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英
繪本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兒童讀物,它不同于以往的“小人書”,是兒童喜歡的閱讀材料,它通過簡單質樸的文字,以及充滿童趣的圖畫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培養核心素養。
繪本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文學樣式,它具有看圖片就能明白故事內容的特性,這種主觀性和形象性的表達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特性。繪本上精美的圖案、簡潔的文字能夠溫暖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繪本上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夠使學生發現“躲”在故事中的真、善、美,讓學生在體驗閱讀快樂的同時培養核心素養。
繪本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師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說教,這樣不僅容易使學生對核心素養培養產生排斥心理,還可能使學生排斥課堂與教師,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學生喜歡的以繪本為載體,大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繪本《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其封面就能看出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好朋友。當學生第一眼看到繪本封面的時候,就可能被兩者的姿態吸引,進而產生探尋兩者關系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同時也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教師可以借機將繪本與核心素養教育結合起來,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全面發展。
研究表明,小學生的閱讀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繪本的選擇上不應選擇篇幅過長的。在內容的選擇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能夠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培養的書籍,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還能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繪本閱讀氛圍,同時要讓學生懂得去分享,和別的同學去交換閱讀,這樣在繪本傳遞的過程中,素養教育也在學生之間傳遞。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每個月舉辦一次閱讀繪本的比賽,讓學生們比比這個月誰閱讀的繪本最多,都學到了什么。同時可以進行繪本的演講或表演比賽,將繪本通過口頭講述或者小品的形式,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展現,評選出一個“繪本大王”。學生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會更用心地去閱讀繪本。在這樣的繪本閱讀氛圍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對于繪本的閱讀興趣顯然要比對課本的興趣大,因此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可以將繪本與教材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繪本本身就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教師可以將這些情節與課本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學生不僅不會覺得學習枯燥,反而會覺得學習有趣。但有的繪本與教材之間的聯系是沒有那么明顯的,教師可以將教材和繪本分開教學,之后再讓學生對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將教材與繪本通過新的故事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也對繪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閱讀繪本的積極性,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逐漸培養了核心素養。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人生閱歷較淺,雖然繪本上大多是為兒童編造的通俗易懂的故事,但對于有些學生來說仍然有閱讀困難,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去閱讀繪本,引導學生去發現繪本里的深層意義。教師在與學生共同閱讀時,不要讓學生在沉悶的氣氛里閱讀,可以播放舒緩的輕音樂,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里與學生一起討論繪本的內容,尋找繪本所講述故事中的人生道理。例如,由朱成梁作圖、余麗瓊作文的《團員》,正文的結尾處爸爸又外出務工了,封底上畫的是爸爸在外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并且看到在故事中有重要象征意義的硬幣被珍重地放在一個小瓶子里,還可以看到一張全家福。故事深沉動人的感情氛圍一直延續到了封底,合上繪本仍覺余韻悠長。
繪本是一種能夠啟迪兒童心智的優秀讀本,它能夠貫穿小學生的小學閱讀生涯。所以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對繪本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1]錢理群.錢理群語文教育新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王新洪.做一個創新型語文教師[J].教育教學論壇,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