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程程
摘 要:隨著工業市場競爭的日益劇烈,傳統的工業設計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因而在此基礎上應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強調對現代新興技術的應用,繼而由此來提升整體工業設計水平,并增強其審美、價值,達到最佳的工業設計狀態,滿足當代社會發展條件。
關鍵詞:互聯網+;工業設計;發展趨勢
隨著 21 世紀的到來,“網絡”這一詞語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開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來說,對互聯網的使用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利用互聯網查找自己所需資料;有的人在互聯網上觀看視頻;有的人利用互聯網學習;有的人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加強對其界面設計,滿足用戶需求等。可見,互聯網正以其潛在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只有加強對其不斷的設計,才能更好地促進網絡便捷性的發展。
1我國工業設計的發展現狀和創新現狀
1.1發展現狀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由國外引進工業設計的理念和模式。由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需求的局限性,限制了工業設計的研究、發展、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我國工業設計的產生并不是依據企業單位的需要,是按照理論支持的方式,這也給工業設計方面的教育帶來了關鍵的影響作用,多數高校建立了工業設計專業,為社會培養工業設計方面的人才。在二十世紀末期,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崛起,工業設計的重要作用逐漸被企業單位所重視,在產品研究、發展、生產和銷售等方面進行不同程度的展開工作。此外,我國舉行了各種類型的工業設計研討會,加快工業設計和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
1.2創新現狀
不難看出,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與進步直接聯系著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新時代的發展和推進中,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的核心技術支持就是工業設計產業。第一,國內的工業設計沒有歸入到國家的創新計劃中,一方面缺少政府部門的專一管理,缺少合理發展的規劃; 另一方面缺少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的有關政策和扶持。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我國的工業設計創新系統一直處于建設階段,沒有形成成熟的規模,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第二,國內的工業設計創新仍舊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低級的模仿仍舊是普遍存在的現狀,缺少工業設計的創新理念和動力,阻礙了工業設計創新的前進腳步。第三,在工業設計創新的中,加強民族特色和國際需求之間融合的同時,從產品的本質中表現民族底蘊的實際內涵,在工業設計創新中強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2工業設計行業存在的問題
2.1市場因素與外部環境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外部環境和市場因素的的影響。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其核心技術必須時刻得到創新,目前,大量的代工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企業失去了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很多企業不再投入資金到技術的創新上、而是從國外引進技術,模仿國外的產品,一部分企業的核心技術都是從國外購買過來的,設計水平與原生產企業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雖然產品和技術能夠模仿出來、但是含金量還是不足的。
2.2設計人才的缺乏,培養機制的不完善
目前隨著工業設計行業的崗位不斷增加、工業設計人員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師卻非常少,很多年輕的設計師的知識面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年輕的設計師沒有實踐的經歷,對于設計過程中的一些細節還不是非常清楚、使得一部分的設計師長時間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很難往深處進行工業設計。
2.3設計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
隨著現在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工業設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很多企業不是專注于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不是生產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是打價格戰,將自身的產品以相較于其他公司低價格賣給消費者,與其他公司進行惡性競爭。很多公司規模小、資金匾乏、設計師技術不足,可想而知這樣的公司能生產出什么樣的產品。而且還有一部分的公司夸大其詞,抓住消費者不了解某些產品知識的弱點、蒙騙顧客,這些現象的發生都將制約著設計行業的發展。
3互聯網視角下中國工業設計未來發展趨勢
3.1以人為本
基于互聯網逐步發展的背景下,人們信息獲取路徑逐步拓寬,同時審美水平也有所提升,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達到良好的工業設計狀態,要求當代工業領域在產品外觀、造型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人類個性化特征、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社會需求等層面展開調研行為,并對結果進行整合,繼而凸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且提升產品整體銷售量。例如,在建筑工業室內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人類需求,要求設計師在對室內環境進行規劃過程中應注重結合人行為習慣、心理特征,并注重營造舒適度適中的室內空間,最終由此激發消費者購買心理,達到高效率產品設計目的。
3.2完善電子服務系統
基于中國工業設計領域逐步發展的背景下,強化對電子服務系統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為此,當代工業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基于業務處理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平臺構建動態協同服務系統,并在系統完善過程中將設計服務請求方、設計公司、應用服務提供商,互聯網運營商貫穿于其中,繼而形成良好的工業設計溝通局面,且便于設計服務請求方基于互聯網平臺操控的基礎上即可參與到工業設計全過程,繼而對其形成良好的監督,提升整體工業產品設計質量。此外,電子服務系統的構建具備設計細則描述功能,且將數據、信息傳送至設計公司,展開高效率的產品設計狀態,同時基于咨詢服務的基礎上滿足協作設計目的。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電子服務系統的設計、規劃有助于推進工業設計的發展,因而應注重強化對其的落實。
3.3加強設計人員培訓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當代工業設計在發展過程中強化了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迎合電子服務系統等對設計人員提出的要求,工業設計部門應注重定期安排設計人員參加專業化的培訓項目,且在培訓過程中重點培養設計人員創新意識、技術應用水平等,以此來引導其在實踐設計過程中能利用自身觀察能力來解決實際設計問題。同時,基于強化培訓環節的基礎上,工業設計部門在設計人才引進過程中應通過考核的形式對其經驗、技術進行考察,且對其職能水平進行定位,繼而以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形式來滿足工業設計條件,同時提升產品加工、材料選擇等環節的技巧水平,達到最佳的工業設計狀態。
參考文獻:
[1]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楊茜.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6)
[2]工業設計定義、范疇、方法及發展趨勢綜述[J]. 張磊,葛為民,李玲玲,鐘蜀津.機械設計.2013(08)
[3]日本枯山水的禪宗理念在現代日本園林中的表達方式——以日本科學未來館外環境設計為例[J]. 張云路,李雄,章俊華.中國園林.2012(03)
[4]工業設計發展趨勢[J]. 胡江.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0)
[5]傳統與現代并行——談日本工業設計發展特點[J]. 蘇惠聰.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2)
[6]民族傳統設計的魅力——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淺談[J]. 熊艷輝.科技咨詢導報.2006(14)
[7]社會是工業設計的基石[J]. 唐斌.裝飾.2006(12)
[8]重識斯堪的納維亞柔性功能主義[J]. 許佳.裝飾.2004(03)
[9]工業設計的未來之路——綠色設計[J]. 楊明朗,蔡克中.包裝工程.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