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安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為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水平已成為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師可以小學語文教材為范本,通過激發興趣、營造氛圍、教給方法、開展活動等策略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教材;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了小學階段要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小學語文教材是小學生閱讀的起點,依托現有教材,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的重要途徑。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語文教材為基礎,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激發興趣是前提
興趣是一種由內而外自主而發的內在動力,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感興趣時,就會急切地想參與其中,并全身心地投入。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會努力投入其中,并能在書海里享受閱讀的快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介紹背景激發閱讀興趣 有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們會給學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比如在講《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本的資料介紹這篇課文的背景,介紹《城南舊事》,讓學生們對小英子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遐想,從而激發了他們看《城南舊事》的興趣。
以精彩片段激發閱讀興趣 很多教師在上語文課時,都會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與所教課文相關的書籍,但大多是介紹了書名,讓學生課后自己找來讀一讀。其實很多學生下課就忘了,可能很多學生都沒有課后找來讀一讀的欲望。筆者一般會選取書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讓學生快速瀏覽,以激發他們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質疑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課題是課文的眼睛,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課題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或主要人物,在講這一類課文時,我們可以用課題激發學生們閱讀課文甚至整本書的興趣。
營造氛圍是措施
良好的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課外閱讀的開展也需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首先,要打造班級書香小屋。我們的教室安放了圖書柜,經過裝扮和整理成為班級的書香小屋。每學期我們都進行圖書交流,孩子們把自己的書帶到學校,圖書管理員進行登記,擺放到書香小屋供全班同學借閱。其次,還要發揮榜樣的作用。教師也應該手捧一本書,在課間、閑暇時讀一讀,書中精彩的地方或自己特別有感受的地方講出來和同學進行交流。另外,學校還為家長訂閱了《父母課堂》雜志,我們要求家長們也應該抽空讀讀書,不斷學習、進步。班級中我們也要大力表揚和宣傳愛看書的孩子,每月評選閱讀之星,在班級文化欄中公布表揚。教師、家長、同學都應該成為學習榜樣,家庭、學校都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
授予方法是重點所在
課內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獲得閱讀方法的重要途徑,對孩子的閱讀起到指導性、示范性的作用。課內閱讀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理解這篇文章,更應該讓他們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讀懂文章的方法并遷移到課外閱讀中。
第一步是初讀了解。讀通順是課內閱讀教學的第一步,遷移到課外閱讀上就是要把書或文章讀通,試著通過聯系上下文和工具書進行初步理解,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步是精讀感悟。這是能否鍛煉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在初步讀懂書或文章的基礎上,學生要深入了解書或文章的寫作思路,主題思想,寫作手法等。第三步是積累運用。閱讀與運用應該是相統一的,如果只閱讀,不積累不運用,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難以提高的。我們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積累運用是學習語文的重要一環,重在方法,貴在堅持,只要用法得當,堅持不懈,一定會有喜人的收獲。
開展活動是必要形式
如果只是要求學生去讀書而缺乏讀書的交流和拓展,學生會對這樣的閱讀形式產生厭倦,久而久之閱讀就成了任務,沒有興趣和動力。因此,開展活動增加孩子們的讀書形式更能營造出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并為他們提供一個交流和活動的平臺,共同分享讀書的收獲和快樂。
首先,我們可以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會,就是班級的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讀書交流活動,旨在交流讀書感受,學習閱讀方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表達個人的讀書感悟。另外,我們還開設班級小劇場。小劇場是由課文開始的,如我們在學到《將相和》時,就在學習小組內分工合作,組長做好劇本的改編和排練的組織,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此外,還把課本劇表演延伸到課外,從交流的《城南舊事》《草房子》等課外書中選取自己喜歡片段進行改編和演繹。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不僅能獲取知識、開拓視野,還能提高寫作水平,發散固有思維,提高語文素養。所以,以語文教材為基礎,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們喜愛閱讀,學會閱讀,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坤熾.以教材為生發點,有效拓展閱讀[J].廣東教育,2010(7-8):128-129.
[2]薛法根.讀書“三思” [J].小學語文教學,2016(7-8):11-13.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高新區龍湖小學)