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喜



摘要:就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穩定的基礎,是現代社會的焦點問題。當前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迫切任務是要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通過研究畢業生就業質量,可以為學校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參考依據,促進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評價涉及到的因素較多,使用一般的評價方法很難對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并建立了評價模型。
Abstract: Employment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tability, and is the focus of modern society. At present, the urgent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By study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w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chool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graduat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y using the general evaluation metho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質量;綜合評價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mployment qual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G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3-0191-03
1 概述
近年來,學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也不斷的增加,使得就業質量成為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一個科學實用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推進學校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不僅可以為學校在辦學、教學計劃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還對當前社會各級和教育相關部門的工作具有參考價值,從而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去分析有關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各種因素,進一步對其就業質量的高低進行科學衡量。在運用模糊理論對這些因素進行科學的評價的基礎上,設計出適用于當代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評價體系。通過研究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指標,有利于指導今后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工作[1]。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決畢業生在就業質量上所出現的問題,促使學校積極進行改革,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課題組成員通過查閱相關國內外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的資料,進一步對其現狀進行研究,同時結合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工作的成果,最后建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評價體系。
2 模糊評價模型的建立
1965年,美國加州大學的控制論專家扎德出于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時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經過多年的潛心探索與研究,首次提出了模糊理論,成功運用精確的數學計算方法系統描述模糊的概念。模糊綜合評價就是以模糊數學為理論基礎,運用模糊關系的合成原理,將一些不易定量的、邊界不清的或定性化的因素進行定量化的轉換,然后再綜合多個因素來對事務隸屬度等級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科學方法。模糊理論的概念是在社會的認知過程中,由人類把能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表達出來并對其進行概括所形成的,進一步說明了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
在對學生就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時,評價的具體內容也會受到評價對象、評價范圍、評價目的這三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指標個數較少的評價中,通常采用模糊綜合評價,而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適用于在問題較為復雜的情況,以此來提高綜合評價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模糊評價模型的建立,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
2.1 因素集的確定
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如學生的就業率指標、創業指標、就業水平指標、滿意度指標、福利保障等,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構成評價指標體系的所有因素的集合,記為因素集U,描述如下:
2.5 綜合評價
模糊變換:TR:F(U)→F(V)通過這個變換,可以從中得出綜合評判結果B=A*R。B是對每個被評判對象綜合狀況進行分等級的程度描述,我們通常采用最大隸屬度的方法對其進行運算,最后得到模糊評判的最終數據[2]。
3 構建評價體系與綜合評價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和結合調研成果,按照就業質量的概念、現狀、問題和評價等基本原則,本文把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從7個層面(一級指標)來進行評價研究,每個一級指標層面再進行分解成若干個二級指標。7個層面的指標具體如下:就業率指標、就業水平指標、創業指標、滿意度指標、職業勝任指標、勞動關系、福利指標。第1個指標是就業率指標,主要分為三個二級指標,即初次就業率、當前就業率和升學率。這個指標主要體現出學生就業率方面的“質”與“量”的相互結合。第2個指標是就業水平指標,主要也分為三個二級指標,即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離職率。這個指標主要體現出學生就業質量的高低,從而來體現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總體就業質量,所以我們在設置其指標系數時應加大其權重。第3個指標是創業指標,這個指標主要由三個二級指標組成,即創業率、創業規模、創業前景。近年來,全國上下都在大力宣傳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和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這個指標對當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考察具有重要意義。第4個指標是滿意度指標,主要由學生對就業滿意度、對學校滿意度和對用人單位滿意度這三個二級指標組成,這個指標主要是對學生和用人單位進行評價。第5個指標是職業勝任指標,這個指標由三個二級指標,即崗位適應度、職業勝任情況和職業發展空間。這個指標主要是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評價。第6個指標是勞動關系指標,勞動關系指標主要包括人際關系和工會組織這兩個二級指標,主要是對學生是不是能與企業平等的簽訂勞動合同,是否能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積極融入企業的文化、參與企業管理等進行評價。第7個指標是福利指標,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福利項目。主要是對學生是否能享受基本福利進行評價[3]。如上所述,設計成表1。

我們通過對XX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模糊評價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之所以要對其正確性與科學性進行驗證,是因為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
我們主要選取了20位在一線教育崗位工作的專家,以問卷的形式對表1中綜合評價系統中的第一層次各元素進行單因素評價。在設計問卷的時候,我們考慮到很多因素,然后從中提取了幾個最主要的關鍵因素,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評價集合具體如下:U={u1,u2,u3,u4,u5}={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太滿意,很不滿意}。評價集合中的各個元素是對于各個指標的衡量,根據這幾個標準對每個因素進行打分[4],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預測和評價,得到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4 實證分析
根據以上所建立的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總體評價。本文通過聘請專家組對其各個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進行發表相關意見,最后計算出各種因素的權重。根據前文所述的算法來計算各因子隸屬度,從而得出隸屬度矩陣。
在一般計算中,我們常采用主因素突出型方法和加權平均型這兩種方法來進行運算,而這兩種算法計算的結構基本上是相近似的。然而,在實際的綜合評價應用中,模糊綜合評判的算子,按照實際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算子,而不是通過算子來決定現實問題的性質[5]。因此,通過以下公式B=A?莓R計算出評價結果。最后根據隸屬度最大的原則,我們從以上計算結果中得出評價結果。在計算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所有的評價結果之和不為“1”的情況存在,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直接取用評價結果,也可以對評價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再取用評價結果,這兩種評價結果都是可行的。

5 結語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提升需要政府、學校、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通常來講,學校關注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和學生的專業技能是不是相對應,并且希望學生就業地方合理分布。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難用傳統的方法來進行科學和全面的評價。本文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7大類,通過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科學、客觀、合理、簡便地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評價分析。模糊理論在畢業生就業質量上的運用,為今后有關該類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驗基礎,使得該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得到充分的證明。然而,在模糊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評價體系的建立以及各因素權重的判定主要依靠個人及經驗而言,要想更好地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和各因素的權重,還需要進一步深度的優化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忠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J].河北企業,2015(12):191-192.
[2]杜棟等.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列精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211-214.
[3]龔媛媛.高職院校畢業生業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75-76.
[4]田好敏,等.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與綜合評價[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5):131-134.
[5]孔茗.基于模糊灰色理論家電產品生命周期綠色性評價方法的研究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