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紅
摘要: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在各領域、各行業的全面應用暨管理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傳統會計手工核算形式已經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必須向會計電算化轉型升級。本文通過回顧傳統手工模式,展現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整體面貌造成的影響與當前面臨的瓶頸,提出推進我國會計電算化的路徑。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整體工作
傳統會計一般可分為會計核算、分析、檢查三個部分,長期以來進行的都是手工操作,處理的環節多,內容分散;流程重復,核對困難;處理的周期長,信息的傳遞慢、反饋慢,時效性差。
一、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發展
1981年,中國會計學會在長春市召開的“財務、會計、成本應用電子計算機專題討論會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會計電算化”。當年的設想是:通過計算機替代傳統的會計人工記賬、算賬、報賬,完成會計工作。隨著互聯網的舉起,會計電算化的內涵也發生了改變,主要指會計工作與計算機暨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運用信息化技術與財務軟件進行會計工作,及時提供數據信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嚴重缺乏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通才,計算機設備也非常落后,致使我國會計電算化起步晚,落后國外一二十年;1980年代,我國軟件開發市場剛剛誕生,用小作坊的方式研發會計軟件,這又造成了脫離實際、效率低下等等問題;直到1996年之后,我國會計電算化才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目前會計電算化在大中型企業中的普及率已經達到60%至80%,使用商品化會計軟件的單位超過了幾百萬家。
二、會計電算化給會計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會計電算化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會計電算化由電腦自動進行數據的核算、匯總、分析,將會計人員從頭昏腦脹的機械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財務軟件處理數據的速度,是手工速度的幾千倍,從而極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并且保證了會計工作的規范性、統一性,解決了手工方法容易記錯、記漏的問題,大大降低了錯誤出現的概率,提高了會計工作的質量;會計電算化還縮短了數據處理周期,提高了會計數據的實時性。
(二)會計電算化改變了傳統會計方法
會計電算化不僅具有強大的財務數據管理能力,而且還銜接供應、生產、銷售、工資等多方面多環節,不僅可以收集數據,還能處理、分析數據,甚至擁有預測功能。將預測、決策、控制、考評等等都納入了電算化之中,極大地拓展了會計工作的職能,促進了會計方法的轉型。
(三)會計電算化有助于會計人員的升級轉型
“計算機+”“互聯網+”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倒逼會計人員必須學習先進技術,掌握先進技術,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有利于我國會計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建設。實現會計電算化,為企業全面管理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三、會計電算化當前面臨的瓶頸
(一)傳統觀念亟待轉變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一直以來飽受爭議,由于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屬于中小微企業,企業形態大多是的傳統的家族式企業形態,企業主知識水平落后,習慣手工記賬。許多企業主將會計電算化錯誤地理解為用計算機運算來代替人工操作,用硬盤代替帳簿,蔑視會計電算化基本職能;許多企業領導低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不重視它的應有價值,這種情況越到偏遠落后欠發達地區越普遍;還有為數眾多的企業主,害怕會計電算化杜絕了造假賬。目前會計電算化在中小企業中的普及率不到30%!
(二)企業財務人員普遍抵觸會計電算化
2000多萬企業財務人員,基本上年齡偏大,對計算機接觸少之又少,業務水平不高,思想頑固保守,在情感上本能的反感、排斥新事物,對傳統的手工作業抱殘守缺,害怕電算化會讓他們丟掉飯碗,導致會計電算化發展很不順利。少數能夠從事會計電算化的人員,往往只接受了短期培訓就匆匆上網,從全國范圍來看,精通會計電算化專業的人才寥寥無幾。而企業較差的管理基礎、也不利于會計電算化的實施。
有人形象地說我國會計電算化:90年代的硬件,80年代的軟件,70年代的頭腦,60年代的應用,50年代的管理!
四、會計電算化繼續發展的路徑
會計電算化是企業實現信息化、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運營的必然要求,廣大企業主應該認識到:傳統家族企業形態是經不起國際市場沖擊的,必須盡快改變觀念,主動適應企業現代化轉型升級。
(一)會計電算化功能要走向多維化
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各個環節相互鏈接,是一個有機整體,會計活動本就與企業生產、經營息息相關,因此可以預見:會計電算化功能將走向多維化(主要在預測、決策、控制方面),會計電算化系統必須能夠接受、處理包括價格、信貸、投資等多維度市場信息,并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揭示現在進行時與未來時的價值運動,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二)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迫在眉睫
如果我們的企業、會計還以為能夠憑做假賬偷稅漏稅混世度日,那么,就絕對逃脫不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所以必須立即實現大專院校與財務軟件公司的聯合,著重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計算機+會計的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還必須盡快建立培訓現有會計人員的考核機制,確保不讓會計電算化培訓流于敷衍。
(三)加強管理型財務軟件開發
目前市場上,核算型財務軟件金雞獨立,200多種會計軟件惡性競爭,市場一片混亂。亟待規劃市場,完善統一標準,加強管理型財務軟件開發。
五、結語
1986年,日本50%以上的中小企業就實現了會計電算化,而今天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總體普及率不到30%!這是多么可怕的差距!我們希望大家都來關心關注會計電算化,共同推進我國會計電算化。
參考文獻:
[1]曲曉瑜,田智浩.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影響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2):92-93.
[2]李潔枝.企業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02):47-48.
[3]高立.會計電算化對會計理論與實務影響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36(1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