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與社會聯系比較密切的一個學科。由此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適當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開放性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閱讀;小學語文;開放性教學
在如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然不能滿足現如今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當作出相關調整,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由此可見,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開放性閱讀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開放性教學方法展開了研究。
一、小學語文閱讀中開展開放性教學方法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階段,在學生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在小學語文中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縱觀現如今的教學模式,可以發現,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把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核心位置,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實施開放性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中運用開放性教學方法的教學目標
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明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為我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的人才。因此,小學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其發散性思維,實現開放性閱讀的教學目的。教師在講解和分析文章的過程中,在關注教材內容的同時,還應給學生留有更多自己的空間,讓他們獨立思考文章的主旨,體會文中的優美語言,也應在合適的時機,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活動,彼此交換意見,分享所學。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合作共進的精神,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建立起對語文學習的信心,更有助于其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閱讀中實施開放性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要想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在聯系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文觀念,增強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師首先制定有效計劃,使學生達到課標要求的基本教學目標。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使學生語文的能力情感化、個性化。比如,在講《夸父逐日》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查閱資料,了解文中的典故,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寓意,學會文言文的詞類活用,了解古今詞義的不同,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學習夸父身上的超越有限生命束縛的決心和對生命永恒的渴求精神,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學習夸父身上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
2.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創設開放性的教學空間以及開放性的師生關系。學生只有在這種開放性的氛圍中,才敢于大膽求新,發揚個性,從而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1)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在課堂內,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圍在一起朗讀文章,也可以調整座位形式,打破傳統的整齊劃一的形式;在課堂外,可以在校內操場、公園以及校外等場地進行教學。這種新奇的教學形式,注重學生的參與感與情感體驗,為學生創造多向交流的機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對待學生要寬容、理解并給予其充分的尊重。在課堂上,教師應時常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用商討的口吻和學生對話,不要用命令或警示的語言,避免學生對老師產生敵對心理。如在講授《商鞅南門立木》一課時,學生在預習閱讀時,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有的學生認為應該從秦孝公的角度分析商鞅這個人物,有的人認為應該從老百姓的口吻分析,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這樣才能夠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3.結合學生興趣,選擇開放性的教學內容
要想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教師選擇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是關鍵。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課堂學習中來。教師可以將課外知識引入課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另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講課過程中,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這篇文章呢?”讓學生參與進來,并根據其自身的理解,在體驗中學習,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開放性閱讀教學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目標,符合了新時代下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這樣一種教學方法,摒棄了傳統教學中陳舊、死板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快樂閱讀、快樂學習。同時,開放性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學習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敏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教學的研究[J].教師,2013(32).
[2]謝祥瑤.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7).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