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就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豐富和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里所提及的“舊經驗”主要指的就是我們一般所說基礎知識。據筆者觀察、調研和總結,發現,當前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銜接存在很大問題,筆者試圖究其原因,并尋找對策。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中生物;銜接
新課改三大基礎理論之一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由瑞士哲學家、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學習就是學生通過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豐富和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里所提及的“舊經驗”主要指的就是我們一般所說基礎知識。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新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舊基礎之上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同等條件下:同一個教室,在同一個教師,同樣的教材等,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最終的成績卻有著千差萬別。尤其是在年級過渡和學段過渡時期,這種差距更加顯著。以筆者相對熟悉的生物學科來說,學生一般在初中階段已經接觸了生物學科,參加結業考試,并將該成績作為升入高中的參考成績之一。
然而,據筆者觀察、調研和總結,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生物學習情況并不樂觀,問題相對比較多,科學素養,科學態度,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基礎性知識點都很薄弱,這一切嚴重影響了與高中生物學習的銜接。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筆者認為,出現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不能逃避,根據筆者經驗和閱讀相關理論文獻和資料,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當前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銜接問題。
之前已經提及,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的學習就是建立在舊有經驗的基礎知識之上,且學習的結果并非教師直接傳授的,而是學生在同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借助舊有經驗、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等途徑逐步建構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改變自身的認知結構而獲得的。建構主義者也認為,最終的達到認知上的統一,一般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個過程。學生將獲得的外來的新的認知納入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叫做同化;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因為外來的新獲得的認知而發生了改變,則就是順應。總之,學習的過程是很復雜的,但是只有不斷主動接受新知識,新認知,方能實現不斷進步,不斷實現自身認知結構從量到質的飛躍。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各個學科幾乎都是在初中階段打好基礎的。然而,因為目前的體制是初中生物只是提前參加會考而非最終的中考,使得從學校、教師、學生等層面都不太重視生物學科的基礎學習,等到了高中階段,一般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就目前來說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學生知識銜接上存在時間斷層問題。初中的生物一般在初一和初二階段開設,初二結束的時候一般會進行會考。初三是沒有生物課的。等到了高二學生又得學習生物,在這期間首先就存在學習時間上的斷層或不連續性。一般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知識快,忘知識也快,且學生因為年幼,并不能深刻體會初中生物基礎知識對于高中學習的意義所在。因此,在這初三到高二共有兩年的知識斷層期,等到了高二階段,就算是那些曾經子啊初中階段基礎知識很好的學生,也早已忘記的差不多了。因此,高中生物幾乎又是重新洗牌,從頭再來。
二是學生知識銜接上存在知識體系上的斷層問題。新課改以后初中的新課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差距比較大,且刪除了以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但是到了高中這些原來被刪除的知識點又成為學生繼續學習的基礎,也是高中考綱所要求的部分,因此,就需要高中階段教師加以補充和擴展。
三是初高中生物教學方法上也存在銜接問題。教學方法直接決定著學習者能否在短時間內由原有的環境轉換到一個新環境的適應度。然而,筆者發現,包括筆者在內部分中學高中生物教師,并沒有太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就無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了。首先,因為有些高中生物教師并沒有教過初中,也沒有聽過初中的生物課,因此他們對學生的學情并不了解,甚至還建立在主觀推測或理想的狀態下。因此他們的而教學必然帶有一定的理想色彩,這就使得部分學生在較大的只是難度的壓力之下又遭遇了不合適的教法,進而造成了他們在學習中的落后和掉隊情況。其次,課改的深入實施也是造成學生落后或跟不上的原因之一。就目前全國新課改的落實情況來看,初中課程可以說是貫徹落實最好的學段。在新課改以后,初中教師的而是想更加開放,從平等交流對話到小組合作學習,三維目標都落實的很好,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現行的考核評價體制問題。初中階段由于知識點相對簡單,且各類考試比較頻繁,教師為了保障學生能考好,基本上都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已經劃好的一些重點。這樣做的一個弊端便是學生不思考,光靠死記硬背來解決問題,根本不理解具體的概念,而一般進入高中以后,靠死記硬背已經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學生就會茫然失措。
另外,由于學生尚且年幼,心理發展不成熟,尚且無法深刻體會學知識的重要性,也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也需要想辦法做好銜接。況且當前的該考也已經發生了這樣的轉向: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考綱也明確提出,考試考查內容應該“遵循大綱,不拘泥于大綱”,其中遵循的是知識,考查的則是能力。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做好初中和高中生物基礎知識的銜接工作。
就筆者經驗和參考相關文獻發現,我們可以從以下方法嘗試解決初中和高中生物基礎知識的銜接工作:一是建議各學校給高中生物教師提供初中教材和練習冊,讓教師掌握初中階段的學生究竟學了什么,然后再備課,授課。即掌握學情。二是鼓勵已經上了高二或者高三的學生將初中的生物課本作為復習的一個重點,回顧舊知識。三是教師在授課時適當地復習初中內容,并指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放松警惕,樹立信心,構建這樣的認知:這是我已經學過的知識,并不難。
總之,無論是從教育教學層面還是從學生的長遠發展看,做好初中和高中生物基礎知識的銜接工作都是一件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緩的工程。
參考文獻:
[1]張霞.關于初中與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問題的思考.新課程(中學),2017年12期.
[2]羅凌峰.基于教材內容與學生變化下的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探討.中學理科園地,2017年05期.
作者簡介:扈曉玲,甘肅省卓尼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