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斗結
摘 要:高效課堂要以學生為根本,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根據他們的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進而激發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沒有興趣的學習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的方法來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比較喜歡做游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小游戲,這樣可以使他們在游戲中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對一些經典的游戲進行創新,進而將教學內容與游戲更好地進行融合。例如:在講解“表內乘法”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九九乘法表”這個游戲。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創新新課導入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為了使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對新課導入環節進行創新。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或生活情境等,并讓學生對展示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解“長度單位”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對新課導入環節進行創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毫米、厘米、分米、米以及千米等長度單位之間的轉化、運算法則、實物估測等。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展示一下地圖以及和地圖相對應的地形、地貌、區域等,并讓學生對展示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展示學生會對長度單位產生一種直觀的感受,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即教師根據課標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很少會與學生進行互動,這就使得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進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由課堂的領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進而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他們的主體性。為了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教學。
1.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以及教學目標等告訴學生,并讓他們以自主學習的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通過預習,學生可以了解教學內容,找到自己不會的知識點,進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預習成果,這樣教師可以了解他們的預習情況,同時可以根據他們的預習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對于同一個問題,他們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和學習,這樣可以使他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分組,這樣可以保證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進而可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例如:在講解“小數乘法”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以及教學目標等告訴學生,并讓他們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體會轉化的方法。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方法;能夠熟練地進行筆算;體會轉化的方法;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預習,學生可以了解教學內容,找到自己不會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預習成果,并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要參與到各個小組的交流和溝通中,這樣可以及時地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等學生的探究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展示一下小組探究的結果。
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進而可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較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等等,因此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同時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進而根據他們的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這樣才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淑琴.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學園,2015(5):154-155.
[2]羅恩.淺議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493-494.
[3]王德學.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3(13):97-9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