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利明
【摘 要】隨著國內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民辦高校數量越來越多,對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在有些民辦高校中,學風建設和質量卻不容樂觀,學校在學風建設方面面臨著眾多的問題和挑戰,在民辦高校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隊伍素質較為低下,整體教學水平較低。因此,針對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現狀,本文主要提出了民辦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了促進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風建設;問題;措施
前言:
在民辦高校管理過程中,學風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對校園文化的建設以及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很多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校園學習氛圍不濃,學生較為懶散,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校園學風文化建設的發展。學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既是良好學風的傳播者、創立者又是受益者,一個學校只有具有良好的學風,才能推動校園和諧文明建設。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民辦高校中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實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民辦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
目前,部分民辦高校存在教師素養不高等問題,責任意識相對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不高,教師通常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缺少足夠的關心。其次,很多教師由于自身缺乏相關心理學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不關心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甚至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置之不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此外,在民辦高校中,教師師資具有流動性大、不穩定等特征,不少教師都兼職其他工作,因而很難將精力集中在教學中,教師缺乏一定的敬業精神,在教學活動的制定、教案的編以及教學模式的選擇上仍然延續以前的方法,缺乏教學方法的創新,尤其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成績也會越來越差。民辦生源本身就與公辦生源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因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否則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課堂氛圍不活躍、師生互動差等問題,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上課聽不懂,最終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風建設對高校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而學生是學校的主要成員,其學習態度對于學校學風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學習態度是學生對學習的觀點和基本立場,良好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文化氛圍,有利于推動高校的學風建設。目前,在民辦高校中,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不認真,很多學生在入校后對自身所學的專業并不了解,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因而學習沒有目標,得過且過,最終一無所成。此外,由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加上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對教師有很大的依賴,不能督促自己獨立學習,嚴重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校對學風建設的認識不夠
目前,部分民辦高校管理部門對學風建設重視不夠,有些雖然制定了相應規章制度,但是沒有將其貫徹落實,執行工作不到位,上下內容傳達存在偏差,因而無法有效發揮制度的作用。其次,學校重視招生,但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重視度學生的管理和教學效率的提高,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整體素質降低,不利于校園學風的建設。此外,民辦學校的規章制度沒有與實際相結合,過于理想化,往往重視學生內部的硬件建設,注重教學設施以及學校規模的建設,而忽視了軟件建設,忽視了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且學校內部認為學風建設是學生主管部門的任務,沒有將其放到整個教育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不能有效協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風建設工作的執行效率。
4.缺乏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
民辦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大部分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教學理論體系,但是在社會實踐、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等方面的教學實踐體系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教學實踐體系建設比較落后,且存在內容組織不嚴密、不充實、效果不明顯、安排不合理等問題,這些都會對學風建設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促進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
1.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首先,學校要對教師進行統計的培訓,針對不同的學科專業培訓驕傲是骨干隊伍,同時定期舉行集中培訓、專家講課等活動,擴展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對知識結構進行改善和創新,從提高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2]。其次,學校要與企業進行合作,聘請和部門、各個專業的精英人才作為學校內部的特聘教師,從而實現教學理論與技能相結合、校企合作的局面和優勢。此外,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技能水平,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為學校的學風建設做貢獻。
2.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學生作為學校的培養對象,其對于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與學校學風建設的好壞具有很大的關系,因而民辦高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風建設的同時多關注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基礎、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等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幫助學生創設生動的課堂學習情景,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對于學習成績較差或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并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中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建立健全管理體制
要想保證民辦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樹立進行,就必須要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針對民辦學生的特點,學校領導人員和相關部門要對原有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現狀制定科學的管理體制。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相比較公辦學生具有一定的差異,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因而不能對所有學生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分層,然后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不同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差異,學校在學風建設上要進行分級指導和管理,主要從職業規劃、學習總結、教學計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使其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有目的進行學習。
4.培養學生班干部隊伍
班級管理對于高校學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班級管理質量能夠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良好班風的形成需要每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在學生自我管理過程中,優秀班干部具有一定的帶頭、管理和約束作用,對班風學風的形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要對優秀班干部進行選拔,定期開展交流活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三、總結
良好的學風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學習和生活氛圍,能夠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而在民辦高校教育中,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和學風建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忠秋.民辦高校加強和改進學風建設的策略[J].德育與學生工作,2014,03:45-47.
[2]張圩.民辦高校學風及公寓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職業教育,2017,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