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榮林
【摘要】德育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健全自身品格,樹立正確三觀,在生活中做到誠信、敬業、友善,從而滿足自身與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而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互聯網作為滲透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存在,對教學而言也必不可缺。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展開德育教學是教育所需。本文分別從創新教學、整合資源、學以致用三方面對“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學策略展開探討,以期為廣大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教育 德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71-02
德育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職教學的重要一環,起到提高學生德育素養,增強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交通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促進了醫療、交通、農業等多方面的優質發展。同時“互聯網+”應用也逐漸擴散到教育體系中去,為教師的教學助一臂之力。為了讓德育教學理念更為深入人心,且德育教學更為全面,“互聯網+德育教學”的中職德育教學思路勢在必行。
一、創新教學,融合“互聯網+”于德育教學課堂
“互聯網+”所展現的不僅是一種產業狀態,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事物進程中的互聯網思維。在德育教學中,互聯網思維代表了信息的搜集以及知識點的聯通,學生唯有充足的知識作基礎,對德育的思考才能更全面,思想觀念的形成才能更公正,個人德育素養才能得到切實的提升,德育教學才可得到落實。而要想使得“互聯網+”完美融合于德育教學課堂,則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靈活使用與學生學習情況相對應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職業生涯規劃》“開啟充滿希望的人生”章節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和學習態度,我結合互聯網采用了互動的形式展開課堂。首先,我與學生暢聊我在讀書期間對未來職業的暢想,借此與學生共同探討他們的職業理想,并引導他們將自己最想要做的職業寫下來。然后,我借助“教師”這一職業,分析了教師職業對教師的專業性要求,如學歷、證書等,以及個人要求,如耐心、有愛心等,讓學生對職業的概念有初步了解。最后,我請學生借助互聯網查詢的功能以及與同學共同交流探討的形式,明確自己的理想職業的類別、專業要求、個人要求、可能遇見的困難等相關知識點,并探討總結,根據個人當前情況需要實施哪些行為才能步入該職業,擔任該職業。在該案例中,以話題為引導,讓學生結合互聯網自主探索,不僅將互聯網與德育教學相融合,而且增強了該德育教學內容的可信度,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二、整合資源,構建“互聯網+”與德育多元教學
中職德育教學中出現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德育教學資源不足,學生能夠得到的德育理論、實例都浮于表面,最終導致德育教學于學生內心留下的印象淺薄,更遑論起到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而在“互聯網+德育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科學利用互聯網的強大知識體系整合資源,運用多元化的資源形式改變課堂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打造更優質的中職德育教學。
例如在《經濟政治與社會》“消費與消費觀”的教學中,該章節的德育教學目標是為學生養成正確的消費觀。這并非憑借教師的簡單書面闡述能夠描述得清楚,也并非學生看了幾篇文章便能理解,而是需要大量的事實依據、正面或反面案例加以闡述。因此,我借助互聯網的資源體系,搜集了三個類別的資源視頻:一為非合理性消費的表現,旨在讓學生自我警醒,自我判別;二為合理性消費的表現,旨在讓學生正確消費,養成良好消費習慣;三為非合理性消費產生的原因及拯救方法,旨在讓學生理智對待當前的非合理性消費,并進行科學的改正。通過互聯網的資源整合,學生在該章節的學習不僅更具趣味,而且以直觀的形式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健康消費觀的重要性。
三、學以致用,實踐“互聯網+”與德育教學理論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意識不到德育教學的實踐作用,僅為學生提供純粹的理論知識,無法使德育教學走出校園。在聯合互聯網展開德育教學時,教師應當認識到互聯網的現實性以及廣泛傳播性質,合理運用互聯網檢驗學生的德育學習成效,再進一步延伸于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將德育知識學以致用,實踐“互聯網+”與德育教學理論。
以《職業道德與法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章節為例,該章節教學目的為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并掌握維護法律權威的途徑。學生若僅在課堂學習中粗略了解該部分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容易出現束手無策的現象。因此,在課堂上,我結合互聯網的全網聯通功能,對學生的法律意識加以實踐。如我以近期發生“摔狗事件”為例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當事人,應該采取哪些法律措施?又不能采取哪些法律措施?”讓學生通過學習所知以及網絡所見,進行回答。針對現實事件,學生的反應不一,所提供的法律措施有正確之處,同時也有錯誤之處,我一一為學生講解,讓學生對法律在生活中的實踐認識更深刻,以達到德育教學的良好效果。
“互聯網+德育教學”的實施為德育教學煥發了新春,有助于學生在該模式的德育教學中收獲更多的理論知識,實踐更合理的生活德育行為,真正將德育融入于生活當中。身為中職教師,我們的任務是為國家培養人品好、技能強、緊跟時代的高素質職業人才,將德育教學結合互聯網是教學所需,可為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帶來質的飛躍,為學生鋪展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沙剛.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策略初探[J]. 江蘇教育研究,2016(12):23-25.
[2]李曉霞,李慶,白新玲. “互聯網+”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究——以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科教導刊(下旬),2016(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