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要軍 張祥競 劉炳茹 郭珊珊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工作,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是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唯一選擇。本文以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作為切入點,闡述當前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提出提升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具有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 財務信息化
高校財務信息化就是借助計算機軟件系統、網絡系統與通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業務進行重組,建立財務信息化系統,以實現高校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辦學效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隨著我國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依賴于大數據技術的財務信息化體系在高校財務管理中越來越受歡迎。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在大數據背景下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必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構建財務信息化體系可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例如在“擴招”背景下,傳統的高校學費收費模式難以適應新常態發展的要求,因此積極開發網絡繳費平臺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避免學費丟失,而且還大大減少了高校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有助于降低高校財務管理風險,實現財務監督的動態化管理。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及時發現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通過財務信息化監管平臺可以實現對財務工作審計的關口前移,進而從源頭上規避各種財務風險;最后財務信息化建設也是滿足財務新常態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信息化建設是我國財務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也是高校適應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
二、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財務管理體系中的應用,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成效日益突顯,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部關于推進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意見》等系列文件政策出臺之后,我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一方面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平臺性能越來越完善,例如高校引入網上自助報賬系統、啟動財務“微”服務等。另一方面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越來越高。但是在看到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所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晰的認識到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背景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基礎數據標準不一,數據共享性差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實現財務數據共享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與關鍵,但是通過對高校財務數據的統計與管理模式看,高校在財務數據的共享性建設上存在標準不統一、共享性差的缺陷。例如高校二級學院與高校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及時,導致對財務數據的采集存在標準不統一的現象,這樣嚴重阻礙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另外高校財務數據的“保密性”也是阻礙高校財務數據共享建設的重要瓶頸。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安全問題
在大數據技術推動下,雖然高校財務信息化體系可以提高財務工作效率,但是基于網絡所存在的安全性問題導致高校在應用信息化體系過程中存在安全問題:一是財務數據存在被篡改或者被破壞的風險。在財務信息化體系中網絡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系統漏洞而竊取或者破壞財務數據,給高校財務工作造成巨大的損失;二是高校資金安全保護力度不夠。近些年出現網絡賬戶資金被盜取等現象突發,因此如何保護賬戶資金成為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提升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一)明確統一財務數據采集標準,實現資源共享
數據采集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沒有統一的財務數據采集標準就會造成財務信息化系統管理混亂,難以發揮財務信息化體系的高效性,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必須要明確統一的數據采集標準:首先高校要選購統一的會計軟件系統,明確統一規格的財務數據采集標準。例如高校必須要保證各個收費平臺標準的統一性,以此實現高校內部財務平臺信息的共享性;其次構建統一的財務溝通體系。高校財務信息體系是由不同的部門或者系統組成的,例如高校財務工作不僅涉及收費科目,而且還關聯后勤,因此高校必須要構建相互完善的溝通體系,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無縫對接。
(二)加強對財務信息體系的安全防護,降低風險
在大數據技術推動下,高校財務信息化體系性能越來越完善,但是其仍然存在網絡風險,因此實現財務信息化必須要解決安全問題:首先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必須要安裝殺毒軟件,定期對財務系統進行殺毒處理,同時高校財務信息系統設備不能與外網連接,避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其次高校必須要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好財務系統賬戶的保管。作為財務人員不得在高校財務設備之外登入系統,以此防止財務登入密碼泄露;最后高校也要做好硬件設備的安全管理。例如高校要加強對計算機設備的安全維護,避免因計算機硬件設備故障而造成財務數據丟失等現象出現。
(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實現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要以財務人員業務能力作為保障,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培訓,例如加強對財務人員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提高他們應用現代網絡設備的能力。例如在廣泛推廣“微信支付”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通過微信支付學費、飯費等費用,對此需要財務人員也要加強學習,掌握微信支付的業務處理能力;另一方面財務人員也要提升自我素質,提高法律思維和廉政意識,避免做出有違法律的行為。
總之,大數據理念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建設、發展和優化帶來了機遇,并隨著信息技術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深入應用,高校財務管理也必將由“記賬式”財務向管理型財務、價值型財務體系轉變,為高校內涵式建設提供支撐功能。
參考文獻
[1]黃榮林.基于“大數據”思維的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7(10).
[2]楊小燕,廖清遠,廖良林.高職院校財務信息化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08).
[3]龔林紅.財務信息化條件下的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0).
基金項目: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會計學會科研課題(編號:2017009)。
作者簡介:劉要軍(1972-),河北石家莊人,正高級會計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教育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