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韌
1.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的闡述,提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相結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知識能力為主線,充分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在每堂課前就告知學生本課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講授有關野生動物內容時,提前要求學生去關注野生動物的現狀和思考如何保護好他們,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師所講內容。
2.鉆研教材,制訂科學的教學內容
有效地處理教材是教學準備的核心工作,要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師必須善于把教材上的內容轉變成自己的東西,在講授過程中靈活運用教材。由于本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一般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新教材用書對每單元課題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刪減、補充,并寫出詳細的步驟和教案,預先寫好例句,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課堂的整體教學思路。
3.根據所學課文特點,要求學生采用合適的學習方法
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根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和各個環節,確定學生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學習。如在學習7A Unit 5 Reading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加強閱讀和寫作技能訓練,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以討論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當然,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采用多種方式綜合運用,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為學生服務。
1.多媒體教學,讓教學充滿活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體課件已成為教學中強有力的輔助手段。其聲音、圖像、動作及情境等多種功能,為英語教學進行大量聽說讀寫提供了方便。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加大一堂課的容量,讓學生更多地操練、鞏固, 還能創設靈活多變的操練形式。如傳統教授英語課文的語言點比較枯燥,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圖片加文字、完成句子和根據圖片造句等形式練習,讓枯燥乏味的內容也變得生動靈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過多追求多媒體的情景效應,學生被眼花繚亂的多媒體教學牽著鼻子走,最終適得其反。所以要合理適時地使用多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對于一些抽象的英語問題進行闡釋,并展示情景,輔助英語課堂教學。
2.實踐情景教學,讓情感融入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對于一些知識性的介紹,往往是很陌生的,為了能使學生熟悉某一事物,教師用實物讓學生進行觀察,以此來創設某一特定的情景,激發學生對實物的聯想,增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完成知識的積累。在講解8A Unit 4“wild animals”時,我將在網絡上搜集的動物的圖片上傳,給學生更好的語言交際的話題,將本單元的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我讓學生的情感在這里得到釋放。在課的最后,讓學生就有關動物保護的話題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讓情感融入教學。同時,通過實物的展示,也使得學生對要記憶的知識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記憶變得輕松和有趣。
3.實施分層教學,讓學生都能提高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英語課本中很多內容如Comic Strips,discussion等需要學生用group work和work in pairs 的方式來進行協作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教師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保證大部分中等學生得到鍛煉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兩頭,采用分層的要求,分別給予學習優等生和暫時落后生拓展性練習和基礎性練習,給予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的機會。
4.運用激勵評價,讓課堂變得更精彩
有效教學活動需要有效的評價手段的支持。評價的主要功能是改進,對學生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本班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目標和學習要求上就提出不同要求,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是正?,F象,然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能起來發言就是一種明顯的進步,教師要適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
另外,教師可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在做課堂練習時,讓學生在自己做對的題旁畫個笑臉標志,這一小小舉動用在初一學生身上可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來回答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哪組回答得最多就會得到英語練習本獎勵。用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
5.搭起愛的橋梁,用愛調動學生積極性
要使英語課堂教學持久有效,在教學中要搭起愛的橋梁。比如,對學生的上課參與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積極態度。在上課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學生缺乏信心,害怕在全班同學面前說英語。因此,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我適時地抓住時機,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只要學生敢于張口,哪怕他們出現錯誤或答非所問,也千萬不要中途打斷他們。對于一些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盡量挖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表演簡單對話練習,哪怕能開口說出一個單詞、一個句子,都應予以表揚。教師鼓勵的眼神、贊美的微笑、貼心的問候,能讓學生感受到了我們的耐心、真誠和關愛,學生一定會回報給我們想象不到的東西,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教學行為的改進過程。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在上完每一堂課后,我都要對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課堂反應和練習效果等進行有意識的反思。
“在學中教,在教中學”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在新的平臺上的課堂教學,教學任務的完成不在于教案是否講完,而在于學生是否學會了、會學了、喜歡學了。你定的知識目標學生學會了嗎?你定的能力目標學生會學了嗎?你定的情感目標學生學得有情趣嗎?要是沒有完成相應的目標,那么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怎樣去改進和提高呢?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反思和總結。比如,第一次教學7B Unit 4的“Food”時,總覺得學生對這課內容很不感興趣。上完后,我去看自己所備的教案,再反思我在課堂上的教學,發現課上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和別的同學甚至是家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去比較和交流,也沒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反饋,導致學生對這節課的了解不深入,覺得沒興趣。在第二遍教學中,經過改進并加入生動的多媒體影像和動畫,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效果明顯得到了改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背踔杏⒄Z有效課堂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通力合作。作為新時期的初中英語老師,我們還要不斷反思每節課上的得與失,認真揣摩和研討每節課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素養的同時,能夠關注自己課堂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地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1]楊云勤.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實施研究[J].教育界,2013(25).
[2]孟 營.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