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照市積極響應國家有關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改革要求,在海域不動產登記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登記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本文對我市海域使用權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現狀、目前需重點解決的問題以及下階段需重點完善和關注的問題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海域使用權;現狀
中圖分類號:P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159-02
作者簡介:季敏(1978-),女,漢族,山東日照人,碩士研究生,日照市國土資源局,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土資源管理、海域管理以及不動產登記工作。
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海域是《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的重要不動產之一,國家將海域使用權納入不動產登記范疇,就是在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建設的大背景下,通過明晰海域產權,充分保障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有效避免海域無序和無度利用。
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沿海、海州灣北部,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陸域總面積5358平方公里,管轄海域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藍天、碧海和綿延64公里的優質金沙灘是優勢的海洋資源稟賦。
2015年11月起,組建日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隸屬國土資源局,負責市區國土資源、房產、海洋、林業等各類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2015年12月28日,市國土資源局與海洋與漁業局積極溝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舉行海域使用權登記檔案資料交接儀式,聯合印發了《關于海域使用權審批登記業務銜接的意見》,明確了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兩部門的工作職責、檔案移交、數據融合和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的內容。
而后又從申請流程規范、系統平臺建設、存量數據入庫等方面入手,確保了海域權屬登記制度與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順利銜接。
(一)明確登記范圍
我市已涉及多種登記類型,包括:海域不動產的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等。用海類型以漁業用海(具體用途涵蓋筏式養殖、網箱養殖等開放式養殖、灘涂增護養及人工魚礁等)、旅游娛樂用海(浴場等)以及交通運輸用海(港池等)為主。申請登記的權利人包含個人、企業、事業單位及村集體組織以及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有權機關。
(二)逐漸完善登記系統
主要依托浙江臻善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日照市不動產權籍調查系統”、“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不動產維護子系統”等三位一體的登記系統,完成海域使用權登記在系統平臺上的技術實現。
不動產權籍調查作為不動產登記前置的基礎工作,海域不動產登記在海籍調查的基礎上,以宗海為依托,以不動產單元號為基礎來實現。“海域首次登記”在已有存量海域數據的基礎上,按區縣管理范圍選擇,可自動生成不動產單元號,進而錄入海域信息(含坐標信息)、權利人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實現業務受理環節。海域轉移、變更或抵押等業務所涉及到的海域歷史數據,通過已入庫的存量宗海數據信息搜索或查詢的方式導入。
(三)規范登記流程和登記要件
目前海域不動產登記的流程包含“申請—受理—審核—登簿”四個環節,最終在登記系統中生成記載海域不動產的權利狀況等信息的不動產登記簿。
海域確權登記的要件包含:不動產登記申請表、申請人身份證明、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含市海洋與漁業局海域使用批準文件及國家海域管理系統生成的海域使用權登記冊)、海域使用權證書或不動產權證書、海域使用金繳納憑證、海籍調查表、宗海圖以及不動產登記詢問表等。涉及海域轉讓的需填寫“不動產轉讓協議”或提供經審查的“海域使用權轉讓協議”等。
海域抵押登記的要件包括:不動產登記申請書、海域使用權證書或不動產權證書、抵押期間海域使用金繳納憑證,海域使用權個人主債權合同或最高額抵押合同、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等,抵押權利人、義務人及債務人身份證明、企業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等,以及授權委托書及受委托人身份證明等。
將海域使用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關鍵問題是如何實現國土部門不動產登記與海域使用權審批管理的有效銜接[1]。日照市在海域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對關鍵信息進行標注,重點體現海域特色;并將工作做細,兼顧海域管理的要求。
海域不動產權證書擁有全國范圍內唯一的不動產單元號,證書內的“權利類型”一欄登記為“海域使用權”,權利性質現為“審批”或“出讓”。在不動產權證書“權利其他狀況”中記載了項目名稱、國家海洋局的海域使用權編號、項目性質、用海方式等內容。
為便于海域管理和海監執法管理,在“附記”中區別出開放式養殖用海的不同情況,標注“用海設施和構筑物:養殖筏架”或“海域用途:底播增殖或網箱養殖”等。涉及海域轉移或變更的,還增加了原產權人和原海域使用權證書等信息以備追溯。為加強寶貴的岸線資源利用的監管,涉及岸線使用的用海項目在“附記”中標注出岸線使用的長度。
不動產權證書在由權利人簽收前,日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海域不動產權證書進行掃描,同時將審核后的不動產登記簿加蓋公章后掃描傳送給市海洋與漁業局。
當然,在不動產登記與海域使用權審批管理的銜接上,日照市應更多地借鑒“天津模式”[2]。天津市海洋局與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開發了不動產登記系統和海域動態系統的數據交換接口,實現了業務系統數據的實時交換與共享,實現了“一個窗口對外、一顆印章審批、一個系統運行、一套數據共享”[3],做到如海域使用權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動產單元號、證書號以及用海審批的項目名稱、用海方式、宗海面積等多項內容的海域使用權登記與審批交易信息的全面實時共享[4]。目前,我市前期就信息共享、數據推送等方面與市海洋與漁業局達成共識,后期將通過架設專線、部署前置機等方式,實現登記信息與數據的即時共享。
(一)進一步完善查詢查檔系統
海域不動產登記作為海洋管理部門海域審批或出讓行為在國土不動產登記部門延伸的一項服務性工作,不動產登記機構應及時建立起為海域不動產權人、利害關系人及公檢法等有權部門的有關海域使用權信息數據庫的查詢查檔系統,并及時更新權屬狀態。
(二)關注不動產權籍調查系統的坐標兼容問題
目前,海域使用權審批多采用WGS-84和CGCS2000坐標系,不動產登記系統多沿用原土地登記的西安80坐標系,存在權調數據管理模式不夠統一的問題。按國土資源部關于不動產權籍調查的遠期要求,最終測量成果將統一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5]。在過渡期間內,在同一海籍區域內,我市仍沿用海域審批的坐標系。
從遠期看,應著力加強海域不動產移交數據的整合工作,致力于調整不動產權籍調查系統,完成坐標轉換工作,測繪成果直接導入權籍系統后自動核查其與相鄰的界址、地物、地貌等是否存在空間位置矛盾等問題,并生成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如宗海圖等)、不動產權籍(海籍)調查表和不動產測量報告等。通過數據整合,最終建立和完善空間參考一致、數據關聯關系正確、歷史信息完整的海域不動產登記數據庫,真正做到圖形數據庫的“海陸統籌”。
日照市在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大背景下,在做好與海洋與漁業部門的溝通和銜接的基礎上,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和總結,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將致力于優化登記流程、完善權籍調查庫和海域管理數據庫,建立與海域管理互通更為流暢、與海域管理銜接更加高效的海域不動產統一登記系統。
[1]海域使用權登記創出“天津模式”為全國創造經驗[EB/OL].新華網,2017-02-17.
[2]不動產登記再創“天津模式”海域使用權登記為全國創造經驗[N].天津日報,2017-02-17.
[3]國家海洋局:海域不動產登記——推廣“天津模式”示范加快海域不動產登記銜接[Z].海洋知圈,2017-02-17.
[4]天津海洋不動產登記順利實現交接 現已全面建立了政策體系[EB/OL].國土資源部網站,2017-2-17.
[5]<不動產權籍調查技術方案(試行)>,國土資發〔2015〕41號,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