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娜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學工作在初中教學工作中,有著不可捍衛的地位。教師要積極創新改進教學模式,將課本知識與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活動課的意義進行分析,探究初中語文活動課實施策略,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動課;教學方式;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改內容的推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踐行語文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目標。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活動課為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路。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活動課進行詳細的探索。
一、初中語文活動課的意義
(一)語文活動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
初中語文教學并不只是單單的將語文書本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而是使學生在語文教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通過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感悟,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通過積極、生動的實踐教學來彌補語文課堂形式單一的弊端[1]。語文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科目,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單一的語文教學模式很難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課堂,學生能夠在語文活動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同時,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語文活動課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目標。在語文活動中,學生能夠將所學是知識加以運用,踐行了核心素養中“語言構建與運用”的要求。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提升了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學生在文化的浸染下,提升了自身語言“審美能力與創造力”。被選錄到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優秀文章,都是蘊含著積極趣味了優秀文章,處處映射著優化的精神文明。學生在語文活動課中,更加生動直觀的感受到了文化的精髓與高尚的思想,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同時,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語文活動課有利于拓展學生眼界
語文教學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能夠用語言的形式概括包羅萬象的世界。長久以來,語文教師擔當的責任只是“傳道、受業、解惑”,相對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感官。俗話說,“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語文教學不僅是課本上的內容,更是學生心靈、眼光的指南針,能夠幫助學生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通過語文活動課,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的同時,了解作者的處境以及宗旨,即使時隔千年也能夠去感悟千百年來恒久不變的優秀文化。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活動課的實施策略
(一)著重進行預習引導,拓展學生視野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已經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為教學工作提供了跟多的便利。據統計,當前初中生幾乎都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料搜索[2]。例如,針對“我和偶像的前世今生”主體語文活動課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自己“偶像”的優點,并且談一談該學習“偶像”身上的那種精神。通過學生的預習與查找,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進行互動。“我的偶像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成吉思汗從小就生活在危險中,在他小的時候,他的父親便被人殺害。通過成吉思汗的努力,最終從從一個目不識丁的囚犯變成了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我要學習他身上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通過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講解,同學們知道了平時很難了解到的名人故事以及文化知識,切實的開拓了學生們的眼界,為學生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二)利用情境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語文教學方法之間都是共融匯通的,教師應該積極的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挖掘能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彌補“講授式”教學弊端的途徑,利用高效的教學手段,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力,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生動直觀的感受語文知識豐富情感[3]。
例如,在開展“我是小詩人”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教師便可以積極的利用情景教學模式,切實的使學生置身于詩歌的世界中,使學生深刻的理解賦予在古詩詞中的情感。首先,教師可以將6名學生分成一組,按小組的形式來自行挑選古詩詞并加以演繹。A組同學選用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表演過程中,有一位同學充當著旁白哼唱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另幾位同學表演了幾位醉酒當歌的文人和思念親人的作者,映襯著投影儀中的晴空浩月,孤寂之情油然而生。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使學生融入到表演情境中,即使時隔百年,學生們也能深切的感受中秋佳節與親人分別七年未見的思念之情。在學生表演完畢之后,教師便可以積極的進行知識拓展。“同學們還能想到哪寫正逢節日思念親人的詩句呢?”學生們紛紛回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感知力,潛移默化的提升了學生審美觀念。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活動課的意義非凡。單一的語文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古板、片面的形式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力的發揮。在互聯網科技技術發展迅速的當今社會,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文活動課,引導學生正確的預習,拓展學生的視野。積極的將新型的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中,在調動活動課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的踐行語文教學目標,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推動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歡.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2015.
[2]鄧玲.芻議初中語文活動課在語文教育中的價值[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3):76-79.
[3]郭靜.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語文活動課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6):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