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精品資源共享課如何建設,高職院校一直在摸索。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以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本文介紹了該校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標準:課程導航、課程介紹、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實施方案、系列微課、課程題庫、教學資源、運用推廣。
關鍵詞: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運用推廣
精品資源共享課一經提出,走在教學改革前沿的部分高職院校率先開始了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2016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開始著手建設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學校已經立項2批次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1門。在建設過程中,探索了一整套課程建設標準。(以下內容中出現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均指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一、課程導航
建立資源共享課課程導航,鏈接課程主要項目。要求導航層次性、邏輯性強,能實現對資源的有序組織,且跳轉快捷,方便用戶學習使用,同時界面清晰,美觀實用。
二、課程介紹
主要是介紹課程定位、課程特點、課程任務、教學方法及組織形式、適用對象、總教學課時數等內容,說明本課程與前后續課程的關系及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中的作用。
三、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要求較為詳細地介紹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方法上的基本要求、考核標準等內容。教學目標包括課程的知識、技能、素質目標,要求描述清晰,凸顯能力本位。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系統設計,與職業標準對接,能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重構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課程考核體現全程化、多元化,評價內容、方法合理、得當,評價標準具體、可操作性強。
四、授課計劃
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制定授課計劃,對本課程教學作整體安排,強調授課計劃與課程標準吻合。
五、實施方案
教學實施方案必須與課程標準吻合,設計思路清晰,內容明了,列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流程,科學調用優質資源,布置課后學習任務等,涵蓋規定課時的所有教學活動,具備可操作性,且職業特色鮮明,能夠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實施方案能體現出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未來崗位工作的一致性,體現出有針對性地采取任務驅動、工學交替、項目導向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文化基礎課每兩節課須有一個教學實施方案,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一般每天要有一個教學實施方案。教學實施方案形式上可以是PPT課件、PPT轉換成的swf文件、表格化教案等多種形式。如果是網絡空間課程,建議將教學實施方案做成表格化教案,設計美觀實用的界面,在一個界面呈現一次課的教學安排和教學活動,做好鏈接,便于組織空間教學。
六、系列微課
每門精品資源共享課都要求建好系列微課,系列微課須有微課15個以上,基本涵蓋本課程的關鍵知識點、技能點,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重點、難點、疑點等問題。每個微課包含微課視頻、進階練習、微課件、學習任務單等資源。教學內容必須嚴謹,無科學性、知識性錯誤。
微課視頻為課程建設團隊的原創教學視頻。微課視頻體現的教學任務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嚴謹,組織與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明了易懂;教學方法富有創意,講述條理清楚、生動,有感染力。視頻時長一般為5—12分鐘,其中片頭不超過20秒。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和單位,主要教學環節有字幕提示。字幕清晰美觀,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規范字,不出現繁體字、異體字(國家規定的除外)、錯別字,能正確有效地傳達信息。字幕字體、大小、色彩搭配、擺放位置、停留時間、出入屏方式力求與視頻中其他要素(畫面、聲音、背景音)配合得恰到好處,不能破壞原有畫面;演示實驗類微課中的多機位拍攝的鏡頭銜接處無明顯色差。視頻圖像清晰,播放時沒有明顯的噪點,播放流暢。全片圖像同步性能穩定,無失步現象,圖像無抖動跳躍,色彩無突變。在同一視頻中,各節點視頻分辨率統一,不得將標清和高清混用。音頻與視頻圖像有良好的同步,無交流聲或其他雜音,聲音應無明顯失真、放音過沖或過弱等現象。伴音清晰、圓潤、飽滿,無失真、噪音雜音干擾、音量忽大忽小現象。微課課件設計簡明、布局合理、重點突出,整體風格統一、活潑、新穎、有創意,色彩搭配協調符合視覺心理,并具備良好的動態感和空間感,滿足錄制要求。進階練習至少包含5道題,可包括概念辨析、熟練練習和應用拓展3種題型,每道進階練習題均為客觀題,每個習題都應包括題文、選項、答案、詳解、錯析、分值等相關信息。題目設置的各個選項,除正確答案外,應盡可能暴露出學生容易發生的典型問題和典型錯誤。學習任務單一般以表單為呈現方式,分為學習指南、學習任務、資源鏈接三個部分,其中學習指南又包含課題名稱、達成目標、學習方法建議、學習形式預告等。
七、課程題庫
精品資源共享課要求建立題量足夠大的題庫,理論型課程至少須有100道題,實踐型課程至少須有50道題,題庫反映的知識點、技能點要覆蓋所有教學單元,且能在線作業、測試和評閱。題型可為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實訓操作題等,每門課程的題庫至少要有三種題型,各題考查的知識點、技能點不要重復。所有試題素材內容正確,無科學性錯誤,無歧義。每道試題與課程教學、學習密切相關,對教學和學習有較大的支持和促進作用。客觀題須提供答案和解析等,主觀題提供參考答案或解題思路。試題質量高,難度適中,分值設置合理。
八、教學資源
課程資源總量不少于300條,須超過課程所調用的資源范圍,實現資源冗余,以利于學生自主拓展學習。
課程資源根據內容可分為課程標準、教案、特色教材、實訓指導書、教學影像、教學案例、課程成果(學生作品、獲獎證書等)、基本理論知識、實訓項目、行業企業標準、行業企業前沿知識與技術等。資源類型多樣,涵蓋文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PPT演示文稿、動畫、網頁課件、虛擬仿真類素材等;資源類型分布合理,文本類與圖形/圖像類資源數量占比不超過50%。原創性資源占比較高,引用非原創性資源,須指明作者的姓名(名稱)和來源(如網站、書本等)。課程資源需優質化,具有教學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案例(或項目)不少于10個,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包含一定的知識點、技術技能點和素質點,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意義,符合課程設計要求。視頻資源(含原創視頻和引用視頻)能體現良好的教學設計思路,內容準確,覆蓋課程所有單元;圖文資源設計編寫科學規范、圖片質量高,動畫播放流暢、實用性強、美觀性好,與課程教學的關聯性高。課程資源還要注意分類合理,便于查找,其導航須清晰明了,跳轉快捷,方便用戶學習使用。
九、運用推廣
資源共享課要有專門的課程群組討論區、疑難解答區等交互設計。課程提供在線教學、信息查詢、資源檢索、資料下載、討論答疑、學習咨詢、在線測試、自主學習、檢測評價等服務。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開展在線輔導、在線答疑、在線批閱作業等,學生運用網絡自主學習、提交作業、交流互動、在線發問、在線測試等,促進教與學的改革。運用作業平臺、題庫等布置作業、組織學生在線自測或在線考試,專業課程每年不少于4次,公共課程每年不少于8次。人文素質公共課年訪問量(點擊率)達3000人次以上,專業課程年訪問量達1000人次以上,有一定校外訪問量。課程建成后,資源更新率達每年10%以上,且每年將課程運用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中。
由以上九大內容構成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課程建設標準,這一標準繼承了精品建設中的精華,同時結合了新時期教學改革領域的最新成果與要求,還借鑒了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標準,比較符合高職院校探索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實際。
[參考文獻]
[1]陳君.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策略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 (3).
[2]姚玉靜.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體會和發展建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20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