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婷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初中美術教育備受關注,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的主人公地位,應用全新的美術教學方法成為了當前最為主要的任務與內容。故此在本篇文章中從多個角度探究了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認識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第五個年頭,對于美術教學這個領域有了一定的認識,雖然認識還很淺薄,但是對于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有一些作用的。現如今,家長和學生對于美術這種副科還是有一定的偏見,對于主科課更重要這點來說,學習美術無疑是浪費多余的時間,所以很多學生寧愿用學美術的時間來寫作業,來看主科要考試的書,也不愿意上美術課,這點對于美術老師來說也是很無奈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美術老師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加上肢體的運用以及各種幽默細胞的傳播,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自愿融入美術課堂這個氛圍中,愿意來學習美術,認識美術。
一、對初中美術教學的見解
很多時候這就要求美術老師要認真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不光要把美術知識寫進去,更重要的是在備課中要想好如何用學生喜歡的語言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上到欣賞課時,學生對著滿屏幕的畫作興趣不是很濃,一來學生看畫作就像平時看插圖什么的、一看而過,并沒有真正的領悟畫作所要表達的意思;二來學生對于畫作,很多抽象畫作不是很看得懂,也就不愿意去看了。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老師要對所要講解的畫作有一定的認識,在給學生講解的過程中不僅要說明畫作的來歷和畫家所運用的方法以及它要表達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老師需要把學生愛聽的故事穿插進去,讓學生感興趣,像聽故事一樣的去了解這幅畫作,不然硬生生的講解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不知所云,從而導致學生不愿意去學習美術,認為學習美術是在浪費時間。我們老師、特別是美術老師要不斷的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學生想學的,學生愿意學的,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懂,學得輕松。我們只有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探索,不斷的揣摩,才能更好的把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學習熱情,創建愉快的課堂氣氛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情感,是保證美術專業教學效果的重點。教學實踐顯示,如果老師可以營造生動愉悅的課堂氛圍,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階段的興趣變得更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十分有利。因為學生們擁有了學習的熱情,就不僅可以認真的聽講,認真的完成老師安排的畫作,同時還可以拓展思維,在畫作中進行創造。這是成效都是因為其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習的注意力、洞察力、思維水平也獲得了有效調動的結果。思想活躍了,藝術靈感便具備了,具有藝術靈感,方可有高效率的學習,方可進行作品的再創造。所以,在美術講學中,應具有更多類型,創造愉悅的課堂氣氛,拓展學生的創新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合理調整教學評價體系,多加注重學生內心想法;
在之前的初中美術教育評價中,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一般都是以學生繪畫作品和實際物品的呈現程度來判斷學生的成績,并且以此為依據,評價出教師的教學成果和質量。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對的,會讓教育工作人員在思想上出現誤差,認為美術課和其它課程是沒有什么區別的,都是一個僵化的教學過程,沒有正確認識到美術這門課程所含有的創造性價值和作。在進行初中生美術課成績評價的時候,應當從學生的情感認知和掌握能力去思考、去判斷。比如:在教課期間,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考察學生所畫作品和實際物品的相似程度,還需要從這幅畫創作過程中對于空間、色彩以及造型等方面的整體把握程度,全面判斷學生的表現,進而引領學生開展更多的創造思考。
(三)預防教學誤區,打好創造基礎
新課程教材的編制不僅僅是教學內容上的革新,也為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改革的機會。美術教師在教學革新過程中,能夠根據新課改的內容獲得更多新的課題,使教學工作能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美術教學對素質教育來說,有著 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從藝術創造角度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造意識。但遺憾的是我們的部分教師,在講解新課前,并沒有對新課改進行深入了解,還按原來的既定模式進行教學,結果使可以生動活潑的課堂仍舊是形式化和絕對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依舊,教學效果依舊,沒有使課改達到應有的目的,也削弱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要提升美術課堂的有效性,不但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更要積極實現教師的帶頭作用,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四)結合每個學生的特征,建立協作小組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創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的創造是合作學習過程的關鍵環節,建立好學習小組是確保教學效果的關鍵步驟。教師在此之前,應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繪畫能力,因為合作學習小組的創建通常要遵循兼顧與平衡的原理。如:一個班級有40人,就能夠劃分成8個學習小組。老師應按照學生的繪畫知識基礎、性格特征、學習積極性等要素,思考合作學習小組內人員的搭配,盡可能將各具特色的學生分配到一組。每個學習小組至少要有2-3位繪畫基礎很好的學生,由此發揮帶頭作用。還有性格活躍與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要進行合理分配,這樣才能讓不同特點的學生彼此影響,相互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帆. 農村初中美術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2:79-84.
[2]殷琳.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途徑分析與闡述[J]. 現代裝飾(理論),2016,10:240.
[3]張敬生. 對初中美術教學的幾點認識[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137.
[4]陳彥彥. 對初中美術教學的幾點認識[J]. 才智,2012,24:152.
[5]蔣廣云. 培養審美能力 提升審美境界——新課改下初中美術審美教學策略分析[J]. 美術教育研究,2013(22):116.
[6]何野.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