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莊婷婷
摘 要:目前當代大學生創業普遍得到共識,但隨著互聯網熱潮的不斷興起,我們從互聯網中挖掘到創業的優良途徑,從而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具備創業精神的大學生在這樣的創業環境下蠢蠢欲動。本文主要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并針對性地找出相關對策,從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我們必須以創業來帶動就業,從而使其能獲得社會各界和大學生的廣泛共識,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目光逐步轉向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創業,這說明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日益發生變化,而創業意識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進行更新。因此,在當下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從而將互聯網創業推向新的制高點,本文主要基于此問題對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探究。
一、“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
雖然“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機會較多,具備較多的成功案例,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仍然具有很多的問題。
1.整體創業意識不強,選擇創業項目比較盲目,社會經驗不足。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和思想的限制,大學生的整體創業意識較弱,我們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分析得出,部分學生在畢業后直接傾向于就業,5%的學生意識到互聯網創業的商機,但是相關的創業項目選擇時較為茫然,只是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進行完善,缺乏實地市場調研,社會經驗較少,風險意識差。除此之外,我們必須要加強社會和學校之間的引導,從而使其能夠促進創業,不僅留在意向上,更應該保證創業成功的道路。
2.相關互聯網技術知識匱乏,大學生創業舉步維艱。大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下進行創業,常常選擇相應的網絡高端技術來作為支持,必須具有滿足市場需求的平臺以及核心產品的項目,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大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經常選擇依托較為成熟的互聯網交互平臺,兩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必須具備技術型人才,才能夠使創業項目得以順利開展,而當下大學生的專業技術經驗較為有限,相關技術指導較少技術實現成為互聯網創業的主要屏障。
3.缺乏多元化創業團隊,大學生創業受到限制。在“互聯網+”平臺的發展下,大學生具有相應的網絡通信技術優勢,而且還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有利于將新的項目推向市場,準確把握市場方向對項目進行營銷和運作,因此創業團隊必須是多元化的人才互補。然而大學生的商業利益最大化不強,在選擇創業合作伙伴時,只考慮較為簡單的創業項目,商業利益最大化,創業意識不強,因此,自身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不能及時解決。
傳統行業嫁接互聯網家存在一定的難度,創業項目難以實現創新突破,目前,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過程中,希望能夠在互聯網平臺嫁接傳統行業,然而創業項目選擇是當前的關鍵問題,大學生創業者必須從互聯網中挖掘好的創業點,才能夠實現思想跨界融合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加強商業價值的產品,推出新的業態,這對于剛跨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講較為簡單,大學生選擇較為成熟的互聯網商業運營并不多,整體競爭較為激烈,新型的商業模式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對策研究
1.多管齊下,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業費率,建立靈活實用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目前由于我國學生創業教育相對來講較晚,整體創業成功率較差,學生創業意識不強,因此我們必須要通過積極營造創業氛圍,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創業引導。首先,家長必須要配合學生進行創業,而高校也要通過一系列的創業活動,激發學生創業的興趣,政府也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積極宣傳相關的創業成功案例,增加大學生具有創業的信心。
2.進一步加強互聯網技術培訓,從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技術支持。當前,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大學生整體市場較為活躍,我們必須要幫助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培養大學生的互聯網技術。高校對互聯網技術人才的培養應該更加注重實際應用性和綜合實踐性,拿出具有實際價值的案例,使學生設計層面到實施進行演練,幫助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通過創建相關的技術平臺,鍛煉學生對技術的應用,制定相關的創業流程,加強大學生逐步具備創業經驗,在相應的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調動團隊成員積極性,實現共贏。
3.指導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從而讓更多傳統行業成功嫁接“互聯網+”。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業必須要通過網絡技術和實體行業之間進行有效的融合,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給客戶帶來更多的方便,因此這種人和需要準確的找到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之間的有效銜接,選擇具有前景的項目。在社會指導和個人思索的實踐條件下,加強高校在創業教育中安利的研究,用鮮明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到,進行教育融合的作用,加強社會之間的宣傳,通過相關創業部門定期挺強,“互聯網+”的創業者經過接觸企業,充分的實踐,實現傳統行業和互聯網家的進價件。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創業存在著較大的商機,我們必須要注重學校和高校之間正確的引導,大學生要不斷的學習實踐,深入探索,網絡技術,客觀認識到互聯網的價值,從而組建核心的創業團隊,利用各方有利資源,努力解決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保持樂觀的態度,堅持不懈地走創業之路。
參考文獻
[1]楊憲敏,張海靜,郝增華.淺談“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問題及對策——以河北省邯鄲市為例[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03):58-61.
[2]降雪輝.“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54-56.
[3]趙軍,楊克巖.“互聯網+”環境下創新創業信息平臺構建研究——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例[J].情報科學,2016,34(05):59-63.
[4]趙健.勢與謀:大學生創業與“互聯網+”融合研究[J].東南學術,2016(03):229-235.
[5]趙宇翔,陳立.面向大學生創業的眾籌模式運用:基于扎根理論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7):131-138.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