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玥
摘 要:龜倉雄策是日本二戰后崛起的最早一代平面設計師,早期他接受了西方設計觀念教育,后在日本將西方的光效應設計語言與日本傳統美學相結合,改變了當時日本平面設計界的觀念。龜倉雄策的平面設計作品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講究師法自然的美學傳統;二是注重構成主義的光效應表達;三是形成國際性的設計體系。龜倉雄策在對本國傳統美學繼承的基礎上不停創新,給傳統文化增添了高科技的現代主義色彩,很大程度上敦促著日本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龜倉雄策;平面設計;美學傳統;光效應
一、背景
在二戰之前日本的設計發展緩慢,戰后日本急需走出戰敗國的陰影,在美國的影響下得知一個國家的設計水平的高低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開始真正的重視設計。自此之后日本便一直以雙軌制來發展本國設計,善于積極吸取他國優秀的設計經驗,與此同時,也不忘運用本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戰后日本開始聘請美國杰出的設計師來進行講座,提高全民族的設計思想。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平面設計在世界的設計舞臺上大放異彩。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培養了龜倉雄策(1915—1997)、田中一光(1930—2002)、福田繁雄(1932—2009)等一批國際頂尖的平面設計大師。[1]
二、龜倉雄策簡介
龜倉雄策(1915~1997),出生于日本新瀉縣。二戰后崛起的第一批日本平面設計師之一、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的奠基人,日本設計教育家,被喻為“日本現代設計之父”,他畢業于新建筑與工業美術學院,曾擔任過日本平面設計家協會會長。他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設計的整個平面設計系統使得日本平面設計轟動了整個國際平面設計界,并且讓日本再次重新得到了全世界人民關注。
在1937-1948 年期間,日本出版了一本最早的包括設計在內的文化創意雜志,意圖喚醒日本人民對于設計的覺悟。龜倉雄策提議組織了“21日會”,這個學會是每個月21日在東京六本木的文化會館舉辦的青年設計師的學會。對于日本現代設計的組織活動,龜倉雄策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后又成立了“ NDC”(日本設計中心),這使得平面設計師開會躋身于廣告領域。在1960 年時,“NDC”改名為日本設計中心,變成了整個日本的設計主導和組織中心,因此他也成為日本設計的領跑者。龜倉雄策組織其設計中心時,重點并不是實現簡單的促銷廣告,而是能重新構造設計美學,敦促設計理論和設計運動的發展。
三、龜倉雄策的作品特點
在龜倉雄策看來,相對于西方的理性且細致的現代設計觀念來說,日本的美學有著更加講究師法自然、簡潔柔和的特點,并且日本美學包含著深層次的民族觀念,更能讓日本民眾所接受。在當時的情境下,龜倉雄策有著讓日本設計“走出去”的愿望,所以受眾不僅只有本國民眾,還有全世界的受眾。作為二戰后成長起來的第一批設計師,早年受到過西方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龜倉雄策的設計作品具有極強的現代主義風格,同時又兼顧了日式東方風格和文化內涵,他被譽為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之父。[2]
(一)講究師法自然的美學傳統
龜倉雄策旨在拯救日本的設計,早年在西方學習現代設計觀念,后來發現一些西方設計師對自己的西方現代風格的設計不太感興趣,從而開始清醒的意識到日本本土的傳統美學的魅力,用做浮世繪等的傳統心態來進行設計。此后,龜倉雄策開始堅持以本國師法自然的美學傳統為根基,同時又融合西方現代設計理念。在龜倉雄策的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傳統自然元素。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自然成為了龜倉雄策常用的設計語言。
龜倉雄策在設計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海報時,將日本的國花櫻花設計成日本所特有的家徽符號櫻徽,櫻徽置于海報的視覺中心,從櫻徽發散的七彩光束有了黑色背景的襯托,更加耀眼。靠近視覺中心的光束的光圈也組成了一朵櫻花花瓣,這種造型凸顯了日本人民積極向上的心理,也折射出萬國博覽會的魅力。
《rayon and synthetic fibres of japan》為龜倉雄策的招貼海報設計,主要繼承了日本浮世繪的傳統色彩黑白金,運用了日本國花櫻花的基本外形,減去了繁縟的結構只留下中間紅點花蕊,字體排版講究點線面的結合。其作品簡潔卻不失力量,畫面安排嚴謹卻不失設計的趣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日本印象,也讓人看到他對西方平面設計的大膽嘗試和借用。
(二)注重構成主義的光效應表達
龜倉雄策在海報設計中曾多次運用構成主義的設計手法,將幾何圖形等視覺元素組成新型光效應設計語言。這些作品構成簡單但視覺效果強烈,營造出豐富層次的光感效果。這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1970年大坂萬國博覽會海報,不同的放射線來呈現櫻徽的光感。又如第 10 屆東京國際照明設計競賽海報,其畫面主要由兩道類似白熾燈的不同大小的圓弧組成。擁有強烈的節奏感。圓弧周邊則采用不同層次的幾何色彩圖形組成發散狀,突出了光感照明主題。整個畫面排版合理,主題字體與圖形較完美的切合,讓受眾對主題一目了然。
有一部分主題并不是光的海報招貼,龜倉雄策也常常會采用光效應語言來設計。例如國際原子能和平利用會議海報。利用黃色和藍色發散型光束重合組成,交映出對國際原子能和平的希冀。兩光束共用一個白色的原子中心點,表達出同一個世界的寓意。放眼望去,似乎每一個線條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龜倉雄策其深受歐普藝術的影響,強調畫面的顫動感和視覺的興奮感。[3]龜倉雄策能夠在特定的主題中應用這國際化的光效應設計語言,成為了自己的獨特設計風格,并且也能充分有效的傳遞信息。
(三)形成國際性的完整設計體系
龜倉雄策的設計理念集大成則是他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創作的一系列完整的設計體系。龜倉雄策設計團隊將他設計的1964年奧運會會徽作為海報的主要圖案,會徽使用了日本國旗太陽初升這一傳統的形象,太陽由象征著世界五大洲的奧運會金色五圓環托起。在會徽下方的金黃色粗字體TOKYO和印刷體1964的“東京1964”字樣讓整個會徽擁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在此屆奧運會中,所有法定的規范文件、榮譽證書、宣傳海報、路標導向系統以及紀念品統統印有同一個會徽標志,這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的宣傳方式使整個日本民族振奮人心,讓全世界從新審視這個二戰后蓄勢待發的國家。
四、結語
龜倉雄策作為二戰后成熟起來的第一批日本平面設計師,使日本的平面設計發展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平面設計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位平面設計大師,敢于突破設計常規,打破國界,將本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他的作品得到了日本民眾的認可,也得到了國際同行設計師的欣賞,同時也是奧運會整體設計的第一人。這一步步的突破性成就,奠定了他在日本乃至世界平面設計領域的核心地位,由此被譽為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之父。其設計思想在日本平面設計界扎下了穩定的根基,對當時現在和未來的平面設計都具有重大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鑫,吳衛.日本平面設計家小島良平作品探析[J].包裝學報,2013,5(02):66-67.
[2]王怡琛.淺談傳統紋樣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4,(03):5.
[3]周靜,20世紀后半葉日本平面設計的藝術風格探析[J].藝術設計,2014,(05):95.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