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尼瑪
【摘 要】合作已經是社會關心的話題,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內容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本文立足于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就如何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有效課堂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盧梭曾經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這句話強調了興趣的重要性,但是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未能體現這樣的內容。這時教師教師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改善這樣的問題。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
(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經常出現思維惰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這時教師積極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就表現出了巨大優勢。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效發表自己的看法,實現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科學分組
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時候第一步肯定是進行科學分組,這樣能夠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對學生進行分組。
教師在進行科學分組的時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秉承興趣愛好的原則,所謂秉承興趣愛好的原則就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這樣能夠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互動內容,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二是根據學習能力進行分組,這樣教師能夠在小組內開展學習互助活動,實現學生在小組內提高自身水平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秉承興趣愛好原則和根據學習能力進行分組的方式,進行科學分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學生生成問題單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指導學生將問題列成清單,這樣能夠實現舉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分數乘法》的時候就體現了這樣的內容。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就分數的乘法進行討論,并將其中不能通過討論解決的問題列成清單”。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之后得出“分數的乘法是否和整數的乘法是一樣的”。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在組間進行討論,學生提出了新的問題“分數乘法是否需要約分”。這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生成問題清單的方式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科學分組和指導學生生成問題清單的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實現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鳳榮.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6(3):272-272.
[2]龔澤勤.讓課堂游戲為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提供充足的保障——論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