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軍 許超
摘 要: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建設對科技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財政經費的合理使用必不可少。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新形勢下,通過對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重要意義,及當前的建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建設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科技計劃;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1-0072-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essential to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financial fund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re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tatus quo,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ways to buil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pproach
1 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意義
科技管理監督和評估是管理科技計劃項目和開展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的科技項目管理中,監督和評估體系的不到位,會造成科技項目,及科技計劃的執行效果較差,影響科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政府財政資金的流失。因此,建設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有助于提高政府機關、項目專業管理機構科技管理效率,促進科技計劃高效、順利、可持續發展,保障科技計劃經費的合理使用[1]。
2 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現狀
2.1 國外建設現狀
科技監督與評估是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各個國家在進行科技項目管理方面都高度重視,尤其是像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對其監督評估工作建設現狀的研究,對后續開展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美國作為一個科技大國,年度開展的科技計劃項目數量最多,在進行科技計劃管理的過程中,已經具有相對完善的監督評估體系,可以從宏觀和微觀的各個方面對科技計劃實施的項目經費、管理等過程進行監督管理;擁有較完善的法制體系進行,依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督評估;利用專門的信息管理系統,為監督評估數據的流通和傳遞提供有效的途徑,保證了科技計劃的管理效率和監督評估的可靠性。日本在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建設方面,主要是以《政策評價法》的系列法律為基礎,包括需要評價的對象、主題等各個方面的細化內容,從制度層面建立、健全了監督評估制度體系,為監督評估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2.2 國內建設現狀
從2014年12月起,國家先后發布了多項方案、系列文件。2017年1月科技部印發了《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雖然對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建設提供了詳細的方案,包括建設思路、建設原則、組織實施等內容,相關的方案和文件卻僅提出了國家層面的要求、各責任主體的基本職能等,屬于宏觀的框架性政策文件,缺少在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具體操作描述,需要地方政府結合自身在科技計劃管理實際,制定相應的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
當前在科技計劃管理的過程中,大多數依然停留在原有的科技監督或者是科技評估模式層面,監督和評估分離,沒有很好的對新形勢下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的責、權、利等進行有機的分類和融合。
科技監督與評估相關工作雖然一直伴隨著科技管理工作,目前各地方政府仍缺乏完整的監督評估體系,在具體的項目管理過程中,結合監督和評估的信息管理系統部署應用方面仍需要加強,專業的監督評估人員、部門、機構的建設和配備仍需完善。
3 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途徑
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是個有機的整體,需要全方位建設才能發揮其在科技計劃管理中的作用,在開展科技監督與評估工作前,需要逐步建設,并在具體管理工作中,不斷發現不足,完善體系建設。建設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基本途徑為:
3.1 建立健全監督評估制度頂層設計
制度建設是開展具體工作的基礎,國家層面已經對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建設思路、具體要求已經做了詳細的設計,各地方政府在建設適合自身的體系時,結合前期科技管理成功經驗,制定符合實際的科技監督評估政策體系與制度框架。根據設計的總體框架,分層次、分類別、分領域建立針對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各主體,包括管理者、承擔單位、專業機構、專家等的監督評估制度體系。(1)研究國家級政策,完善地方制度體系。目前國家層面已經出臺《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國科發政〔2016〕79號),較全面、具體的闡述了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的總體思路、體系構建、具體實施等內容,地方政府在對國家層面制度的充分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科技計劃的管理內容、范圍和模式,首先建立制度體系的整體架構,設計監督評估制度需要包含的具體環節、管理流程、具體細則等內容。(2)充實體系架構,初步完成制度設計。根據科技工作的重點、科技計劃管理全過程的主要任務,充實制度體系架構,在制度體系中細化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項目承擔單位、主管單位等各個主體的職責、義務和權利,用具體的條款對體系架構進行分層充實,形成初步的監督評估制度體系,并在后續的科技計劃管理工作中定期完善。(3)征求相關單位意見,試行監督評估制度。監督評估制度實施前,向科技計劃管理相關主體單位進行意見、建議征集,針對制度中的細節問題進行完善,通過專家論證會等專業評審、驗證,結合收集的意見、建議和專家建議,確定監督評估制度。
3.2 建設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開展專業化監督評估
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將是監督評估制度體系的執行主體,專業機構人員的專業水準對監督評估制度的執行將至關重要[2]。在建立完善制度設計的同時,不斷完善專業機構展監督評估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模式。加大對專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使用現代創新的管理模式進行機構建設,提升項目管理過程中的監管能力。(1)專業機構內部制度建設。歐盟科研計劃項目是以框架形式開展[3],根據其現有的體系,項目專業管理機構按照管理的領域,承擔相應的科技計劃管理,不參與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編寫,重點工作為項目的立項、過程監督和結果評估等內容。因此,項目專業管理機構在進行運行的過程中,要根據其承擔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進行內部制度建設,需涵蓋機構治理機構、項目管理、風險控制、質量控制等管理體系,內部需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整個科技計劃的管理進行監督。(2)建設專業化人才隊伍。在科技改革的背景下,專業機構承擔著行業科技計劃的管理職能,負責科技計劃從立項到驗收的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備相關專業支持,較強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在建設專業化人才隊伍的過程中,應當從人才選拔、人才培養等方面,選用和培養業務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強,相關技術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人才,建設結構合理、穩定、專業化和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3)專業機構外部監督制度建設。嚴格的監督機制是保障科技計劃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專業機構作為科技計劃管理主體,在進行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具體工作均應當接受外部監督[4]。專業機構在接受外部監督方面應當實行公開公示制度,對科技計劃管理的各個重要環節、資金情況進行公開公示;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上級部門對專業機構進行動態評估,信用情況作為以后專業機構遴選和動態調整的重要依據;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督和評估。
3.3 完善監督評估信息平臺,提供數據流轉與業務保障
監督評估信息平臺有利于管理過程中數據的存儲、流轉,包含管理過程的經驗、不足等重要內容,可以動態全面保存科技計劃監督評估過程所需的各項信息,實現科技計劃管理和監管信息同步,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中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對于提升監督評估效率、能力和數據分析將提供有力的支撐,可以進一步提升監督評估水平。(1)依托國家級平臺,設計監督評估模型。依托國家科技管理系統,結合地方科技計劃管理現狀,設計監督評估指標體系、評價模型,指標體系應當按照層次分析法,包含運行管理、服務成效等一級指標;結合指標體系的具體考核內容,綜合運用定性、定量模型建立監督評估模型,完善系統功能和結構設計,為系統開發提供依據。(2)建立專業數據庫,開發監督評估平臺。在大數據背景下,大數據是重要的生產力,監督評估數據的積累對科技計劃監督管理和為政府進行相關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在開發平臺前,需對系統的數據結構進行詳細充分的設計。具體的監督評估平臺的實現,可以采用PPP模式,整合社會優勢資源,完成監督評估平臺的開發實現。(3)動態監督評估,數據實時共享。監督評估信息平臺在運行的過程中,要保證數據的獨立性和安全性。開放數據共享接口,將科技計劃管理過程中各項數據進行積累,向政府相關部門共享,接受上級的動態監督,實現風險預警和防控,提高科技計劃管理監督和評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4 結束語
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是后續科技計劃管理的重點工作,雖然目前尚未完整、成熟的體系,無論是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專業化隊伍的培養,還是監督評估平臺的建設,仍處于逐步提升和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中。隨著我國科技改革的不斷深入,監督評估體系建設作為科技項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對科技計劃高效開展、財政經費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地方監督評估體系的建設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隨著相關單位、機構在進行科技計劃管理、監督評估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不足,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更加趨于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將更好的促進科技計劃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張娟.廣東省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建設研究[J].科技視界,2017(1):19.
[2]張靖,張莉,符瑜,等.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監督評估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7(7):100-101.
[3]周斌,曲軼龍,周乃元,等.歐盟科研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現狀調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6):204-208.
[4]徐長春,鄭戈,熊煒,等.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建設運行若干關鍵問題的認識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3):23-26.
[5]張龍,肖琬蓉,施韶亭,等.地方科技平臺績效評價支持系統開發研究[J].甘肅科技,2016,32(2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