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再超
(廣東省東莞市竹溪中學,廣東東莞 523000)
問題導向指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問題中包含回答問題的答案,但答案不是隨意就可得到的,需要調查、研究、理論思考,而且需要實踐檢驗。問題導向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提升學生批判、思考以及探究意識,促進學習者的有效學習。將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入初中德育課程中,可以解決當前學生存在的思想道德問題。教師應運用科研的方式,站在課程設置的角度,重新構建德育課程內容,實現德育課程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問題導入方式的引入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1]。
在設置德育課程中由問題導入課程時,教師可以運用視頻進行教學。在運用視頻課程時,教師應注重內容的情節性,視頻應包含豐富情感,積極呈現道德問題,有重點地突出道德關注內容。選取的視頻內容不應過長,可以將學生熟悉的電影、動漫等內容設置成視頻資料,增強學習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在心靈上帶給學生一定震撼[2]。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階段,對于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播放有關德育內容的電影,如電影《亂世佳人》。在觀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否了解電影的主題?在觀看后有什么具體的感想?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電影內容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表述結束后,教師可以對電影內容進行系統總結,為學生辨析電影中蘊含的是非美丑,提高學生對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
在運用問題導入方式進行教學時,每個學習專題分為5個環節左右,需要2~3個課時來完成,在實踐中時間的具體分配需要考慮到導入時間、觀看視頻時間、討論時間、展示時間、教師總結時間以及作業布置時間。
德育問題設置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當前在青少年中出現的不知感恩、不懂憐憫、不能嚴于律己的問題,致力于解決當前的網絡暴力、早戀,學生面對挫折的應對能力不強等問題。問題導向方式的運用獲得了教師及家長的廣泛認可。對德育問題的重視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出了自由、民主、公正等價值取向,也符合當前社會倡導的主流價值觀[3]。
在進行德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如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讓老人感受被關心的溫暖,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加學生的愛心。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與活動內容有關的德育文章,讓學生根據自身感受進行寫作,題目可以設置為“我為老人獻愛心”等。這樣,讓學生以教師的問題為自身思考的導向,將自身在實踐中的所感所聞寫入文章,深化對實踐內容的理解,將德育問題的內容和實際情況緊密聯系,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進而使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更具現實性,促進學生思想品格的健全發展。

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構建情感交流平臺,為學生進行情感傾訴建立有效途徑,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在思想、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重視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當很多學生出現相同問題時,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和研究,更好地解決實際中出現的問題,突出德育教育問題的實效性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出現的案例引入課堂教學,引發學生的親切感。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傳統的重大節日及具體突發事件,并為學生播放相關資料,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如在父親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用什么方式慶祝父親節,應該怎樣感恩父親。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都是怎樣為父親慶祝節日的。當發生打架斗毆事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此次事件進行思考,假如自己是當事者會有怎樣的做法?通過這種問題導入的方式能夠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中,使德育課程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具體的德育行為,也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將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問題導向德育課程的實施是為了建立屬于自己的德育資源,利用真實的情境能縮小學生和知識間的距離,給學生帶來心靈震撼。在運用問題導入進行德育課程學習時,學習內容可以不局限在本地,應加強對其他地區先進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引入,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4]。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方式積極構建資源交流平臺,可以選擇QQ、微信、微博等形式,方便不同地區間的溝通和交流,發揮德育課程的積極作用,將身邊的感人事跡、好人好事吸收到德育課程的教育體系之中。
例如,如果在某個校園中發生與德育內容相關的事件,教師可以上傳到網絡平臺,讓更多人了解這一事件,并根據事件發表言論。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其引入課堂中,讓學生通過分析此事件,表達自身看法,不斷豐富和優化課程資源,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由于德育課程的內容多是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材料內容為基礎對其進行加工,使材料內容變得豐滿、鮮活。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轉換成視頻的形式,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整合和優化,讓學生身臨其境,提高教材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性。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體現學科特點,還可以向學生傳達最新的觀點和理念。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視頻中的內容以情境短劇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化自身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運用問題導向引入德育課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踐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視頻和案例等方式使德育教育內容不斷豐富,也使德育課程的內容變得鮮活,從而使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