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娉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意思是說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所以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做難事必須從容易的事開始。教師的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也是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位重要的陪伴者,所以責任不可謂不重大,所從事的職業可以說既是大事,又是難事。
我是一名普通教師,工作很多的時候表現為平凡而瑣碎,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以強大的責任心督促自己考慮問題時面面俱到。同時,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哪些疏漏傷害了一顆心靈而又不自知。
現在城市里的學生大多經濟富裕,但也有因病、因殘等出現的困苦家庭,這樣的學生為數不多,他們生活在條件優越的同學之間,沉默寡言的外表下往往掩藏的是異于常人的自尊心。政府每年從財政中撥出資金資助貧困學生,但在發放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容易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成為一種帶著“暴力”的善行。班里有一名女生,我了解到她的父親殘疾、母親無業,向學校申請免除了她各項費用,但考慮到她平時多疑而敏感,就單獨把她叫出來,告訴她學校的決定,給了她兩種處理的方法:直接不收費,或是交費以后我再悄悄地給她退回去。思考了一下,她選擇了后者,并且笑著對我說:“老師,謝謝。”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工作當中,我們需要對學生有無限的耐心,對他們的細微之處要及時發現、妥善處理,正是這平時一點一滴的細心工作,換來師生之間會意的眼神、心靈的溝通!
學校是一個集體環境,“公平”這個詞經常被提及。字典中將公平視為一種“不偏不倚”的行為,所以公平應該包含“公正、合理、平等”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公正而不偏袒。可面對各色各樣的學生,我們真的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嗎?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但當受到批評時,有些學生面露委屈,有的則一吐為快:“老師,又不是我一個人做錯,您為什么就只說我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給了我一個現成的答案,一般情況下我都會理直氣壯地回答:“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當警察抓住犯人的時候,犯人能說還有別人犯罪,你沒有全部抓捕,所以也不能抓我么?”每當學生聽到我這樣“通俗易懂”的解釋時,基本就不吭聲了,但我始終不理解為什么他們的臉上沒有完全釋然的表情。讓我去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的是自己遇到的一樁小事:在一個草長鶯飛的春日,我們一家人駕車去周圍的郊縣賞花,適逢假期,又是當地的“梨花節”,路上的交通擁堵情況可想而知。這時,前面的幾輛車終于按捺不住,跨過了馬路中間的黃實線,我在稍作猶豫后也隨之加入了這個逆行前進的隊伍。我們一行終于到達了路口,前面的幾輛車在交警身后徑直開了過去,可交警轉過身來攔下了我的車并拍了照,我的心情由剛才的忐忑不安瞬間變成了憤憤不平:“為什么你們不早點疏導交通?是我帶頭逆行的嗎?為什么不攔他們就攔我?”雖然交警批評了一句就放我們離開了,可剛才的想法還在我的頭腦中盤旋。當我們一家在花海中徜徉時,當聞到甜美的花香、聽到質樸的鄉音時,不愉快的情緒才一點點散去。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交警依然忙碌的身影,我不禁反思今天的事情:明明是我違章在先,為什么覺得處罰不公而那么的不甘?我不是經常教育學生,做錯了就該為自己的行為埋單嗎?可為什么當時的我給自己的情緒找出了那么多的理由?
這些親身經歷讓我看到:公平也許從來就是一道難題,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若有失公允,效果會大打折扣,只有處事公平才能得人心。因此,我不斷提醒自己:盡最大可能給學生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使其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教導,培養他們健康、健全的人格。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可見圣人就是能夠從容易時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從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偉業。成為一個教育大家也許是我們的職業理想,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做的是各種小事、易事,在這種看似簡單重復的工作中,千萬不要迷失了自己!
[1]朱永通.教育的細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美)邁克爾·桑德爾.公正:該如何做是好?[M].朱慧玲,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