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榮
摘 要:隨著民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社會對于建筑行業也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這也為建筑設計從業人員的設計理念,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設計理念上的更新,意味著傳統設計理念將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為了幫助設計師更好的理解建筑中創新理念的應用,本文通過對現代建筑中理念創新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究,希望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現代建筑;創新理念;應用探究
建筑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不僅僅是一個物質產品,同時也屬于是藝術創作。現代建筑在滿足民眾工作與生活要求的同時,還要對大眾的美感追求進行完善。符合社會發展的創作理念,能夠將建筑的意義更好的發揮出來,當然,在執行過程中,如何從建筑設計上呈現出建筑的整體風格,已經成為建筑師需要解決的一項關鍵問題。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產需求,提升建筑的整體檔次,時刻保持創新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形勢下設計出具有創新思想的建筑來。
1.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理念
1.1發散與整合的思維方法
在思想上進行創新是一種具有較高難度系數的工作,這就需要設計人員,不僅僅要具有客觀性的發現、思考精神,同時也許去具有高于表面化的思想境界,盡可能刺激神經的發展,并和思維形成較為充分的結合,進而加快創造因素的出現。在對建筑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同的設計理念,都屬于是設計師不同的認識體現,在對設計問題進行考慮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全面化、統一化,多提出問題,多思考內容,這對于設計理念的創新大有幫助,可以引導設計人員構想出較好的設計靈感。所以說,發散與整合是設計者創新理念的關鍵。
1.2立體與符合的思維方法
在當前,立體符復合上的思維方法,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模式,所有的事物都具備多層次和多面性的特點,這種復合思維的特點就是,在確定思維方法之后,都會從客觀化的角度,對事物的客觀形式進行強調,然后再進行統一的認證、考核,這樣事物中存在的復雜關系能夠得到有效的分割,一目了然的呈現在大眾面前。在對比上,整體與部分的活動思維方式存在著差異性,整體活動的思維方式,增加了活動思考空間的綜合意識,這樣設計師的創新性思維,能夠以顯而易見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2.現代建筑中理念的創新
2.1引入可持續的生態觀念
如今生態行業正在朝著綠色化、環保化的方向發展,從概念的角度分析,可持續的生態觀念不僅僅與生態建筑的本身息息相關,同時也與整個社會的生態環境有著緊密的結合。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對新產品、新技術進行適當的開發。對于發展速度相對平緩的現代建筑而言,引入生態化的創新理念最為合適,確保建筑整體性的同時,對能源進行良好的應用,采用大量節能環保資源,可以讓建筑理念變得更為全面化。
2.2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內容
如今的建筑形式更加傾向于對美感藝術的追求,所以只有做好視覺表達工作,才能讓人們產生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當前的建筑形式注重人文內容的創新,讓民眾對建筑產生了一些認同感,與美學結合的設計心理,可以在建筑的整體布局中得以反映。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對大環境的多變性、統一性展開深入的認識,將藝術形象和現代美學觀念進行融合,將建筑的藝術美折射出來。
3.現代建筑中創新理念的應用
3.1居住功能多元化
民眾居住水平的提升,最為直接的一項反映就是提升了建筑功能空間的專用程度,其專用的程度化越高,也就說明功能的使用質量越高。在對現代建筑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從傳統的那種單純考慮生存功能的思維方式,像開拓享受功能、發展功能的方向進行過渡,這樣一個建筑空間,將不僅僅屬于是生存空間,其也是一個可發展空間。像在對民用住宅進行設計的時候,具備基礎生存條件的前提下,工作人員還應該考慮到子女的娛樂空間、藝術培訓空間、讀書學習空間等,幫助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獲得高質量的享受。
3.2設計內容超前化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住戶對于空間的使用,也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單一僵化的空間劃分,會對民眾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使一些控制內容難以得到合理化的應用。所以工作人員在對創新理念進行應用的時候,不妨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一些設計指導,按照指導內容來對自身的創新理念進行完善,對建筑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調整、改造情況預留余地,爭取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三十四年可改造的程度。同樣拿住宅建筑進行舉例,在后續的建筑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居住者的家庭情況,對室內空間、整體布局,進行靈活性的調整,或者是三套變兩套、兩套合一套,應該改掉傳統的那種套圖設計模式,結合實際的市場情況,了解業主的真實需求,對比各類設計調查報告,營建高價值的精品建筑。
3.3創新建筑結構設計
建筑工作人員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從結構內容入手,對其進行適當的優化。像針對雙層結構設計工作,可以將雙層結構的內容,與其他內容展開綜合化的考量,確保雙層結構具有連續性,并且工作人員還可以對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進行整合,為后續設計工作奠定基礎;而在對深層結構進行創新設計的時候,應該強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在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中,尋求到一個平衡點,凸顯建筑的可行性與實用性;而在表層結構的設計上,可以凸顯深層結構的設計內容,展示深層結構的創新點,當然,也不能一味追求建筑上的不同,還應該保持一定的相同性,在工作中,遵循聯系性的原則內容,確保自身的創新意識不會太過于突兀,同時在工作中,還應該結合循序漸進的工作理念,確保工作材料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避免浪費的同時,還可以對整體的成本進行控制。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建筑中,對于理念內容上的創新,工作人員應該抱有開放性的態度,多接觸、多認識,分析當前主流建筑形式的優缺點,提出自己的一番工作思考,爭取對整體的建筑形式,進行有益的改良和創新,這樣不僅僅能夠提升業主的居住感受,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建筑使用的發展和進步,對于整個行業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陳干輝.試論現代化標準建筑設計新理念[J].中國標準化,2017(22):134-135.
[2]何柳青.淺談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J].綠色環保建材,2017(05):59.
[3]孫銘新.建筑設計中創新設計理念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28):79-80.
(作者單位: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