量準確、可靠的基礎數據,保證了監測數據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2]謝立新.對水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認識[J].甘肅農業,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