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清
【摘 要】三農問題自建國以來就存在,在當時只是表現的不太明顯,新世紀以來,由于三農問題的非常突出,新一屆的領導更加關注此問題。三農問題不僅是全黨工作當中的重中之重,而且還是我國經濟發展工作當中的重中之重,三農問題的解決與否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扶貧政策的實施有著很大的影響,當下我國正處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三農問題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建設的進程。三農問題的解決主要在于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經濟管理上,因此對解決三農問題還需從農村經濟管理著手。本文主要討論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其核心內容進而總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現代農村;經濟管理;核心內容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不斷完善和實施,越來越多自動化加入生產,加快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開始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人們對事物的意識形態和物質條件開始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跑到城市開始新的生活。然而,農村作為城市建設的落腳點,農村的經濟發展也受到較大的關注,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能夠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因而全面、合理有效管理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改善農村的生活水平。
一、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
農村經濟管理是指利用現有的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按照我國對農村經濟改革建設的政策進行有目的開展工作。在遵循客觀經濟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利用好當下的市場經濟,鼓勵廣大農業勞動者開發當地的特色產業,在發展的同時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對經濟管理經行有必要的調整。農村經濟管理的主要是實現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目標,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對生產和消費進行進有必要的調控,提高農村的就業率,從而使得農村經濟取得更好的發展。
二、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重視三農問題,建設美麗新農村慢慢的成為了當下的重要任務。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更要注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做的好,才能帶領農村經濟走向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農村經濟管理現狀
農村經濟管理作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本應該能夠帶領農民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但由于某些地區因各種原因很難落實國家對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此外,大部分農民還處于傳統思維,一下子無法接受新的改革政策,因此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沒有做到實處,國家政策沒有有效落實。
(二)目前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問題
農村經濟管理問題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進度,若管理不當甚至會引起經濟的倒退,因此想要改善農村經濟管理就應該從其存在的問題出發,不斷完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為農村經濟發展取得最大效益。目前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農民對農村經濟管理認識還不夠。在對農村經濟管理認識這一層次,往往都是宣傳的不到位及大部分農民不懂經濟管理流程,從而導致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管理者中產生誤區。這其中一方面是相關領導不了解實際情況,對農村經濟管理的不重視,遇到的相關問題就以敷衍了事完成任務的態度去處理;另一方面農民群眾并不清楚農村經濟管理的作用,沒有相關人士的引導,在他們看來該部門只是一個形同虛設的“無用”部門。因此,相關領導應對農村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和樹立積極為廣大農民群眾辦實事的態度,同時委派專業人士對農民群眾解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提升廣大農民的經濟管理意識,進而更好發揮出農村經濟管理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優勢,帶動農村的經濟的發展。
第二,農村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不配套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我國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時間不長,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處于試行狀態,另外國家政策的出臺與對農村經濟發展具體實施上的不匹配,引發出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不管是在政策的實施上還是法律法規約束下,其主要的問題還是關于政府對農民群眾的補貼上,農村經濟管理還處于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機制和配套的農村經濟發展機制還不成熟,同時地域的不同其主導產業也不盡相同,政府補貼資金沒有形成有效的使用規劃,進而無法達到所要的預期效果,從而使得農村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的不匹配。因此,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調整農村經濟發展的路線,將政策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點,不斷解決農村新出現的問題。
第三,農村經濟管理者專業素質不高,隊伍建設不穩定。一方面相關領導對農村經濟管理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建設資金缺乏,人才流動大,不能形成穩定管理局面,并且相關領導在農村工作的經驗少,不能有效的抓住矛盾,導致農民不理會不接受他們的建議;另一方面農村經濟管理主要面向農民群眾,主要還是以農民為主,雖然農民在對當地資源的利用很擅長,但是他們對經濟管理方面知識不熟悉和管理業務不熟練。從以上兩點看來,基層領導應該多走近農民的生活,親自了解考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同時多多開展對農村經濟管理者專業知識的培訓,提升管理者的辦事能力,進而從根本上改善管理模式,讓農村經濟管理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三、當前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
(一)制定和完善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許多關于農業方面的法律法規相繼制定,農村經濟管理者應該仔細研讀和學習有關農業的法律法規,積極引導農民落實相關法律機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上上層領導反映,不斷完善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
(二)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經濟管理干部隊伍
隨著農村經濟改革政策的不斷完善,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者的要求除了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的理論水平,還應該掌握與農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經濟管理等知識。由于農村經濟管理者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領導和決策方,關系到一個整個村民生活水平和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經濟管理干部隊伍是至關重要的。
(三)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民主監督制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每一個農民,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民主監督制機制是很關鍵的一步。管理部門服務于農民還受農民的監督,不僅可以完善管理機制,還能通過實時了解農民的需求和存在的問題制定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政策,避免了由于管理者經驗的不足造成管理上的疏漏。將現代化辦公和高效管理模式引進農村經濟管理中去,提供不同途徑的監督機制,從而加大民主監督制的建設力度。
四、結語
通過對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還是依托于農村經濟管理機制上,當下農村經濟管理需要不斷的改善,其主要的著手點還是在于遵循當前的法律法規為前提,培養或者引進高素質有能力的農村經濟管理人才,加快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東. 努力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不斷增加農村集體積累[J]. 吉林農業, 2015(14):64-64.
[2] 張海濤. 關于現代農村經濟管理核心內容研究[J]. 新農村:黑龍江, 2014(6):40-40.
[3] 劉瑾. 淺談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和對策[J]. 中國外資, 2013(22):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