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樊婭
摘要:基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探索性地將大學生社會網絡劃分為親緣關系、學緣關系和商緣關系,探析社會網絡對創業學習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親緣關系對創業學習的作用有限,只促進認知學習:學緣關系和商緣關系均能促進大學生的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
關鍵詞:社會網絡:創業學習
大學生作為年輕知識群體,具備豐富知識儲備和較高創新活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但其失敗率仍高達95%。有觀點認為,大學生創業活動失敗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沒有重視創業學習。
創業學習是一項社會化的互動過程,個體的社會網絡是創業學習的重要渠道。但已有研究多關注大學生從創業課程中學習,從社會網絡中的學習往往被忽視。大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借助社會網絡,能有效幫助其獲取創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進而提高創業成功率。然而由于社會網絡的多元性以及精力的有限性,個體不可能向社會網絡中的所有成員學習。究竟哪些社會網絡才能確實地作用于創業學習,其作用機制如何?學術界至今尚無定論?;诖耍疚倪\用長三角地區655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數據探析了當代大學生不同類型的社會網絡對創業學習的影響,以期幫助大學生如何進行創業學習和豐富創業教育提供參考建議。
一、主要變量的內涵與維度
1.社會網絡。本文將在校大學生社會網絡定義為基于高校背景形成的以個體為中心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不同于社會創業者,大學生社會網絡的異質性較低,其網絡的構建主要基于家庭和學校。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兼職、實習、創業的大學生日益增多,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接觸面逐漸擴大。因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在校大學生社會網絡包含親緣關系、學緣關系和商緣關系三個維度。親緣關系是在校大學生家庭關系(父母、親戚等)的總稱,學緣關系是在校大學生校園關系(同學、老師等)的總稱,商緣關系特指在校大學生家庭和學校以外社會關系的總稱。
2.創業學習。創業學習是目前創業學領域最前沿的研究之一,主流的研究將其劃分為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三個維度。經驗學習指大學生通過反思、試錯等方式,將已有的經驗轉化為創業知識的過程:認知學習指大學生通過觀察或者模仿他人行為獲取和吸收創業知識的過程,又稱觀察學習或榜樣學習;實踐學習發生于特定情境中,指大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實習、兼職、在校創業等)獲取創業知識的過程,又稱“干中學”。向研究
二、研究假設
1.親緣關系與創業學習,親緣關系是一種強關系,是情感、信息、資源等交流與傳遞的重要渠道。親緣關系通過提供情感和精神支持,影響在校大學生的信心。當自信心水平上升時,個體傾向于依賴自身經驗并積極進行反思,促進經驗學習。父母、親戚的創業經驗、社會閱歷等能夠給在校大學生提供“角色樣板”,促進在校大學生的認知學習。此外,親緣關系能夠提供最大限度、最低成本的資金扶持,使得個體更愿意嘗試創新或冒險性投資行為,促進實踐學習。因此提出假設:
H1:親緣關系促進在校大學生的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
2.學緣關系與創業學習。除了家庭,在校大學生主要活動在校園里,同學由于年齡、經歷相似,一旦建立起熟悉、親密的關系,更易成為在校大學生主要的情感傾訴對象,提供情感支持促進經驗學習。一起學習、生活的同伴群體特別是身邊那些已經創業的優秀“同齡人”往往成為在校大學生優先觀察、模仿的對象促進認知學習。此外,同學間相互介紹兼職、實習、共同組建創業團隊有利于在校大學生的實踐學習?,F有的創業教育發展成由創業課程、創業大賽、校內外實訓、孵化器等組成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整套體系,能夠全面激發在校大學生的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而老師是實施創業教育的主體,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提出假設:
H2:學緣關系促進在校大學生的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
3.商緣關系與創業學習,近年來,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商緣關系的作用值得關注。不同于社會創業者基于經濟利益交換建立的商緣關系,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的交往往往基于熟人介紹,摻雜著情感交流,提供情感支持促進經驗學習。大學生的身份優勢使得很多社會人士往往基于“提拔后輩”的心態,樂于傳授創業經驗和市場信息,促進認知學習。此外,商緣關系能提供大量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幫助在校大學生學習行業環境及政策變化、識別商機、管理企業等,進而積極影響個體的實踐學習。因此提出假設:
H3:商緣關系促進在校大學生的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
三、實證研究
(一)問卷設計與數N&集
本研究于2017年2-5月在長三角地區27所高校共發放問卷80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655份。其中男生283人,女生372人,大一到大四每個年級樣本數大致相當(占比分別為21.5%,22.1%,19.1%,26.9%),還涵蓋少量研究生(8.5%)和博士生(9.7%),且各個專業均有所涉及。
問卷的設計均參考國內外既有最新的成熟量表,社會網絡量表參照單標安等(2015)的研究;創業學習則參考Zhao等(2011)成熟量表。
(二)模型檢驗
1,信效度檢驗。運用SPSS19.0對量表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社會網絡和創業學習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99和0.880,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對各個量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8,Bartletts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均為0.000,表明數據適合因子分析。同時,所有測量題項因子載荷值均大于臨界值0.5,表明量表收斂效度較好。社會網絡與創業學習量表均能夠提取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社會網絡量表3個因子共解釋總體方差變異的81.837%,創業學習量表3個因子共解釋總體方差變異的73.220%,說明各量表抽取的因子與其測量的潛變量的構成一致。綜上,量表結構效度較好,適宜開展結構方程模型研究。
2.結構方程模型檢驗。運用AMOS19.0對655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數據進行驗證性分析,整體模型擬合優度指標2/df為3.307,滿足小于5的標準,統計量RMSEA為0.059,低于0.08的標準:GFI為0.913,CFI為0.957,NFI為0.940,TLI為0.950,表明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3.路徑分析和假設檢驗。由表1可知,親緣關系對經驗學習、實踐學習的影響系數均不顯著,對認知學習的影響系數雖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只有0.09(P<0.05),假設H1得到部分支持,表明親緣關系對創業學習的影響十分有限,只促進認知學習。學緣關系對在校大學生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影響系數為正且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假設H2得到支持。其中對認知學習的作用最強(影響系數為0.55,P<0.001),遠高于對經驗學習和實踐學習的作用(影響系數都為0.15),且相比于親緣和商緣關系,對認知學習的作用也最為顯著,表明學緣關系能促進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學習,且主要作用于認知學習。商緣關系對在校大學生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影響系數也均為正,且在P<0.001的水平上顯著,假設H3得到支持。其中,對實踐學習的影響系數最大(影響系數0.350),略高于對經驗學習和認知學習的影響(影響系數分別為0.31和0.17)。同時,相比于親緣關系和學緣關系,商緣關系對實踐學習的影響也最大。表明商緣關系越豐富,越能促進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學習,尤其是促進在校大學生的實踐學習。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1.學緣關系和商緣關系對大學生創業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結果表明,學緣和商緣關系均對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有促進作用,而親緣關系只促進認知學習??梢?,學緣和商緣關系對在校大學生創業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針對學緣關系對認知學習影響最大,高校在提供創業課程的同時,應當重視發揮創業導師的帶頭作用及創業同學的榜樣作用,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以更好地促進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學習。針對商緣關系對實踐學習影響最大,在校大學生應多參與實踐活動。同時高校作為連接在校大學生和社會的主要橋梁,可以邀請更多優秀的商業人士、與企業進行合作、提供更多實踐機會等形式促進在校大學生創業學習,
2.親緣關系對在校大學生創業學習的作用有待增強。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創業活動活躍,從商家庭不在少數,理論上親緣關系應對大學生創業學習有重要影響,而本文結果顯示親緣關系對創業學習的影響很小,只促進認知學習??赡艿脑蚴钱敶髮W生多為90后,他們在生活和物質上極大依賴家庭,但又怠于服從父母的說教和管束,與父母深入交流較少。同時,在校大學生多外地求學,暫時脫離家庭環境的狀態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親緣關系,增強了學緣關系和商緣關系。鑒于此,父母應加強與子女間的溝通,多給予精神和情感支持,積極看待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同時轉變思想,學會放手,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業實踐,促進其創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