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輝,徐小艷,嚴志勇,朱其飛 (江蘇省沭陽縣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蘇 宿遷 223600)
剖宮產手術創傷較大,術后疼痛明顯,通過輸注泵靜脈輸入鎮痛藥物(PCIA)可以明顯減少術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1]。但是單純增加鎮痛藥物劑量,常常會引起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和頭暈、頭痛等相關藥物并發癥[2],因此有必要尋找鎮痛藥液的優化方案。地佐辛可有效降低舒芬太尼用量,而呼吸抑制輕[3]。本研究擬評價剖宮產患者術后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的鎮痛效果,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沭陽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擬行剖宮產術分娩的患者40例,年齡20~40歲,身高150~170 cm,體重60~90 kg,ASA分級Ⅰ或Ⅱ級,意識清楚,肝腎功能未見異常,無地佐辛藥物過敏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0例:舒芬太尼組(S組)和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組(SD組)。
1.2 麻醉及鎮痛方案:兩組術中麻醉方式均采用椎管內麻醉,硬膜外麻醉(EA)選擇L1~2或者T12~L1椎間隙穿刺,穿刺成功后給予2%利多卡因3 ml,排除脊麻后置入硬膜外導管,分次給予0.5%羅哌卡因10~15 ml;腰-硬聯合麻醉(CSEA)選擇L3-4或L2-3椎間隙穿刺,蛛網膜下腔給予重比重布比卡因8~12 mg,向上置入硬膜外導管后平臥調節麻醉平面。兩組術后均采用輸注泵(山東天工醫用品開發公司,中國)行PCIA,以2 ml/h持續靜脈泵注鎮痛藥液,單次按壓泵出0.5 ml,鎖定間隔時間15 min。鎮痛藥液配置:S組:舒芬太尼2.5μg/kg和格拉司瓊 6 mg;SD組:舒芬太尼 1.85μg/kg、地佐辛0.2 mg/kg和格拉司瓊6 mg。兩組均加入生理鹽水稀釋至100 ml。手術結束前10 min給予負荷量鎮痛藥液3~6 ml,連接輸注泵開啟鎮痛模式。術后4 h開始對患者VAS評分和Ramsay鎮靜評分,每隔6小時一次,當VAS評分>6分或患者疼痛難以忍受時肌內注射哌替啶50~100 mg輔助鎮痛。
1.3 觀察指標:記錄術中及術后縮宮素的各種不同給藥途徑使用總量,記錄術后 4 h(T1)、10 h(T2)、16 h(T3)、22 h(T4)、28 h(T5)、34 h(T6)、40 h(T7)、46 h(T8)時的 VAS評分值和ramsay鎮靜評分值,記錄術后48 h內PCA次數、哌替啶的使用情況和惡心、嘔吐、頭痛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年齡、BMI、ASA分級、麻醉方式、手術時間、縮宮素用量等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與S組比較,SD組術后T2~T6時的VAS評分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amsay評分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術后哌替啶的使用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A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麻醉方法、縮宮素用量及手術時間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鎮痛評分和Ramsay鎮靜評分比較(x±s,分)

表3 兩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哌替啶的使用率及PCA次數比較
剖宮產患者的術后疼痛包括手術切口疼痛和子宮收縮疼痛,后者常呈間斷性、陣發性疼痛,患者常難以忍受。剖宮產術中胎兒娩出后常規使用縮宮素以促進胎盤剝離和減少子宮創面出血,術后使用縮宮素以促進子宮復舊和減少產后出血,大劑量縮宮素的使用會導致強烈的宮縮痛[4]。縮宮素使用量會影響術后的疼痛程度,為此本次研究記錄了兩組術中、術后的縮宮素使用總量,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使用縮宮素的總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一般情況及麻醉方式和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的10~34 h期間,兩組患者的鎮痛評分有明顯差異,術后哌替啶的使用量也有明顯差異。由于單純采用舒芬太尼鎮痛效果不完善導致鎮痛評分偏高,甚至少數患者難以忍受需要肌內注射哌替啶止疼。兩組PCA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于通過肌內注射哌替啶彌補了舒芬太尼的鎮痛不足,但術后鎮痛的不良反應可能會加重。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的10~34 h期間,兩組患者的鎮靜評分有明顯差異,術后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和頭痛、頭暈的發生率方面也有明顯差異,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較單純舒芬太尼鎮靜評分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偏低。舒芬太尼是阿片μ受體激動劑,容易出現μ受體依賴,導致胃腸平滑肌痙攣,誘發惡心、嘔吐[5]。地佐辛是一種阿片混合激動-拮抗劑,對κ受體產生激動作用,對μ受體有部分激動作用而不依賴μ受體,胃腸平滑肌呈現松弛狀態,較少出現惡心、嘔吐。同時地佐辛對δ受體活性較弱,很少產生煩躁焦慮感,因此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鎮痛ramsay鎮靜評分明顯偏低。地佐辛輔助鎮痛可以有效降低舒芬太尼濃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會下降。地佐辛與舒芬太尼聯合應用鎮痛效果增強,不良反應減少,提高了鎮靜、鎮痛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4 h及40 h以后兩組VAS和Ramsa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前者可能是由于術后麻醉的殘余作用,后者可能是由于傷口愈合疼痛減輕所致。
總之,地佐辛0.2 mg/kg復合舒芬太尼1.85μg/kg用于剖宮產術后PCIA鎮痛,鎮痛效果好,不良反應發生率,是安全有效的鎮痛方法,值得臨床應用。
[1] 林傳堯,岳 云,柳 娟.舒芬太尼術后患者自控靜脈鎮痛的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4,20(1):51.
[2] 劉澤文,嚴國勝,劉會長,等.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胃腸道腫瘤根治術患者術后靜脈自控鎮痛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5):35.
[3] 溫寶磊,楊海霞,王德明,等.右美托咪定靜脈滴注對全身麻醉術后地佐辛靜脈自控鎮痛效果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47):45.
[4] 劉昱升,王 偉,曹 艷,等.布托啡諾復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宮產術后鎮痛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29):111.
[5] 高 瑋,趙 琳,段滿林,等.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在上腹部及髖關節置換術后鎮痛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