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中財務工作的展開方式也出現了一定變化,對于央企來說,這些企業必須通過財務轉型來避免被市場所淘汰。本文將從精細化管理視角對央企財務轉型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央企 財務轉型 策略
針對現狀來說,央企財務工作的展開過程中仍存在全面預算改革壓力大、成本管理意識欠缺、風險管理意識欠缺、信息化水平過低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進一步導致了央企內部的運轉成效難以達到預期,長此以往,這些企業必將面臨被淘汰的窘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央企必須保證財務轉型工作的有效展開。本文將在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對央企財務轉型工作進行探討。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
財務精細化管理主要包含了以下內容:首先,財務精細化管理是面向企業內部所有與財務相關內容的全面性管理,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都屬于其管理范疇。其次,財務精細化管理需要依靠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來實現,只有所有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的展開過程中都能做到精細化,這一管理辦法的實施才是有意義的。最后,精細化管理將針對企業內部所有財務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展開具備以下特點:首先,這一管理方式是以流程為導向的。流程導向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要比職能導向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更具科學性。其次,精細化財務管理方式具備系統性的特點。這一特點是針對精細化財務管理全面、全員、全過程的特性而言的。最后,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實施需要完善的監督和約束制度,這是保證企業財務管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根本。
二、央企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改革壓力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財務預算與全面財務預算這兩者之間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全面財務預算不但包含了對企業內部財務問題的分析,同時,財務人員也需要將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視作財務預算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而這些內容已經超出了財務部門本身的職能范圍。
(二)缺乏成本管理意識
成本管理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重要的一環,而對于央企來說,仍有一部分央企仍在采用傳統的粗放型管理辦法,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之下,成本管理自然難以達到預期效用。雖然部分央企中已經針對成本管理設置了相關的費用控制制度,但由于財務人員自身在理念上的轉化過于緩慢,這些制度在央企中的應用也大多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三)缺乏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運轉過程中產生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盡量降低這些風險對企業正常運轉產生的影響,央企必須要進一步提升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對于這一工作的展開來說,央企財務部門所能體現出的管控能力是非常弱的,大多需要依靠審計部門的監督和檢查來發現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導致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難以及時的得到發現和解決,進而對企業正常運轉造成危害。
(四)信息化水平較低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來說,央企相關管理人員也應進一步提升這一工作過程中整體的信息化水平。對于央企財務人員來說,大部分人員在計算機技能的掌握上僅停留在對相關辦公軟件的簡單應用上,而這樣的狀況不但會導致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也必然會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下降。
三、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央企財務轉型的策略
(一)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
在央企財務轉型的過程中,相關管理者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進一步的企業內部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1、保證財務部門全員都能依照精細化管理理念來展開工作。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部門就是企業財務部門,因此,財務部門負責人應以身作則,深刻的理解什么是精細化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定期的組織工作人員對相關理念進行學習,保證財務部門全員都能秉持這一理念展開財務工作。2、爭取被管理者的支持。這里的被管理者主要是針對業務部門等其他與財務活動有關的部門而言的,對于這一點來說,財務管理者可以通過對財務精細化管理效果的宣傳來保證被管理人員能盡快的接受這樣的理念,并適應精細化管理模式所帶來的改變。
(二)提升專業化水平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中專業化水平的體現:
1.細化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評價。對于預算編制來說,財務人員應進一步的提升預算編制對企資金需求的反應水平,以此來保證其更高層人員能通過預算對企業下一階段的發展策略進行規劃。對于預算的執行來說,財務人員可以通過經費動態控制管理方式來提升這一工作展開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財務人員可以定期的對經費的利用狀況進行分析,確保經費的使用能按照預算方案來實施。對于預算評價來說,企業管理人員應在企業內部構建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并結合這一體系在預算單位內部樹立成本觀念。
2.強化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工作的展開主要分為內部管控與外部監督兩部分,對于內部管控來說,財務管理人員應進一步的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行為進行約束,以此來避免因為人為失誤而導致的財務風險。對于外部監督工作來說,審計部門應定期的對央企財務工作的展開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的發現問題,并督促企業改正。
(三)提升系統化水平
1.提升信息化程度,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對于這一點來說,央企應針對有需要的部門和員工展開培訓,確保這部分人員都能具備一定程度的計算機水平,進而通過計算機的應用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水平。除此之外,企業應鼓勵財務人員盡快的接受新的管理系統、軟件等,輔助財務人員更好的從手工到電子進行過渡。
2.建立考核評價體系。這一體系的構建是為了更好的保證企業財務部門內部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上文中已經提到,財務精細化管理是針對企業財務活動全過程、全員進行管理的過程,因此,財務部門必須進一步細化所有財務工作,確保職能清晰,并能在問題發現時迅速的確認到人,避免因為職責邊界不明確而對精細化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成效產生影響。
四、結語
綜上,在針對央企現階段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共通過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提升專業化水平、提升系統化水平等三方面對央企財務轉型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參考文獻
[1]張靜亞,徐蕾.從精細化管理視角探討基層央行財務轉型[J].浙江金融,2014,(2).
[2]吳良德.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工作論述[J].商情,2017,(49).
[3]熊晴海.關于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與經濟轉型協調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7,(41).
作者簡介:李瑞年(1986-),男,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學歷,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從事建筑、房地產行業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