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銘
主題班會是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失去它,教學質量從何談起?學生的成才又該如何?一提起班會,人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臺上老師居高臨下、口若懸河、劈頭蓋臉、;臺下學生麻木不仁、昏昏欲睡、左耳進右耳出或者“認真”的學習。當今全國上下正熱火朝天推行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多數人認為課改主要是課堂教學,很少人注意到在班會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就結合主題班會中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薄認識。
主題班會可以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和諧的氛圍,這種氛圍,能夠消除學生表達中的膽怯心理,使其情緒獲得緩解,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出發,從生活中的小事出發,用打開心扉的方式讓學生暢談曾經幫助過誰,或誰幫助過自己,使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愿說,感受班集體的溫暖,便于他們相互間的情感交流。
一、學生是主題班會的主體
開班會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通過學生群體內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最佳效果。我的做法是把班會應讓位學生,問題較少可以讓班長組織來開;若問題較多,則采取班干部匯報形式,其余學生積極參與。有時我們讓其他的學生來組織班會。這樣的好處有:第一,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工作能力;第二,“自我表白”更具有真實性,更具有說服力,使得人人都有“人翁”意識,自覺配合班級工作。
二、主題班會是學生施展才華的最好舞臺
班主任老師用主題班會的形式為每個學生的能力鍛煉搭建了平臺。作為班主任應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保護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求知欲望,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素質較好的學生,就讓他們積極參與主題班會的設計、策劃、運行的整個過程以及背景媒體的制作,而能力較弱的學生就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拿手的絕活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學生們的動手動腦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對信息處理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統籌安排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也使每位學生在尊重和鼓勵中培養創新情感,在創新中獲得了成功和喜悅,特別是后進的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了成功與自豪。
中學生,青春年少,活潑好動,愛好廣泛,個性突出, 有強烈的個人表現欲望,渴求他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而主題班會課,正好成了展示他們個性才能的最好舞臺。初中時代是一個愛做夢的時代,也是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如何讓孩子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呢?為此,我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時間:初二上學期的班會課,要讓學生學會感恩,理解父母和老師,我們設計了“感恩”主題;使學生明白面對挫折時應如何應對,強化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對困難的能力,我們設計了以“如何應對挫折”的主題;使學生明確自己對家庭、社會所肩負的責任,明白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我們設計了以“我們所肩負的責任”為題;再比如,培養學生的文明用語和文明行為,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我們設計了以“文明禮儀”的主題;為了指導學生健康文明上網,遠離電腦游戲,我們設計了以“中學生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得主題班會讓學生來討論,等等。經過這樣的嘗試,學生覺得討論的都是身邊事,就能積極參與,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周解決一個問題,逐步解決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一方面,拓寬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另一方面,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鮮活的載體。這次成功的主題班會,真正成了孩子們施展才華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盡情揮灑,拋卻了平時的羞澀和膽小,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全新的我。更重要的是,這種成功使孩子們感到,原來自己并不差,盡管學習成績平平,但自己還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肯定,因此,信心大增,學習起來也會勁頭十足。
三、把時間完全還給學生
班主任是主題班會的導演,是班會的精心設計者,而學生是演員。筆者僅僅是個旁觀者,把全部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班會由普通話最標準、組織能力強的李金鵬主持,合唱由優秀歌詠比賽指揮郭曉莉負責,由班長馬海霞承擔接牌任務,宣讀“精品學生”標準和“品牌班級”奮斗目標由學習委員張柯完成,體育特長生由體育委員周廣超宣讀,他們各負其責、各進其才,使主題班會組織的井井有條,嚴密有序。其他優、良、中、差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個個聲音宏亮,群情激昂。最后由校工會李主席向學生提出殷切期望,對得起祖國對你的培養,對得起父母對你的供應,對得起自己的現在和未來,對學生感觸頗深。
總之,一堂成功的班會課,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學習和鍛煉,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成長。反之,馬虎應付的班會課會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今天,在社會日新月異,新問題、新思想層出不窮時期,德育工作更具復雜性、多變性,已不是“老式”班會課所能“勝任”的。班主任應該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認識,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好好利用班會課,充分發揮班會課的素質教育功能,使班會課真正成為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主課堂,以發揮其德育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