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美琴
在傳統的寫作指導中,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寫出的作文必須具有中心明確、具體、清晰、有細節等特點,這要求明顯太高了,且具有較濃的文學化、成人化特征。學生長期以來達不到這個要求,自然逐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同時產生了畏難的情緒。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樹立新的寫作教學理念。首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循序漸進地教學。其次,教師要高效備課,充分挖掘寫作資源,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去閱讀有益書籍,在寫作中融入閱讀心得,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小學生作文素材更多來源于自身的經歷,可以通過講述自己的家庭生活經歷、學校的學習趣事等,如野炊燒烤、文藝晚會、朗誦辯論等來積累素材。例如,在學習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時,對于這個主題的寫作教學,教師首先為學生分析寫作要求,然后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寫作,至于這個熟悉的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或同學朋友,也可以是課文閱讀中的一個人物,還可以是自己崇拜的偶像等,但人物及其事跡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憑空捏造。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寫作的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許多思維的發展和完善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通過游戲,讓學生學會了解生活、觀察生活;通過游戲,讓學生有豐富的寫作素材;通過游戲,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時有一吐為快的沖動,深切感受寫作的快樂。例如,有一次在課堂上我無意中與學生分享了自己兒時玩的游戲,對于玩電子產品的學生來說,丟沙包、跳房子、抓石子等古樸而又遙遠的游戲有別樣的吸引力。于是,我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參加一場“穿越火線”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其他同學的表情和動作,在學生們的熱情邀請下,我也加入活動中,并給學生示范幾個游戲的玩法。學生看到老師手中的石子起起落落,眼睛睜得大大的,發出了驚嘆聲??吹酱饲榇司?,我隨即讓周圍的學生觀察我抓石子的玩法和周圍同學的表情,學生們生動地描述:“小石子在老師的手中好像是充滿魔力的小精靈,在老師無聲的指揮下不偏不斜、不早不晚地墜落到老師的手中,剛剛好!”這些細致的觀察、生動的描寫都源于這次有趣的游戲。我深深感到,對于寫作,只要用心揣摩,同樣可以別出心裁,作文游戲,不僅讓學生樂在其中,還可以讓學生文采飛揚!
小學生對寫作常常感覺無從下手,為了完成任務寫一些空洞、流水賬式的句子來湊數。究其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何為作文,不懂得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以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要寫好作文,就要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感悟、思考,這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會有創作的來源。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看到天上的鳥兒會好奇人類為什么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看到地上的螞蟻會好奇它的家在哪里……學生與生活、大自然親密接觸,總會產生一些遐想,會從中了解奧秘。例如,在學完《草蟲的村落》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寫一篇觀察自然的作文,通過描述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表現動物或植物的特點,進而寫出自己的親身感受,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從而使閱讀能夠真正為寫作打下基礎、做好鋪墊,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在小學課文中,由于篇幅限制或作者布局的需要,經常留下一些空白,留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各自的閱讀心得寫出讀后感。例如,在學習《燈光》后,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自由發揮。學生入情入境想象后,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并且寫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話。
總之,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引導。同時,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在實踐中獲得啟發、總結經驗,對寫作教學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寫作原來如此簡單、快樂。
[1]郭士榮.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36):44.
[2]江洪春.中小學教育論文寫作[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