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錫銘 周學增 路鵬 劉娜 楊昊 于志強
摘 要:新時期我國的經濟實力獲得了提升,很多的行業都借助新技術完成了轉型升級。在此其中互聯網技術可以看作是最為新潮,也是最為有效的高新技術,它不僅為各行業帶來了諸多的機遇機會,也為其轉型提供了幫助。對于我國各地農村發展而言也是如此。筆者試圖借助農村電商發展,談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可能性,以此來解決社會中存在就業問題,進而為大學生個人的發展帶來理論的協助。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返鄉創業;農村電商;就業問題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80
1 引言
新時期隨著我國整體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逐步被推廣到了各個行業之中,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是迅速。即使是農村也有了很多的投資者從事到了相關行業,這不僅為地區農民帶來了更多收入,也為大學生發展帶來了機遇。筆者試圖結合新模式推進談大學生農村創業,進而為農村電商業務發展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帶來思路,也為相關業務規范和推進帶來協助。
2 研究背景概述
之所以農村電商會有蓬勃的發展,主要和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有非常緊密的關系。第一個就是我國政府對于電子商務發展和創業創新的支持。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我國政府提出了互聯網+的發展理念;又在隨后的會議中提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際發展思路。這都是符合時代特色的,也是符合我國未來發展趨勢的做法和措施。政府的支持可以看作是做最為重要的背景。其次,信息技術和農業結合的緊密度提升,也是其重要背景。互聯網+模式和各行業相互的融合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農業還是制造業、服務業,和信息技術相接軌,是提升效率和質量的最好做法,對于其農村的電商發展而言,是機遇,對于大學生的創業而言,也是機遇。因此,這也可以看作是大學生個人返鄉創業的背景。除此之外大中城市的創業擁擠度非常高,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選擇在大中城市開設自己的公司和企業,這對于大學生創業者而言是很大的沖擊,因此返回鄉村去尋找新的藍海[1],也是很好的選擇。
3 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研究---以河北農村的電商發展為例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樣,大學生返鄉的創業有很多優勢背景,加之政府給予的各項政策鼓勵以及扶持政策,都使得很多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選擇返鄉去尋找好機會。筆者試圖對此做出分析研究,結合河北農村電商為例,談大學生的返鄉與創業。
3.1 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的劣勢
信息技術確實是時代發展的利器,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技術是高新技術和時代特色,因此想要掌握也需要相關知識做基礎[2]。但我國農村的村民整體科技質量和時代意識還不高,因此大學生可以借此機會來進入到實際的行業中,結合自己的技術掌握來協助其進步提升。其次,農村消費者居住是相對分散的,實際購買的密度非常小,所以在很多問題處理上、尤其配送問題,是非常難以處理的,在銷售和售后問題解決上相對成本也高了非常多。除此之外很多農民對于網絡平臺的操作也存在疑惑,不僅是難以掌握操作,對于其平臺的可信度也不是非常的認可和贊同,對于其網絡購物模式還存在疑慮,這都是主要問題所在,也是大學生在鄉村創業接入點所在。
3.2 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優勢
整體來看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電子商務領域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具體的方面。第一個就是大學生個人對于電子商務非常熟悉,有著很豐富的網絡購物經驗,在購物層次上可以協助農民提升個人水平,解決相關的問題。其次,大學生個人對農村電商的信息是非常熟悉的,可以告訴各位農民優惠信息,進而使他們體會到電子商務的優勢,也就是價格上的差異。農村電商基數龐大,大學生可以以此為突破點構建起集群的關系,最終則形成了規模效應,這對于收益的獲得也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農村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在這幾年大幅度提升,很多家庭也配備了電腦、平板等終端,這對于農村電商推廣和創業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部分的電商、比如京東淘寶等,都在之前對農村有了細致的研究,也有了諸多的嘗試,這也是大學生農村返鄉從事電商業務的優勢所在。
3.3 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返鄉創業推廣實踐---以河北農村電商為例
大學生返鄉的創業推廣實踐,需要結合所在農村實際情況來具體開展及推進,這才可以取得滿意效果得到村民的認可。結合河北農村電商發展為例,大學生創業主要可以借助以下具體角度入手,來解決問題。首先,要做好實施模式的選擇和構建工作。對于年輕農民,可以結合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年輕人可以接收方式來推進其業務,要努力做到其用戶粘性的提升,這對于創業而言非常重要。對于中老年農民而言,則可借助貼宣傳單和走訪的模式來推廣,在實際展開中要注意突出優惠信息,是他們感到其價值也就是價格上的便宜和服務的優勢所在,只有這樣才可以吸引他們的目光。而在其實際的購買運輸途徑上,則可以結合代購、實際協助、線上社交、合作推進等模式開展。
以河北省保定市為例來看,該地區農村積極響應了國家有關雄安新區建設的號召,開啟了農村的電商推廣模式探索。很多大學生紛紛加入其中,結合自己所掌握知識技術,來協助地區發展進步。雄縣、安國的大學生吳某、孫某,結合其地理區位優勢和特色,購置了大量的皮草皮包,在淘寶平臺上和村民共同開設了網店,自主購買銷售了商品,賺取其中的差價。不僅帶動了該地整體的經濟發展,也獲得了可觀收益。
4 結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很多的幫助,對于其農村地區而言,也需要結合這個時代特色來發展。大學生可以加入到其中,結合自己所掌握技術和知識,協助其農村發展,同時也獲得自己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卓慶卿,陳文輝.農林類院校大學生農村創業影響因子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6(03):92-96.
[2]邵雅利.新型農民培育視角下的大學生農村創業研究——基于福建省高校的問卷調查[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33(02):93-96.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科聯民生調研課題,課題編號201701950
作者簡介:侯錫銘(1981-),男,河北滄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