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語法教學常常割裂內隱式認知和外顯式認知之間的關系,從而走向極端,過于偏重語法規則講解或者過于偏重交際法教學。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應當將內隱式教學與外顯式教學兩種機制和諧地結合起來為教學服務。讓學生既能夠對語法規則清晰掌握也能夠對語言有足夠的體驗和感悟。
【關鍵詞】內隱式認知 外顯式認知 英語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077-02
一、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
傳統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采用的是教師講解和傳授。先講解語法條文和抽象的公式然后讓學生背誦例句,套用例句挖空填詞,或者用翻譯法鞏固語法知識。這種做法枯燥乏味比較機械,阻礙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也很難做到靈活運用。
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呼聲下,有些語法課過于淡化語法,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在許多語法示范課上,學生表演精彩,活動形式多樣,但最后總讓人覺得似乎是一節表演課,學生對于語法的掌握究竟有多準確多深入并不能讓聽課者深刻體會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常常會迷茫到底語法課該怎樣上。新課標提出“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能力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新課標這個要求實質是要我們改變或者放棄不當的教學方法和傾向。對于過去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取其糟粕取其精華,而不是一味全盤否定。
二、內隱式認知與英語語法教學
1.內隱式認知的概念
語言的習得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心理認知過程。根據認知心理學,認知包括內隱認知和外顯認知。“內隱認知即無意識認知,他主要包括內隱記憶和內隱學習。所謂內隱記憶是指在無意識狀態下個體已獲得的經驗自動對當前任務產生易化影響而表現出來的記憶效果。內隱學習則是“ 一種產生抽象知識, 平行于外顯學習方式的無意識加工, 它所獲得的主要是程序性而非描述性的知識。
2.內隱式認知對英語語法教學的啟示
運用內隱式認知的原理,以及哲學中認知過程必須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原理,英語語法教學應當首先呈現給學生生動鮮活的句型和情景,讓學生獲得直接的語言體驗和感受。這樣的學習直接目的性不強,有時候甚至是無意識的,很大程度上能夠節約心理資源。學生在語境下獲得大量的具體的語言輸入,在此基礎上,學生主要依靠直覺和靈感進行語言輸出。
其次,運用內隱式認知的原理,英語語法教學在不同的語境下將相關語法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可以使學生對語法點的掌握更內化,即不受情緒環境和學習動機等因素的影響,知識掌握更具有穩定性。國外的孩子一般三歲已經能夠進行基本的對話。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尚未形成,這時語言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內隱式認知。他們可以流利地交談理解說明內隱式認知的掌握是深層次的,不受年齡、認知水平、情緒狀態等的影響。
牛津新課本當中的Grammar Period 設計就是完全符合內隱式學習的要求。課本編者首先把關于本單元語法點的句型在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以及 word power這幾個課時中反復出現,然后才在Grammar課時中出現語言點的概括,給出若干列句型,最后”work out the rule”。這種設計是完全科學的。
3.內隱式語法教學的優點
內隱式教學法的優點在于:(1)初中生的邏輯分析能力有限,根據先內隱后外顯的教學方法,便于學生理解掌握。(2)在創設的語境下大量鮮活的語言體驗和感受能極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3)內隱式教學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是永久的,這種內隱式認知具有直覺性和穩定性,不受學習者學習動機和情緒狀態的影響。(4)內隱式教學法更依賴語境。學生的學習真實性更強,語言運用能力在潛移默化當中獲得提高,尤其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外顯式認知與英語語法教學
1.外顯式認知對英語語法教學的啟示
外顯式認知是以邏輯分析為特征的。英語語法教學中我們熟知的許多練習,比如翻譯、完型填空、句型轉換、單項選擇等都屬于外顯式認知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現階段中國的英語語法教學運用外顯式認知的原理進行操作是完全必要的,因為中國人的語言環境從語言輸入質量和數量上來講遠遠低于國外的語言環境,如果想要靠每天幾節英語課讓學習者被潛移默化出良好的英語能力,指望完全用內隱式認知形成成熟的語言能力只會是遙遙無期。
2.外顯式語法教學的優點
外顯式語法教學相對于內隱式語法教學有其自身的優點:(1)便于操作。目前的中小學,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在30~50人,甚至更多,外顯式語法教學便于老師操作、組織、管理。內隱式教學形式較少,常見的有故事接龍、看圖說話、采訪、表演等,對老師的組織管理能力要求較高而且很難做到保證每個同學有同等的鍛煉機會。(2)外顯式練習便于學生觀察注意目的語中的語法知識,并運用語法知識去監控句子中相關知識點。(3)外顯式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抽象復雜的語法知識并運用于題目分析當中。
人們常常會將內隱式學習和外顯式學習對立起來,認為他們之間完全獨立。相反,任何好的教學都不是某種單一的模式,而應當是將多種機制和諧地綜合運用以達到為學生為教學服務。老師們應當把這兩種機制協調合作,和諧地運用于教學中為教學服務。
作者簡介:沈悅(1984.11-) 女,江蘇鎮江人,本科,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