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煒
摘 要:新型師生關系的核心體現為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是人與人的心靈溝通.作為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我感到壓力很大,教學的壓力,與學生溝通的壓力時時困擾著我。特別是與學生相處時的一些矛盾與沖突,使我如履薄冰。現就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做一交流。
關鍵詞:師生關系;原因;解決辦法
一、矛盾與沖突產生的原因
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矛盾與沖突,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1、教師和學生的經歷、文化知識、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對人對事的態度和看法往往不同;2、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或不全面,評價不公正,甚至錯怪了學生;3、教育方法不恰當:訓斥、挖苦學生。4、有的學生對教師的嚴格要求看作是教師和他過不去。
二、如何正確處理師生沖突
當師生沖突不可避免地發生時,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態度面對。
1.在遇到師生沖突時,應保持冷靜。不能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采取適當的措施化解沖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有時過于急躁,缺乏理性,直接批評犯了錯誤的學生,激化了矛盾。其實,冷靜下來想一想,換種方法,或許效果不錯了。試想,在課堂上,當作為教師的我們津津有味的講解時,一位同學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完全無視課堂的存在,你走過去,狠狠的一巴掌拍過去,擾亂了課堂,也傷害了這個學生的自尊心。對于處于叛逆期的學生來說,可能還會和你對抗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覺得首先可以提醒他坐好,認真聽課,課后再找他談心:“今天上課狀態不好,身體不舒服嗎?”,“沒有”,他說。“那沒吃早飯,沒力氣”?“也不是,”“那心情不好,有心事……”?“沒”,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老師我知道錯了”!因此,當老師和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冷靜處理,不要用過激的語言或行為激化矛盾,尊重、理解、關心學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矛盾。
2.處理沖突要公平、公正、合理。教師在處理沖突時,不要濫用權威,要具有謙虛的性格,根據實際情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沖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靈活處理。由于學生性格各異,發生沖突的原因各異,加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在處理師生沖突時,教師要找準學生的情感突破口,使其心服口服。但無論怎么處理,尊重和關心是基礎。我曾帶過這樣一名問題學生:課堂上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能力差,課堂違紀時有發生,課后作業潦草,應付完成,為此,多次找他談心,但表面決心悔改,過后又舊病復發,令我十分頭疼!我常想,怎樣才能使他轉變了!通過觀察,我發現他有一個優點,體育委員做得相當不錯,找到這個突破點,我再次找他談心,得知他將來有上軍校的想法。于是,我告訴他:一個人有目標,有抱負很好,但可得為目標付諸行動,去努力奮斗!首先,咱作為學生,得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紀班規,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科作業,否則,怎樣接受國家的挑選,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他聽后,頻頻點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發現他明顯有了改變,自我約束能力增強了,成績也逐步有了提高! 通過此案例,我覺得,作為一名班主任,因材施教、靈活處理,找準情感的突破點,尊重,關心學生的教育機智顯得尤為重要,他的確可以挽救一個孩子,使其走上屬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4.做好后續工作 教師在處理完師生沖突后,要采取各種措施進行反饋,了解處理效果如何。如使許多學生感覺到不公平、不合理,就要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教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三、工作反思。
我在面對一些突然的事件時,心態上還不夠冷靜,有時用自己的思維定式去分析問題,去批評心中認定的問題學生。當碰到兩個學生鬧矛盾,而我又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時,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采取“冷處理”。另外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語言一定不能失控。作為一名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盡量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出發,不要用語言去訓斥學生,更不能挖苦、諷刺學生。
總之,在防范和處理師生沖突時,教師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與學生加強溝通,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來防范師生沖突。如果沖突已發生,就應本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尊重、關心學生的態度,機智、冷靜、靈活地加以處理,使師生關系保持和諧融洽。
胡煒
摘 要:新型師生關系的核心體現為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是人與人的心靈溝通.作為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我感到壓力很大,教學的壓力,與學生溝通的壓力時時困擾著我。特別是與學生相處時的一些矛盾與沖突,使我如履薄冰。現就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做一交流。
關鍵詞:師生關系;原因;解決辦法
一、矛盾與沖突產生的原因
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矛盾與沖突,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1、教師和學生的經歷、文化知識、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對人對事的態度和看法往往不同;2、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或不全面,評價不公正,甚至錯怪了學生;3、教育方法不恰當:訓斥、挖苦學生。4、有的學生對教師的嚴格要求看作是教師和他過不去。
二、如何正確處理師生沖突
當師生沖突不可避免地發生時,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態度面對。
1.在遇到師生沖突時,應保持冷靜。不能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采取適當的措施化解沖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有時過于急躁,缺乏理性,直接批評犯了錯誤的學生,激化了矛盾。其實,冷靜下來想一想,換種方法,或許效果不錯了。試想,在課堂上,當作為教師的我們津津有味的講解時,一位同學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完全無視課堂的存在,你走過去,狠狠的一巴掌拍過去,擾亂了課堂,也傷害了這個學生的自尊心。對于處于叛逆期的學生來說,可能還會和你對抗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覺得首先可以提醒他坐好,認真聽課,課后再找他談心:“今天上課狀態不好,身體不舒服
嗎?”,“沒有”,他說。“那沒吃早飯,沒力氣”?“也不是,”“那心情不好,有心事……”?“沒”,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老師我知道錯了”!因此,當老師和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冷靜處理,不要用過激的語言或行為激化矛盾,尊重、理解、關心學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矛盾。
2.處理沖突要公平、公正、合理 。教師在處理沖突時,不要濫用權威,要具有謙虛的性格,根據實際情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沖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靈活處理。由于學生性格各異,發生沖突的原因各異,加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在處理師生沖突時,教師要找準學生的情感突破口,使其心服口服。但無論怎么處理,尊重和關心是基礎。我曾帶過這樣一名問題學生:課堂上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能力差,課堂違紀時有發生,課后作業潦草,應付完成,為此,多次找他談心,但表面決心悔改,過后又舊病復發,令我十分頭疼!我常想,怎樣才能使他轉變了!通過觀察,我發現他有一個優點,體育委員做得相當不錯,找到這個突破點,我再次找他談心,得知他將來有上軍校的想法。于是,我告訴他:一個人有目標,有抱負很好,但可得為目標付諸行動,去努力奮斗!首先,咱作為學生,得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紀班規,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科作業,否則,怎樣接受國家的挑選,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他聽后,頻頻點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發現他明顯有了改變,自我約束能力增強了,成績也逐步有了提高! 通過此案例,我覺得,作為一名班主任,因材施教、靈活處理,找準情感的突破點,尊重,關心學生的教育機智顯得尤為重要,他的確可以挽救一個孩子,使其走上屬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4.做好后續工作 教師在處理完師生沖突后,要采取各種措施進行反饋,了解處理效果如何。如使許多學生感覺到不公平、不合理,就要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教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三、工作反思
我在面對一些突然的事件時,心態上還不夠冷靜,有時用自己的思維定式去分析問題,去批評心中認定的問題學生。當碰到兩個學生鬧矛盾,而我又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時,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采取“冷處理”。另外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語言一定不能失控。作為一名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盡量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出發,不要用語言去訓斥學生,更不能挖苦、諷刺學生。
總之,在防范和處理師生沖突時,教師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與學生加強溝通,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來防范師生沖突。如果沖突已發生,就應本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尊重、關心學生的態度,機智、冷靜、靈活地加以處理,使師生關系保持和諧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