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源
摘 要:環境監測,就是運用各種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動態觀察某個范圍內的空氣質量、水體、土壤環境等。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霧霾等環境問題特別突出,深深地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因而環境問題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在這樣全社會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背景下,就更需要加強環境監測工作,這是環境管理的基礎,是做好環保工作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我國環境監測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環境監測;現狀;對策
1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
1.1缺少環境監測意識
在我國,官方環保機構作為官方的環保監測部門,缺少對環境監測的前瞻性,對于環境監測的內容及監測的區域,僅限于常出現污染的幾個地區,對于一些新興的污染源或者污染地區監管較弱,往往是事情出來之后才去采取措施,因此監測的效率比較弱。除此之外,一些民間環保組織沒有正確的領導,沒有有效的環境監測,往往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1.2缺少國家經濟資本的支持,監測設備老舊
因為環境監測在一定程度上要依據科學設備,不是單靠人力監測就能完成的。但在目前我國環保組織中,官方的環保部門也缺少環境監測的設備,并且大部分的環保設備針對的比較單一,比如監測水污染的設備,大氣污染的設備,這些設備只能提供一些客觀的數字,并不能實際分析影響環境的起因和處理措施。民間的環保組織就更不用提了,有些環保組織甚至連一個像樣的監測設備都沒有。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污染類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原來的老舊設備不足以完成監測工作。政府資金基本上都投入到發展中,對于治理的投入相對比較少,因此即使出現了新的環境監測設備,也因為沒有資金的支持不能及時更新。
1.3環境監測人員專業素質不強
監測設備在環境監測中是硬件,即使是最先進的設備,也是需要人去操控的,因此環境監測人員的業務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監測的效率。可惜的是,很多地區沒有意識到環境監測對于社會穩定的影響力,因此對于監測人員的培養就不是很重視,在以往的高校專業就業率排名上,環境保護專業的排名一直比較靠后,一個是國家重視程度不夠,另一個也說明,人們對于環境監測的意識比較薄弱。
2環境監測目前存在的問題
(1)任務繁重,力不從心。自黨的十九大準備以來,全國各地刮起了“力查環?!钡男L,很多小型工廠及作坊被查封,一些不具有資質的小飯館也統統被迫整改。經人民日報上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十九大召開以來,環保局的工作量相對以往的工作量翻了將近三倍,不論是小街小巷的工廠、飯店等,甚至一些大型的加工廠也被“點名批評”。由于之前在查封過后,一般不會復查,很多地方都是死灰復燃,重新開始營業,此次的監測卻是堅持多方位、多樣性、多頻次的監測,從之前的半年監測一次,到現在的一月監測兩次。但是,任務量增加,并沒有相對應的增加工作人員,因此很多環保部門的監測力度達不到監測的要求。
(2)缺少應急監測意識和能力。環境監測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是考驗一個人忍耐力和意識的工作。在我國,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監測站的工作人員要么是中老年人,要么是新入社會的愣頭青,缺少富有干勁和能力的專業人才,如果出現問題,不能第一時間作出有效處理,錯過最佳的監測時機。再加上設備不能及時更新,很多老舊的設備不能完全適應目前的監測環境,導致問題出現很久以后才被發現,無法達到監測的效果。
(3)監測質量不過關,執行能力弱。監測部門有時候對采集的樣品不能及時進行分析,甚至有時候草草了事,不能提供真實有效的環境監測數據。更有甚者,因為分析監測數據比較繁瑣,就在之前監測數據的基礎上自行撰寫數據,所有的信息都是虛假的,無法有效執行;另外,執行難的問題在我國行政上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部門之間相互推諉,都不想承擔責任,導致拖延執行甚至無人執行。
(4)質量管理手段比較單一,無法適應目前的環境監測制度。由于經濟發展較快,我國也在相應的增加監測范圍,監測的手段也相對的比較多樣性,但是質量管理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不能有效的適應新興的監測系統,另外,我國質量管理不注重實質,在實踐中不能適用。環境監測方法依據混亂,有些使用HJ,有些使用GB,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3加強環境監測管理的對策
3.1增加資金的投入
盡管最近中央加大了環保的力度,也增加了環保資金投入,但對于全國環保建設來講,仍顯得杯水車薪,各地的環境監測能力依舊落后,因此國家應當繼續加強資金的投入,保障各地環境監測機構能夠有序的運轉,其次,資金也是購買環境監測設備和招攬環境監測人才的保障。
3.2增加環境監測的人才培養
環境監測中很多時候是需要人力去支持,但我國傳統的教育中,對于環保人才的教育缺失較為嚴重,很多高校甚至還沒有對口的專業,有時候需要從國外引進。因此,要從教育上抓緊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增加環境監測人員的交流機會,彼此之間相互學習經驗,達成梯隊人才體制。強化專業人才的思想教育,將專業和思想有效結合,培養一批素質高、覺悟高、勇于創新的監測隊伍。另外,還需要健全完善的人才競爭機制,只有合理的競爭才能促進人才的進步,促進環境監測的高效進步。
3.3加大審計的監督
由于國內國情決定,很多時候,政府投入的資金不能??顚S?,因此,需要加大資金的審計力度,不僅僅要關注資金的流向,更要關注投入與收益的比例,比如設備的購買使用率,回收率和修復率等,是否存在挪用專項款用作他用的情形。
3.4加強環境監測數據的管理
很多時候,能否正確應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依據的是環境監測作出的數據因此,應當加強對監測數據的管控,作出標準的數據對比庫,且收集的數據必須具有代表性。因此要多方位對數據進行比對和選擇,最終選出最合適的數據庫。數據不僅僅是準確的,還應當是精密的,這就要求作出監測數據的工作人員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水平,要通過合理的、科學的技術分析和比對,提高數據的完整性。
4結語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同時,應當注重環境監測的重要性。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環境監測的強弱決定著環境保護水平的高低。因此,我們應當提高環境監測的業務水平和技能,完善環境監測的體制,為我國環境保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陳琰.我國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07.
[2]胡小軍.環境公共治理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甘肅:蘭州大學,2007.
(作者單位:撫順市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