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
摘 要 隨著“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發展戰略的提出,武器技術裝備的強化與創新得到學術界與實務界的關注。而兵器科學技術作為研究武器及武器系統的綜合性學科,是落實“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理論基礎。基于此,在文獻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梳理了兵器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進,對當前兵器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時代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從不同層面對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的發展進行了探索,以期為我國武器技術裝備的強化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兵器科學技術;最新進展;時代特征
中圖分類號 G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8-0150-02
兵器科學技術(Arma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對軍事對抗中所使用的武器及武器系統、軍事技術器材等進行研究的多學科交叉性的工程技術學科。兵器科學技術學科涉及內容相對交廣,包括武器及武器系統的科學原理、工程涉及、技術方式、效能評估、技術保障等,與材料學、信息學、物理學、控制學、化學、數學、人工智能等學科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在兵器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受現代科學技術、社會經濟、戰爭模式的影響較大。因此,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現代戰爭中,要想實現“世界一流軍隊”的建設目標,關于兵器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時代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 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的發展歷程
由兵器的演變可知,兵器實現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端到高端的轉變,而隨著兵器在不同時期的演變與發展,兵器科學技術得到發展與完善。在古代兵器時期,石刀、石斧、簡易弓箭是戰斗的主要武器裝備。隨著冶金技術的應用與推廣,金屬兵器得到興起并被應用于戰場戰斗中,這一期中國兵器研究水平位于世界領先地位。
而到10世紀初期火藥被西方國家應用到軍事領域中,隨著硝化甘油、單基/雙基火藥等研發與應用,機械化成為兵器技術的標志性特征,加之冶金工業、制造工業等的告訴發展,兵器科學技術學科初步建立,并涌現出一批專業從事兵器科學技術研究的工程師、科學家。到19世紀末期,隨著其他學科在兵器科學技術學科中的融入,彈道理論、槍炮設計理論與方法得到系統化發展。
進入到20世紀后,兩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推動了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的發展,具備高科學水平的兵器并應用于戰爭中,如1915年裝有射擊協調器戰斗機的發明與應用;1916年坦克的發明與應用。在此背景下,探測識別技術、動力傳動技術、定位定向技術、發射運載技術、電子對抗技術、指揮控制技術、防護技術、戰場情況評估技術等并應用到武器與武器系統研究與生產中,基于軍事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多數國家陸續建立了兵器科學與技術研究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兵器科學技術學科體系的發展與完善。我國則在1997年正式建立了“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并在2008年構建了相對系統、完善的兵器學科基本框架(五大專業,七大共性支撐技術),包括裝甲兵器技術、制導兵器技術、身管兵器技術、彈藥技術、水中兵器技術與燃燒與爆轟學、防護技術、彈道學、兵器信息技術、材料與制造技術等[ 1 ]。
進入到21世紀后,隨著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的創新發展,高新技術成為武器技術裝備對抗的重要標準。現代科學技術最新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應用到武器與武器系統研究與制造中。在現代軍事需求與科學技術的牽引下,兵器科學技術學科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發展成為由軍事學、力學、化學、數學、信息網絡技術、機械工程、光電學、材料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控制科學、系統工程等有機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學科,其研究內容涉及廣泛,包括兵器構造原理、工程研制、兵器生產與制造、兵器維修、戰術性能、戰術方案論證、武器試驗、新材料與技術應用等[ 2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型升級,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兵器科學技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理論與實踐研究得到進一步完善,而基于十九大“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發展戰略的提出,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的創新發展。
2 兵器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時代特征
在軍事需求與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牽引下,我國兵器科學技術取得一定研究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隨著我國裝甲兵器的不斷革新,現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裝甲兵器體系,并將集成技術、控制技術等應用到武器系統設計中,實現了裝甲車輛動力系統、火力系統、防御系統性能的提升,并在設計方法上具備了自主知識產權。其不足之處在于部分核心技術與構件仍較多的依賴進口,有待進一步強化。
第二,在身管兵器技術、制導兵器技術、彈藥技術的研究中,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新理念、新材料、新技術等得到有效應用,武器系統布局的科學性得到提升,但在能耗與系統控制方面有嗲進一步提升。
第三,數字化技術、仿真技術等在水中兵器研究中得到應用,魚雷導航與控制能力得到強化,但在系統抗干擾性、環境適應性等方面有待強化。
第四,高能量密度材料、量子化學材料在武器與武器系統研究中得到運用,武器性能得到提升,材料制備工藝得到強化,但在制作工藝連續性、自動化水平上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第五,我國彈藥學、兵器材料與基礎設施制造、信息技術在近年來發展中得到提升,如兵器戰術戰役指揮自動化、數字化信息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復合材料、高精密材料、隱身材料的制作與應用[3]。
從我國兵器科學技術的進展可以看到,我國兵器科學技術學科具有如下時代特征:
其一,兵器科學技術學科內容涉及范圍越來越廣。由《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可知,兵器科學技術學科共包含了五個二級學科,而在二級學科體系下,又被劃分了多個專業。例如。“水中兵器”中關于“魚雷技術”就被分成了“魚雷總體設計技術”“魚雷導航與控制技術”“制導與引信技術”等多個學科;水中兵器”中關于“深彈技術”又被劃分為“深彈數字化設計與仿真技術”“深彈裝藥技術”“深彈減阻技術”等多個學科。
其二,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的交叉性越來越高。無論是五大專業還是七大共性支撐技術,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發展下,其涉及的學科領域越來越多,學科交叉性愈發明顯。例如,在“遠程制導火箭”研究中,涉及的學科就有彈道學、數學、電子通信、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光學、工程自動化控制、氣象學、化學等多個學科。
其三,學科的系統應用性更強。在多個兵器科學技術學科二級學科下,設有應用性較強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此同時,多數學科專業中所包含的知識系統性更強。如在“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中,設有發射系統總體技術、發射控制系統設計與檢測技術等學科;在身管兵器技術下的“自行火炮”中,實現了“動力、火力、信息、防護”的一體化發展[4]。
3 兵器科學技術的發展思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軍事事業的發展做出如下規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對此,兵器科學技術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始終以“軍事需求”為牽引,把握當前以及未來戰爭形態發展趨勢,進行武器技術裝備的研發,實現以彈道學為主線,以系統科學和信息技術為主導,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為基本特征的武器及武器系統的研發。并根據自身情況,對學科專業體系進行科學設計,提升學科專業的系統性、完整性,加強理論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促進其他學科在兵器科學技術中的有效滲透。
4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在梳理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就新時期兵器科學技術最新進展與時代特征進行了分析,從中得出兵器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即兵器科學技術作為研究武器及武器系統的綜合性技術科學,需緊跟時代發展特色,以服務軍事戰斗需求為核心,實現創新驅動,促進機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轉變,注重武器及武器系統的實際應用研究,為未來軍事發展與科學部署奠定良好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怡昕.關于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的思考[J/OL].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7(5):545-549.
[2]OSEC 2017首屆“兵器工程大會”會議暨征文通知(第一輪)[J].太赫茲科學與電子信息學報,2017,15(3):357.
[3]李博,劉永寧,黃志凌.基于工業4.0的兵器裝備制造業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6):112.
[4]董春鵬.基于水下信息系統的水中兵器作戰使用方法研究[J].魚雷技術,2016,24(4):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