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浙中傳統民居室內裝飾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深入了解當地室內裝飾藝術,掌握其獨到的設計思想和精神內涵,對設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中式”風格的居室環境無疑是有益和必要的。
關鍵詞:浙中傳統民居;室內裝飾藝術;“新中式”風格
浙江省中部一帶,包括現在的金華市全部、衢州市東部、麗水市東北部、紹興市西南部、杭州市南部等地,即古代婺州府轄區內。浙中地區是我國古民居文化遺產保護單位較多的地區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禮制文化對于浙中地區的建筑有著巨大的影響。浙中金華處于浙江心腹之地,其民居建筑文化內容豐富,保留下來的明清時期單元式經典住宅數量很多,如東陽盧宅肅雍堂、白坦務本堂、橫店瑞靄堂、瑞芝堂,懷魯史家莊花廳、義烏黃山八面廳等。
1、浙中的傳統民居
浙江大部分地區的傳統民居都是木結構的,它以木構架主要結構方式,并創造了與這種結構方式相適應的各種平面形式和外觀造型,浙中傳統民居建筑有著平面嚴謹、外觀統一、結構巧妙、注重裝飾等特征。除了建筑本身的裝飾外,室內裝修也是構成建筑空間的重要部分。一直以來,工匠們都把建筑裝修與建筑整體的處理結合起來。民居多以木構架結構形式,輕靈舒適.木材輕軔、易于雕鑿,民居中小木作十分講究,注重細部雕刻,麗而不俗,雕刻精美。木雕在民居建筑裝飾上大量使用,豐富了建筑面貌的地方特色。此外,廣泛采用穿斗式結構,使用桐油、清漆防腐。
2、浙中傳統建筑的室內裝飾藝術
2.1融合莊重與優雅雙重氣質、文采豐華。
浙中傳統民居建筑裝飾造型的傳統符號為:白墻、灰瓦和本色的門窗裝修。浙中民居的白墻、灰瓦,以其簡潔的外觀和樸素的色調,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意境。中國人對居住環境和居住建筑的選擇,基本上是由兩種觀念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是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將建筑鑲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二是儒教的禮制,白黛兩色的單一和協調,恰到好處地抒寫了江南淡靜的詩情畫意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率真自然。浙中傳統民居的境界反映了中國人那種淡泊、寧靜、悠閑的人生態度,素面朝天,以其怡然淡定的建筑風格。,浙中傳統民居建筑更具有濃郁的人文意蘊,非常重視本土的一些裝飾手法,同時也注重借居“言志”,堂號、楹聯、匾額都有很強的裝飾色彩。
浙中傳統民居書香門第家中廳里擺一套木家具,墻上掛一幅山水畫等,書房里自然少不了書柜、書案以及文房四寶。陳設少不了字畫、匾幅、掛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風、博古架等。喜歡清淡高雅,重點表現品位,受儒家和禪宗哲理思想影響,室內裝飾色調追求穩而單純的感受。雕刻裝飾雖多,卻極少彩畫,墻用白瓦青灰,木料則為棕黑色,或棕紅色,
儒家傳人的共性是尊師重教,尊紀守法,循軌踏道,他們把思想、品質、操守、精神物化為空間造出房屋,顯現著獨特的文化印記——中軸發展,代代相傳;左右對稱,陰陽和諧;大空間、大院落,胸懷大志;室內外木雕、石雕、墨畫,寓教于樂;等等。歸納起來,就是讓人看到事事處處講禮義、講法制、講中庸、講和諧的舉止言行;讓人看到木質結構構件白胚不施油彩,院落不蒔花植樹,顯示著樸素與自然的性格特征。這是讀書有知識的儒家傳人,對自己居所宅院文化品質的定位。
2.2裝修設計非常講究空間的層次感
浙中傳統民居的精華“十三間頭”,它是最理想、最科學、最合理的建筑基本單元。上房、廂房、洞頭屋、走廊、院落等等空間井然有序,功能分區明確,設計極高超;可以看到柱列、梁架、門窗以及局部細部裝修很整齊、很規則。
室內有對稱的空間樣式,傳統居室非常講究空間的層次感。依據住宅使用人數的不同,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間,采用“啞口”或簡約化的“博古架”來區分;在需要隔絕視線的地方,則使用中式的屏風或窗欞。浙中室內空間用各種隔扇、門、罩、屏等分隔空間,并隨需要安裝或拆卸。室內的天花與藻井、裝修、家具、字畫、陳設藝術等均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室內除固定的隔斷和格扇 外,還使用可移動的屏風、罩、博古架等與家具結合,對于空間的組織起到豐富空間層次的作用。
2.3東陽木雕在當地民居室內裝飾裝修中得到廣泛的運用
由于木雕之鄉東陽屬浙中,所以婺州地區保存至今的明清建筑,大多在梁架、門窗、隔斷、家俱以及特大型堂燈等施以木雕,有典雅大方、精美絕倫的美學效果,當地民居做得大氣,做得恰到好處,做得簡繁有度。
金華武義俞源村古建筑群是一個總體布局嚴謹完整,個體建筑質量優良,與自然和諧結合。室內木雕門窗、欄桿、天花、隔斷等藝術加工的內容也相當獨特,白菜、扁豆、絲瓜等蔬菜以及小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動物、昆蟲均成為雕刻的主題,體現出主人效法自然、悠閑自得的田園山水般的人文情調。
在寧海、寧波、諸暨、嵊州、蘭溪、龍游、武義、衢州等地的民居中都保存了許多精美的木雕藝術珍品。
3當代中式風格的裝修
深入了解當地傳統民居室內裝飾藝術,掌握其獨到的設計思想和精神內涵,對設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中式”風格的居室環境無疑是有益和必要的,同時也起到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保護作用。國際設計界開始越來越重視中式元素和符號的使用。中式裝修一般是指明清以來逐步形成的中國傳統風格的裝修,木質象征生命,空間里的古典中式元素令人賞心悅目,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它獨特的魅力、內涵與精神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
人們把居室布滿了中式元素.或許是為了收藏歲月的痕跡.也許是為了表達對東方文化的信仰,原則都是相同的。但如何使古典風格融入現代生活,正是中式裝修需要考慮的,目前的家裝工程中,如果想做中式風格的裝修,不是每個公司都能完成,主要原因是:首先設計師不夠專業,對中式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對簡單的中式元素、符號都把握不準;其次是企業生產加工不專業、設施不配套、專業技工缺乏;再有就是對中國古典家具文化的理解不足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結語
浙中金華處于浙江心腹之地,當地古人見識廣,眼界高,創造了極具儒家氣質、儒家精神的文化。對建筑文化的真切體會,深入了解當地室內裝飾藝術,掌握其獨到的設計思想和精神內涵,而不是形式的承襲或僅僅局限于一些具體手法的理解和運用。只有這樣建筑室內設計創新才真正找到具有生命力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1]余英.中國東南系建筑區系類型 研究.中國建筑 工業 出版社,1991.6.
[2]張樹林.中國傳統建筑中的色彩.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2.
作者簡介
彭瑋(1970—),女,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講師 研究方向:建筑史、室內設計;課題:本論文為2016年度金華市社科聯一般課題;“浙中古建筑室內裝飾裝修藝術研究”(項目編號:Y125)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