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
【摘 要】國有企業一直以國民經濟支柱的形態存在至今,而在經濟全球化、信息時代、企業對于人才的競爭日益加劇、經營管理壓力不斷增大等現實環境下,國有企業也面臨著更加艱難的生存環境。在倡導以人為本,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指引下,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凝聚企業干部職工思想的工作,理應在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服務企業干部職工的同時,配合推進企業中心工作的開展。筆者在大型國有企業就職多年,結合實踐經驗借本文簡短表述關于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著力點的觀點。
【關鍵詞】市場經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著力點
一、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的重要途徑和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在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以經濟建設為重心的新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如何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用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是每位黨員、干部都應該認真思考并努力實踐的新課題。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將服務企業經營活動作為重點
對于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國有企業來說,追求效益最大化永遠是第一位的。在此思想指導下,筆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圍繞幫助企業創造最大效益的總目標來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精心策劃、組織一些直接為生產經營服務、體現時代特征和企業特點的主題活動,讓職工在參與中視野得到開闊,思想受到啟迪,市場意識和效益意識得到增強,進而促進企業生產經營任務的完成。為確保主題活動在深層次上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就要圍繞企業經營這個中心,有針對性地把企業總體目標進行科學合理地分解,具體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與企業生產經營相融合,使每位干部職工都明確崗位奉獻與企業發展的關系,明白自己在崗位上應該為企業發展“做什么、怎么做”,從而把企業的效益目標、任務和要求落實到每個專業、每個崗位,成為全體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以此來夯實企業管理的基礎。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黨和國家領導人反復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擁有科技水平的關鍵是具備一批高素質人才。縱觀當代國有企業,由于“鐵飯碗”被打破,很多技術骨干人才流動性逐步增強,有些干部職工在生存壓力下出現跳槽謀求高薪的現象非常普遍。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通過調查研究不難發現,現在不少國有企業富余人員多,但急需的技術人員、創新人才少,解決這一矛盾成為了企業得以科學穩定發展的關鍵。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一方面要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形成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另一方面,又要解決廣大員工技術水平與工作需要互相適應的矛盾。
努力提高員工隊伍的文化素質,是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務。要針對干部職工不同的文化層次,多為職工創造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機會,引導他們勇敢面對新技術的挑戰,努力鉆研崗位技術,提高自身的技術素養,使自己成為“精一門、懂兩門”的技術型工人。在企業科技攻關、難點突破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發揮好保證和服務作用,發掘每個員工的潛在能力,為企業獻計獻策。要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勵和保護每個員工的創新精神,使企業員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良好風氣。與此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及時捕捉干部職工身上的“亮點”,充分肯定其主人翁意識和創造活力,引導干部職工把個人利益、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有機結合,并在此過程中提高職工素質,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已任
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中,人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主體,也是管理中最能動的要素。把以人為本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管理中,將會提高管理的效能,同時也會使思想政治工作步入良性循環和整體發展的軌道。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不僅是管理,而是最根本的管理。筆者認為,當代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做到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在改進管理中加強教育,在加強教育中搞好管理。要從企業整體發展、長遠發展的角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中,合理設置政工崗位,突出政治優勢,在實施管理過程中,對思想政治工作實施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全過程控制管理,與企業管理同步進行。
以筆者所就職的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近年來,集團公司立足實際、適應發展,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學管理有效結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集團公司通過考核制度及辦法,使黨群工作的目標、職責、考核環環相扣,規范管理。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證了企業生產經營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
把企業推向市場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事實證明,但沒有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即使企業走向市場也是缺少競爭力的。我國加入WTO后,企業間競爭日漸加劇,面對國際國內市場嚴峻的挑戰,筆者認為,企業除了加強內部管理、挖潛增效外,還需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推動企業走向市場、占有市場。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業文化為載體,來實現企業價值,樹立企業形象,參與市場競爭。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企業文化品位、推動企業市場化進程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企業精神、企業使命、企業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等是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并以此作為教育員工、凝聚員工的“民心工程”,這是許多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經驗。其次,通過開展企業形象策劃、設計、展示等活動,強化員工的“形象”意識,使員工樹立“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觀念,激勵員工為企業發展做貢獻。再次,職業道德是企業文化的深層要素,是企業無形的法規,是同行業之間、員工之間公認的競爭標準,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可以實現崗位行為與工作質量的統一,形成層層負責,全員對工作負責,企業對社會負責的良好作風,從而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
六、建立科學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機制
創新是思想政治工作永葆生命力的不竭動力。在此過程中,一是要以黨組織領導下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分工負責,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抓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責任制和協調機制。同時,在企業中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小組,形成層層有人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相結合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隊伍。要選拔一些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干部,充實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三是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
除了上述這些,筆者認為,要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量化、細化,納入企業領導目標管理體系,作為考核領導班子或成員的政績依據,定期進行檢查、督導和考核評比,才能切實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實處。
七、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把握其主動權,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緊密結合,增強創新性,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將是無窮的。深入挖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潛能,充分發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應當成為每一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