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作品實例《牛背搖籃》展開分析藏族舞蹈基本特征、風格特點和舞蹈形式做出詳細的分析論證最后對藏族民間舞蹈的傳承發展展開探討。
關鍵詞:風格;動律;發展
藏族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是我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藏族民間舞蹈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是藏族人民在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的共同陶冶和哺育下形成的,民間舞蹈形式極為豐富多彩、風格韻味各不相同,又因為漢譯音的不同和方言的關系,同一類型的舞蹈形式卻有著不同的名稱,其風格特點體現在舞蹈形象的動作刻畫上,表現在伴唱曲調的歌詞和旋律節奏上,又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如:有適于農耕的河谷區,適于放牧的草原區,適于林業的森林區,以及半農半牧區,而在民間舞蹈上增添了地域色彩。
一、以舞蹈作品《牛背搖籃》分析藏族舞蹈風格特征
舞蹈《牛背搖籃》是一個優秀的藏族三人舞,編導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蘇自紅老師。《牛背搖籃》十分全面的體現了藏族舞蹈的風格特征,以下從動作、服裝、音樂特征三方面進行藏族舞蹈風格特征分析。
1、分析作品的動作特征
舞蹈《牛背搖籃》女舞者的動作含蓄典雅,柔和、輕盈,給人以優美和健康的感覺,男舞者動作雄壯威武,表達出一種堅定的信念。在男女演員所有的動作上,屈伸動律貫穿于始終,舞蹈的動作和節奏配合的天衣無縫,彰顯出藏族舞蹈的神韻。
2、分析作品的服裝特征
在作品《牛背搖籃》中,女孩的服裝設計采用了藏族服飾中典型的文化元素:藏袍、巴珠頭飾、裝飾彩條等,女孩的紅色藏袍表現出藏族人民對生活的極致熱愛,體現了藏民對牦牛這個重要的生活伴侶的熱愛,女孩的長袖代表了放牧的長鞭表現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放牧工具。男舞者的土黃色衣服代表了厚重,讓人充分領略和感受藏族作為高原民族那古樸粗獷的民族氣質,紅色和黃色又象征著牛和人的關系,將牛人格化,整個服裝和諧而又富有韻律。
3、分析作品的音樂特征
舞蹈音樂采用2/4的節拍,前半段音樂為慢板,音樂旋律大氣悠揚,就像是來時高原上遙遠的呼喚;后半段為快板,音樂輕盈活潑,凸顯出一種和諧融洽的美好氛圍。
二、藏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1、藏族舞蹈的傳承
藏族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我國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藏族舞蹈的傳承現在已經有好多項工作在開展。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民族類院校以及社會上藏族舞蹈藝術團體都在積極進行著傳承與保護,國家亦專門立項對藏族傳統舞蹈的傳承進行大力的資助,一些有志之士踴躍參與到藏族舞蹈的傳承保護中,現已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藏族舞蹈在傳承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藏族舞蹈素材的整理,注重對藏族舞蹈老藝人們的保護,可以開設專門的學習班,對頻臨失傳的藏族舞蹈廣泛的學習、整理錄像資料、文字資料等等,使其能夠永久的傳承下去。
2、藏族舞蹈的發展
發展有一個先決條件:在傳承中發展。我們的發展不能離開傳承,離開了傳承就會是無根之木,必定不會長久。下面本文將針對如何發展做出個人的觀點。
2.1深入了解藏族民眾的生活
從藏族舞蹈在表現形式、舞姿動作、風格特征、配樂旋律等方面都能深切感受到本民族的舞蹈風格、舞蹈特征與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我們應深入到藏族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藏族舞蹈的表現形式中要引入藏族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多種元素,使舞蹈表演既呈現出藏族人民生活生產的相關特質,也能夠體現出風格文化協調統一的獨特美感,推進藏族民間舞蹈獲得持續性發展。
2.2始終牢記藏族民間舞蹈表演的獨有特色
從藏族民間舞蹈的自身特點來說,其中包含著獨特的民族氣韻、地域特征、及藏族人民性格內涵,我們在發展藏族舞蹈的的時候,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藏族舞蹈的內涵精神,不能打破舞蹈原有的藝術特質。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理智、清醒地剖析藏族文化對藏族民間舞蹈影響,在深入探究其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具有藏族特色的舞蹈的創新創造,只有如此,才能夠完好的使藏族文化中的本源內蘊得到保存,又能夠不斷豐富藏族民間舞蹈中的時代元素,使更多的現代人感受到藏族民間舞蹈作品的獨特魅力和藝術特征,進而實現藏族民間舞蹈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發展。
三、總結
藏族舞蹈所具有的風格特征是藏族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和歷史發展中諸多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藏族舞蹈文化猶如雪山深處的一朵圣潔高雅的雪蓮花,多姿多彩的民間舞蹈呈現出的奔放、熱情、粗獷、剛健的性格特性,內容極其豐富,但是目前的藏族文化相對閉塞與落后,藏族民間舞蹈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這就必然會受到國內外文化環境的制約,沒一個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拒絕外來文化帶來的抨擊與影響是不可能的,藏族舞蹈文化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要迎接挑戰,向世界呈現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識,將現代審美與異域的文化進行有效的結合,展現中國文化深層次的文化底蘊,所以我們要認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審美特效與創新途徑,不斷地繼承和創新藏族傳統舞蹈使之發揚光大,找到民間舞蹈的自身價值,使其更好地在新時代發揮民間舞蹈的藝術特色。
參考文獻
[1] 李霄,孫雪玉.粗獷而不失婉約大氣中帶著浪漫——淺談藏族舞蹈的風格內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 李晨.文化進化論對民族舞蹈形態發展演變的影響——以藏族舞蹈弦子說明為例[J].藝術科技
[3] 張晶晶.舞蹈背后的文化神髓--藏族鼓舞《離太陽最近的人》淺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4] 喬德平,畢研潔.藏族民間傳統舞蹈與現代大眾體育文化融合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 尚江川.對跨文化交流中藏族弦子傳承與發展的思考——以巴塘弦子和芒康弦子為例[J].四川戲劇
[6] 阿旺克村.西藏舞蹈通史[M].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高新琪(1994-),男,漢族,江西省吉安市人,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西北民族大學,研究方向:舞蹈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西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