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蘇琳
摘 要:隨著教學模式的創新,國家更加注重情景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所以教師應該順應國家教育教學發展方向,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使情景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進行有效結合。根據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意義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完善教學內容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一、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1.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采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使學生長期處于較為緊張和壓抑的狀態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同時還能增加師生互動,進而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時對形象的事物能夠產生直觀的印象,進而能夠加深對有關內容的理解,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情景教學,從而讓學生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變為直觀形象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還能讓學生在情景教學的教學環境中對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起到復習的作用,從而扎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
3.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衡量標準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增加師生互動等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呈現有關情景,進而使學生加深對有關知識的了解,然后學生在接觸熟悉的情景時能夠產生一種莫名的好感,進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法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增加師生互動。
二、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策略
1.創設畫面,引入有關情景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課文描繪的情景,通過創設投影圖片并輔之文學性語言,借助音樂的方式再現課文中描繪的表象,所以教師在使用情景教學法的時候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畫面,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課文中描繪的情景。例如,教師在教學《山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這首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時遇到的楓林的秀麗景色。教師教學時根據詩中呈現出的景色特點創設形象生動的景象。這幅畫的景象是:眼前是蜿蜒的小路,遠處云霧繚繞的地方能夠隱隱約約看到幾戶人家,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紅花兒還要紅。隨著畫面的出示,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看看作者都描繪了哪些景色”?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其中寫了小路和人家”,還有的學生說:“寫了楓葉”,這時教師為學生播放《山行》的配樂詩朗誦,這樣不僅能夠渲染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伴隨著悠揚的樂曲聲,教師向學生展示云霧繚繞的動態圖片,這樣能夠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目的。
2.深化情景,理解內容
學生能夠有效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開展詩歌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深化情景,讓學生能夠理解詩歌內容。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實現從圖導文,把課文內容與圖片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例如,在教學《山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用具有文學性的語言向學生講解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深)處有人家這句詩,“我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就好像一條帶子纏繞著緋紅的楓林,遠處云霧繚繞的地方能夠隱隱約約看到幾戶人家,就像走在仙境一般”,這時教師對學生說:“這體現了詩中的哪一句話呢”?學生一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深)處有人家這一句話”,這時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了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詩歌內容表述出來,有的學生說:“我走在曲折的小路上,看著遠處的人家”,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這位同學們說得很好,有哪位同學能夠將語言表達得更有詩意呢”?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生二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我走在蜿蜒的小路上,望著遠處升起白煙的地方,那里是居住的人家”,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有詩意,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閱讀這首詩的內容”,這樣教師通過從圖導文的方式讓學生加深了對詩句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設畫面,引入有關情景、深化情景、理解內容的方式將情景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參考文獻:
[1]茂芳.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2]劉善玉.淺析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微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4):106.
[3]趙書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策略探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17):87-8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