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博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是一個提升能力的過程,對小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基于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牢固掌握的基礎之上,因此,教師應借助微課,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切實打牢基礎知識,為邏輯思維訓練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一課內容后,部分學生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不牢,容易混淆,尤其當遇到計算不規則的多邊形面積時不知如何下手,為此,教師課前可以先錄制相關的視頻短片,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圖表的形式加以列出,進行橫向對比(如下表所示),并總結解答一些不規則多邊形面積的規律,加深學生對多邊形面積公式的記憶與理解。
小學數學知識點較多,為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應借助微課講解典型例題,配合相關的訓練題型,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由單純的記憶轉化為應用能力。
例如,在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時,部分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對分數的理解不深入。此時,教師可借助微課為學生講解一些典型例題,如汽車輪轂被平均分成五個面積相等的區域,取其中的三個區域,所取部分是這個輪胎的()。
通過這樣的訓練,很多學生便會聯系生活實際,對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運用分數進行表示,逐漸掌握分數這一重要知識點。
數學邏輯思維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既包括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包括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推理與判斷。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能否舉一反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師應借助微課,鼓勵學生舉一反三,甚至根據教師講解的試題,自己編一些數學題目,完成編寫、分析、解答等。
例如,在講解《找規律》內容時,部分學生感覺比較抽象,不知道如何解答類似題目,為此,教師應注重利用微課為學生講解怎樣辨別數學題目中的“規律”,即要么是顏色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要么是數量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要么是外形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通過樣的總結,幫助學生解答相關題目。同時,當學生正確解答出題目后,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編寫一些類似題目,自己進行解答。如下圖所示,橫線上該畫哪種圖形?
通過分析不難得出,橫線上應畫圓柱體。而后教師鼓勵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自己編寫相關規律的題目進行分析求解。如部分學生通過思考自己編寫出了如下題目:1,3,5,7,9,11,____,15,17,……
由此可見,借助微課講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將知識學活,做到舉一反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漲,無形之中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
實踐表明,微課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上效果顯著。為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科學習的精髓,教師應借助微課積極開展小學生邏輯思維訓練活動。一方面,借助微課幫助學生打牢基礎知識,防止好高騖遠;另一方面,借助微課講解并訓練典型例題,提高學生做題質量。同時,還應借助微課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做到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
[1]喬 燕. 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5.
[2]高長燕. 以微課為主探討小學數學邏輯思想訓練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