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平
摘要:群眾文化活動是以群眾為主體的各種非職業性、自發性、娛樂性文化活動的統稱。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黨的方針政策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國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不斷進步。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由于策劃和創意水平有限,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那么,如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及創意水平呢?筆者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創意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245-01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行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對政府部門的形象進行維護。在群眾文化活動舉行期間,政府主要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其活動的效果等對政府的形象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大范圍舉行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其次,促進文化組織完善。在舉行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文化人才,進一步促進文化組織的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除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樂趣,還為具有相應方面才華的人提供展示的平臺。最后,對地方民族特色進行確定。在舉辦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該充分體現地方的民族特色,可以較好地起到對地方文化進行確定的作用,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區域的特點。
二、群眾文化活動策劃
(一)正確的定位
想要更好地確立文化導向,在群眾文化策劃期間應該進行科學細致的組織與安排,利用良好的文化體系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行引導與優化,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讓人們真正了解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確定方向體現出主體。活動主體是群眾文化活動舉行的基礎,如果相關主體思想不夠明確則群眾活動的質量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工作人員應該與群眾進行充分的接觸并提高對活動主體的重視度,體現出相應的特點,讓群眾文化活動給人們帶來較為強烈的震撼效果。提高人們對藝術文化的追求質量與鑒賞水平,促進文化品位的提升。
(二)強調活動特色
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活動,在活動的策劃與組織中,要認真總結過往經驗,強調活動特色,擴大活動影響力同時增強活動實效性。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在注重量的同時,也要關注地區特色,創造一個符合基層群眾文化需求,獲得群眾認可的文化活動品牌,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與時代合體,體現文化特色,并形成一套嚴密的運作模式,從而收獲群眾的認可,贏得群眾的贊譽,獲得理想的文化建設效果。例如,近年來,鄉村文化旅游逐漸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國家對于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關注度持續提升,針對這一現狀,大型群眾文化建設可以向新農村、基層方向進行構思與定位,如此才能與群眾物質文明發展實際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相吻合,同時也提升了活動知名度,促進當地產業發展,也為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關注作品的自主創新
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應與繁榮創作、培養人才、保護與傳統民間文化等充分結合起來,通過現代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尋找活動開展的長效機制。在群眾文化活動作品的選擇上,要重點關注群眾中的自主文藝創作,如音樂、曲藝、小品等優秀群眾文藝節目,頗具時代特色的創作話題等,跳出文化創作的局限,吸引群眾展示自我風采。如近年來廣受基層群眾關注的“反腐倡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都可以運用到文化創作中來,鼓勵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對作品進行自主創新,促使群眾展現自己文化才能同時更好滿足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渴求。
(四)整合各種文化資源,體現文化的地方特色
許多地方在過去的群眾文化建設中雖然投入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但是群眾文化活動搞得并不好。因為缺少組織和管理經驗,許多地方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做法,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薄弱。在中央已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做出全面部署、群文發展環境日漸成熟的情況下,地方要根據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摒棄“拿來主義”,立足本地,積極整合、發掘地方文化資源,發揮地方文化資源優勢,打造群眾文化品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群眾基礎廣泛,而且易于被地方群眾接受,還能弘揚地方文化傳統,凸顯地方文化特色。
三、結語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對提升國民身心綜合素質起到積極作用,是我國道德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城鎮精神文明建設來說,群眾文化活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群眾文化策劃過程中,必須注重與時俱進,做到開拓創新,注意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