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曾近連
【摘要】 目的 探討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檢驗質量控制的方法及意義。方法 1396對育齡期夫婦, 根據質量檢驗控制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698對。對照組采用常規檢查檢驗質量控制, 觀察組采用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檢驗質量控制干預, 比較兩組妊娠成功情況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結果 對照組成功妊娠512例, 妊娠成功率為73.4%;觀察組成功妊娠648例, 妊娠成功率為92.8%;兩組妊娠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新生兒早產15例(2.1%), 體重過低22例(3.2%), 異位妊娠18例(2.6%), 性別不詳28例(4.0%),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9%;觀察組新生兒早產9例(1.3%), 體重過低12例(1.7%), 異位妊娠10例(1.4%), 性別不詳9例(1.3%),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7%;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育齡期夫婦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檢驗質量控制能明顯提高妊娠成功率, 減少不良事件發生,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質量控制;不良事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41
醫療技術水平不斷上升, 使得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然而四肢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組織器官發育異常等缺陷出現的幾率迅速增長, 不但給所在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 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1]。為此, 臨床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 探討相應的對策, 以減少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產生, 提高生存質量。為深入分析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檢驗質量控制的方法及意義, 本中心將2014年5月~2016年
5月進行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1396對育齡期夫婦開展對照研究, 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中心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396對育齡期夫婦為研究對象, 根據質量控制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698對。對照組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29.2±2.5)歲, 農村婦女395例, 城鎮婦女303例;初產418例, 經產280例;觀察組年齡23~35歲, 平均年齡(28.7±2.6)歲, 農村婦女406例, 城鎮婦女292例;初產425例, 經產273例。兩組年齡、地域、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檢查檢驗質量控制, 主要是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觀察組采用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檢驗質量控制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部分孕產婦缺乏妊娠基礎知識, 因此妊娠期間出現意外情況就可能使得孕產婦及其家屬過于擔憂, 由此導致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消極悲觀情緒中, 從而影響腹中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此時, 護理人員應主動與孕產婦溝通交流, 告知妊娠期間產生的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均屬正常現象, 無需過于擔憂, 只需餐后適量走動, 或服用制酸劑予以解決;同時耐心傾聽孕產婦情感表達, 緩解負面情緒, 使孕產婦在妊娠期間保持平穩良好的心態。
1. 2. 2 健康教育 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優生優育的重要性和推行優勢, 同時向孕產婦介紹妊娠期間的常見病癥預防于治療方案、活動量的安排等基礎健康知識;對于孕產婦在妊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積極主動進行解答, 加深相關知識掌握程度。除此之外, 每天選擇固定時間為孕產婦測量血糖、血壓值, 指導孕產婦使用橫膈膜呼吸法, 以緩解壓力。
1. 2. 3 用藥與飲食干預 妊娠前3個月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 諸如維生素之類的保健藥品也不適用于妊娠期;即使被許可服用的藥物, 也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遵循用藥劑量和用藥方式;女性妊娠期間, 應堅持“少食多餐”原則, 盡可能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但需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類型為主, 妊娠初期需控制葉酸攝入量, 避免影響胎兒神經
系統。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妊娠成功情況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不良事件包括早產、體重過低、異位妊娠、性別不詳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妊娠成功情況比較 對照組成功妊娠512例, 妊娠成功率為73.4%;觀察組成功妊娠648例, 妊娠成功率為92.8%;兩組妊娠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318, P=0.000<0.05)。
2. 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新生兒早產15例(2.1%), 體重過低22例(3.2%), 異位妊娠18例(2.6%), 性別不詳28例(4.0%),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9%;觀察組新生兒早產9例(1.3%), 體重過低12例(1.7%), 異位妊娠10例(1.4%), 性別不詳9例(1.3%),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7%;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485, P=0.000<0.05)。
3 討論
研究發現, 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因素均可能導致妊娠缺陷或其他不良妊娠結局, 尤其在胚胎發育階段, 更需要加強對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預防工作[2]。一方面要使孕產婦保持良好心態, 努力營造對母嬰雙方都有益處的居住環境, 同時提供足夠營養物質, 以維持正常新陳代謝。
有學者認為[3], 積極主動接受孕前檢查, 不但可及早發現不良情況, 也能夠提高生存質量。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對包括血壓、血糖、精子、卵子質量和重要組織器官發育情況等可能導致出生缺陷的因素予以詳細分析, 同時根據不同孕產婦檢查結果, 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 去運動干預、用藥飲食干預等;對于可能引發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 也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處理解決, 盡力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4-6]。
盡管臨床對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但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如質量控制等。質量控制不嚴, 往往會使得健康檢查結果與孕產婦實際情況不匹配, 而醫務人員以錯誤檢查結果對孕產婦進行指導, 不但不會改善妊娠狀況, 甚至危害母嬰健康[7]。這就需要臨床結合實際, 深入探討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和改進措施, 以真正實現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施目的, 推動人口素質的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成功妊娠512例, 妊娠成功率為73.4%;觀察組成功妊娠648例, 妊娠成功率為92.8%;兩組妊娠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新生兒早產15例(2.1%), 體重過低22例(3.2%), 異位妊娠18例
(2.6%), 性別不詳28例(4.0%),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9%;觀察組新生兒早產9例(1.3%), 體重過低12例(1.7%), 異位妊娠10例(1.4%), 性別不詳9例(1.3%),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7%;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根據免費孕前優生檢查結果采取相應改進措施可明顯提高妊娠成功率, 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 深入探討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發展現狀, 并結合臨床實際給予合理有效的改進措施, 同時注重健康檢查質量控制, 促進該項目發揮真正作用。
參考文獻
[1] 譚瑋, 吳莉, 李莉, 等. 新生兒出生缺陷609例臨床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26):4511-4512.
[2] 吳清明, 姚明英. 不良妊娠結局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1(8):565.
[3] 張偉強, 陳蓮芬, 賴劍鋒, 等. 番禺區24184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情況及效果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10):190-192.
[4] 黃淑美. 對孕產婦進行孕期綜合保健指導對其妊娠結局的影響.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3):76-77.
[5] 茶爭艷. 淺析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臨床生化檢驗結果影響因素.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3, 21(12):836-838.
[6] 宋向林. 淺析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臨床生化檢驗結果影響因素. 大家健康旬刊, 2014(8):405-406.
[7] 周澤初. 淺析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臨床生化檢驗標本對結果的影響因素. 醫學信息, 2015(20):207.
[收稿日期: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