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也不斷進行。由素質教育向核心素養教育的轉型中,教育的改革又向前邁了一步。本文對于小學美術教育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提出見解;闡述了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區別和聯系;論述了核心素養的特征;提出小學美術教育的核心素養的實施辦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 素質教育 審美觀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205-02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把技能教育向智能教育發展,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的到來,使得美術素質教育的內涵有了具體的指向,教育者可以明確具體的美術的范疇以及核心素養教育所轄的教育領域。小學美術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初級階段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術教育的特點使得美術教育在綜合教育的比重更加突出,美術教育是教育的一個載體,包含了教育諸多方面。
一、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的理解
(一)美術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界定
素養是人的內在的東西,成為人的天性、習慣、氣質、性格,它會在一切場合、一切活動中自然流露、表現出來。素養和人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進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神經。核心素養就是最基礎的、最有生長性的關鍵素養,是其他素養的基礎,其他的素養都是建立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之上的。核心素養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發展的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品格,它是知識技能、智慧、價值觀的綜合體。
美術核心素養被界定為:“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美術學習方式下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結構化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由[1]確定的美術核心素養包含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個美術學科素養。
(二)美術核心素養教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素質教育是從知識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走向素質教育的一個提高過程,八十年代教育程度偏低,只是能滿足社會需要的掌握知識的人才。到了九十年代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教育界展開。現在的信息時代,受教育者的時代印記和受教育者群體的時代特征要求教育標準的提高。由素質教育的時代向核心素養教育的邁進提高了對教育的要求,從技能教育到素質教育,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教育,這是一脈相承的教育革新的鏈接。
(三)美術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
核心素養教育的提出是抽象的培養理念,沒有教學環節的針對性,沒有確定具體的學科中的實現方式和教育模式。根據專家[2]的研究規劃了美術學科培養的素養范圍,美術素養的培養可以分解為五個部分。在小學美術中,這五個部分的雛形就是素質教育的表現。素質教育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核心素養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是落實素養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順應了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
核心素養研究和發展,能豐富和完善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范圍,可以使教育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素質教育的社會價值;同時能進一步拓廣素質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尋求素質教育的新突破點,進而自然形成了核心素養教育的構架。可以理解為核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較高要求,是更完美化的素質教育。同時素質教育也是核心教育的基石。有了時代的發展,有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發展,才會有核心素養的承接和發展。
二、核心素養的特征
(一)根植性
小學美術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初級階段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美術教育面對的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不同的年級的學生接觸事物的范圍和看待事物的能力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接受事物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加強。適齡的學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個階段是美術教育的關鍵階段,美術萌芽的思維和意識會根植于學生的頭腦中,對于以后的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是美術教育根植性。這種根植性是人的潛在能力培植的表現。教育注重開發人的潛能,這種潛能是核心素養的雛形。
(二)漸進性
在小學的美育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漸進的漫長的過程。最初一年級的學生美術意識和思維基礎薄弱,美術教育要逐步的提高和加強美術基礎培養的同時也要進行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從啟蒙階段達到一個深層次的標準的過程是漫長的。這個過程有潛在能力的培植和開發兩個內容。人類認識事物,有接受、理解和消化的過程。核心素養的形成更是個漫長的積累、吸納和轉化人的本身的素養的過程。在這個外界的事物轉化人的內在的事物時,不是簡單的消化吸收,要通過人的思維和意思的認可,通過大腦的理解和熟悉,通過相關信息的聯系和再現,最終形成了人的核心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美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核心素養的的漸進性。
(三)內容的廣泛性
核心素養的形成基礎離不開技能、知識能力,把對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富有人文特征品格特征的聯系在一起,共同維系成了人的素養。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綜合素養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涉及到美術學科的主要是人文底蘊、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實踐創新各方面。
(四)整體性
核心素養的理論是對人的發展的一個終身的設定的標準,從品格和關鍵的能力上加以限制,強調了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國家情懷,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知識底蘊,能力創新。
它對于學生的學科教育起到指導,引領,輻射的作用,在價值上體現學科教學的整體育人的標準。把不同學科的目標整合起來,不同學科的要圍繞著核心素養為中心,有共同目標的交叉和融合。從整體教育的高度來界定和確認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及其內涵,也要從具體學科的角度來研制和確立各學科的核心素養及其內涵。整體指導和具體實施要保持有機聯系和銜接,既要把普遍性的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的學科素養當中,也要把學科素養提煉到核心素養的標準。
三、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實施
(一)正確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質教育是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但不能脫離教學平臺,不能憑空塑造人的核心素養。要把握教育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內涵,把教學中遵循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素養的培養的意識加強。從知識的灌輸和與知識相關的觀念意識的培養中,協調好教學環節的布局結構,引導設置具體的知識內容和思想形態的有機結合。
(二)審美觀核心素養的培養
美術的審美觀是美育教育的一個主要的方面,在素質教育中審美觀也是美術教學的一個方面。但是以往的教學中,收效不明顯。審美觀的教育不但要知道事物的美,思考形體,構造,顏色,還要思考事物的內在的美,善于看待事物的本質的美。加強美的觀念的教育,從淺顯的事物到復雜的聯系中加深審美觀的提煉,在范圍上的界定、在相互的對立面的審美的評價、在辯證的方面的評價(可以帶有個人觀點的評價),突出道德內涵的審美的評價。
審美觀是美術的一個能力,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的一個組成部分。社會的物質可以用審美的觀點去看待,同時社會的意識形態的世界也要有審美的觀點。審美觀的教育有著廣泛的意思,它對于人的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直接意義在于它是美術素養的培養,通過美術的學習,豐富學生對于事物美的觀察、捕捉、描述,進而掌握和了解事物美的存在,了解事物美的特色。在生活中知道怎樣設計和裝扮事物,用美的形象來展示事物的姿態。審美觀的深層次的培育是要介入人的道德培養的一個范疇,但也是美育不能推卸的培育任務,在注重事物的美的時候,也要剖析事物美的辯證存在性,華麗的美和樸素的美。上述的思維展現在人的美的評價上,體現了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結合。人的內在美是通過事物表現的,怎樣在美育上能體現人物的內在美的培養?要通過作品的場景的表述、作品的故事情節的介紹、作品寓意的理解來培養學生的人物內在美的意識。這也是以往美術中常常忽略的一個部分,也是核心素養的一個中心內容。
(三)藝術欣賞和圖像識讀
藝術價值是美育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美育中要突出藝術欣賞的培養。小學美育的藝術欣賞的核心素養是生活中藝術的辨別、比較和認知。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專家把小學的藝術欣賞界定為圖像識讀,擴大了藝術欣賞的內涵,但文字上忽略了藝術的成分。由于藝術欣賞富有藝術的背景,小學生的藝術素養偏低,可以理解圖像識讀在小學美育的稱為和界定是合理的。作為核心素養的范疇,藝術欣賞是圖像識讀的更高的層次的素養,所以普遍來講藝術欣賞更適合美術素養的核心。在小學的美育中,藝術欣賞是美育的薄弱環節,由于教育的歷史沿襲,藝術欣賞的美術教育還不健全。教學上應增加藝術欣賞的內容和提高藝術欣賞的幅度,使藝術欣賞的能力灌注學生的頭腦之中。
圖像識讀的現代意義有區別與以往的藝術欣賞,它擴展了欣賞的范圍。圖像識讀是小學美育教育的有益的補充,使得教師能夠重新認識到圖像識讀的重要性。變幻的物質世界中,學生能直接認識事物存在的方式,接受和理解簡單的圖形,進而加深信息世界的認識,挖掘圖像的內涵,從中感悟蘊含的情感。圖像的認識與社會聯系在一起,通過多種形式了解信息社會中的相關圖形的表達意義,使圖像的時代特色和藝術的價值聯系在一起。
加深對核心素養教育的理解,擁有核心素養的理論指引是實現核心素養的前提和基礎。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實現要有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能做的是踏實的教育工作,本著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育態度,本著學生的接受知識和增長智能的方式和模式的要求,掌握好教學中的重心,把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和經驗總結出來,使得在面向新時代的教育的需求來臨時,會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適應和接受新的困難和挑戰。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學科核心素養[J].中國美術教育,2016(4):8-13.
[2]辛濤,姜宇.我國義務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11.
作者簡介:
賈彩霞(1971-),女,漢族,黑龍江望奎人,小學高級職稱,學士學位。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